一个手术工程师的星空摄影梦 | 正午视觉

08/09

来源:界面新闻

文 | 霁月

图 | 陈格爽

 

点开陈格爽的小红书,你会发现一个神奇而多彩的宇宙。那些在高山荒野拍摄的星图,每一张都可以当电脑壁纸。她的许多作品曾出现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天文》的报刊上她还入围了2024英国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让人意外的是,陈格爽其实是一名心电生理手术工程师,在阿里、珠峰以及腾格里沙漠等极端地区拍摄星空,只不过是她的爱好。

陈格爽在普莫雍错拍摄蓝冰
陈格爽在沙漠拍摄与IC1396星云的合影

 

星星的信徒

2008年神舟五号发射,上小学的陈格爽激动地电视杨利伟飞天的直播,她萌生出当宇航员的梦想。可惜她后来近视了,但对于星空的幻想从未停止。

十二岁那年的漫长夏天,陈格爽躺在老家潮州的楼顶上等待英仙座流星雨。在她头顶,是稳固的夏季大三角,由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星构成。那些抵达不了的星体在头顶流动,她知道,这些光跨越了几十甚至上千年,才穿透尘埃抵达我们的眼睛。

突然,一个巨大的火球撕裂黑夜,在坠落中发出刺目的闪光,甚至能听见它燃烧的声音。她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是传说中的UFO吗?直到那团火焰彻底消失在黑夜里,她才意识到,这或许就是百科全书里描述过的火流星,那是她第一次为宇宙星空怦然心动。

小时候,陈格爽喜欢在书店书。天文知识让她着迷,她喜欢一切酷而神秘的东西,比如深邃的宇宙。暑假,她回到乡下老家,抬头看星,对着百科全书出了自己的星座。她是天蝎座,在夏季夜空中,天蝎是最容易一眼辨认的明亮星座,而天蝎座的上方就是银河。认出自己的星座,陈格爽觉得很幸福。

陈格爽拍摄的天蝎座调色盘星云

 

手术工程师的特种兵生活

采访陈格爽是在一个星期日下午,她正在手术室里和医生讨论病人的心腔内超声影像这里是左心耳扇面……血流速度,再打点弯看一下长轴……”

陈格爽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大三时就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心电生理手术工程师,主要是为心律失常患者做术中检查,分析发病机制。她的工作紧跟手术需求,时间上比较被动,基本随叫随到。她没有固定双休,一般早上八点上班,手术经常持续到半夜才结束。在医院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而且长时间不见天日。所以,一到休息时间,她就愈发向往户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她能感到难得的放松,那也是她获取力量的方式。

专程出走去看星星,是一件相当诗意而浪漫的事。忙碌工作的间隙,陈格爽常常背上数十斤行囊,把自己流放于高原与荒野,特种兵式地去记录天地。

一切缘起于2021年10月,陈格爽和朋友一起去西藏。她们在纳木错看星河璀璨,斗转参横。那里的星星比平原更大更亮,银河像丝带横跨夜空。她感觉自己被满目星辰治愈了,突然萌生星空摄影的念头。

2022年元旦假期,陈格爽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相机,然后知乎搜索拍摄星空的教程。很快她独自摸黑,走进了腾格里沙漠,一个人在零下10℃的沙漠里瞎捣鼓,拍下了自己的第一张星空照,一张和猎户座的合影。那是她入坑天文摄影的开始。

陈格爽在西藏羊湖拍摄的低虹
陈格爽在腾格里沙漠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并捕捉到中国境内罕见的极光

 

雪山的召唤

雪山总给陈格爽一种神秘的感觉,吸引她不断接近。2021年她和朋友一起前往四姑娘山,在向导带领下登顶人生第一座雪山——海拔5025m的大峰。那次天气很恶劣凌晨下了大雪,爬得很辛苦,对体力是极大挑战。

寒冷的大本营醒来时全员高反陆续有队员撤退,陈格爽在向导和队友的鼓励下坚持下来。登顶的最后两百米,她走了最痛苦的一个小时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顶峰,每向上一步都耗尽全身体力。缺氧的痛苦让她喘不上气,并经历了全脸晒伤脱皮。登顶后,陈格爽用尽最后一口气拥抱住纪念碑热泪盈眶。二十多年的人生,她从未有一刻觉得自己如此有力量

此前陈格爽因为缺乏锻炼,身体,也很虚弱,体育课和体测一直的噩梦。大三那年暑假,她边做科研边写文章边实习,一次晕倒把送进了医院。从那以后她决心运动,一个暑假减重二十斤。此后养成锻炼体质的习惯,那一次登顶雪山更是给了她极大的信心。

2023年春节假期,陈格爽与同为星空摄影师的董书畅在西藏通宵拍摄星空,一直拍到天色微微发亮。他们注意到天边泛起绯红的高层云,预判日出时分或将幻化为彩云,便开始密切关注云层的演变。在无人机航拍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高空中流动的云霞正向着旭日方向汇聚,逐渐形成罕见的巨型日华景观。

为了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时机,陈格爽迅速调整航拍角度,精准构图,将壮观的日华奇观与脚下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一同纳入画面,并起名为The Palette of the Himalayas(喜马拉雅的调色盘)。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是圈内关注的盛会,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稿,作品成功入围。

2024年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入围作品

2024年5月,经过长达四天的高海拔徒步,陈格爽抵达了珠峰6500米,走进世界之巅的怀抱里。她记得在极寒和缺氧环境,睡不好,人也没什么食欲,作为全队唯一的女性,体能也面临极大考验。“当我扛着相机,在极寒的夜里独自走进东绒布冰川,爬上冰碛垄,恐怖的冰裂声清晰无比,手脚在接近-40℃的冰川里迅速失温。操作熟悉的相机发现手指失去触觉,回帐篷用热水瓶给脚趾回温的过程,让我痛得大叫,我这个南方姑娘第一次获得了冻伤经历。”

那次攀登珠峰也给了她极大的回礼。巨大的冰塔林层层叠叠,那是曾经梦里才能走进的地方。她拍摄到古老沉默的东绒布冰川,拍到珠峰上璀璨的宇宙星空,感受着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珠峰东绒布冰川
珠峰上璀璨的宇宙星空

2024年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凌晨两点钟,陈格爽和董书畅守候在海拔5400米的普士拉山口,通宵拍摄登山队冲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的画面。

对面的半山腰上,一串亮起的灯光就是登山队员们的头灯。这支 “巅峰使命”青藏科考登山队刚刚从C2营地出发,他们历经6~8小时,将在第二天上午8-10点之间会抵达山顶。曾经陪伴陈格爽攀登珠峰的向导多吉就在冲顶的队伍里,他们会在攀登过程中采集不同海拔的冰雪和岩石样本交给中国地质科考队,用于地质研究。见证科考队登顶的一刻,陈格爽激动万分。

 

星空下的人类

陈格爽每年都有徒步、攀登雪山的计划。天文改机、各个焦段的镜头、赤道仪、脚架……摄影装备有几十斤,但她已经习惯。

拍星的这两年里,陈格爽收获了很多友谊。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是她的铁粉,陈格爽一有拍摄计划,她就会来帮忙,一点点入门星空摄影。2312月,她们一起去内蒙古额济纳旗拍摄了双子座流星雨。两人都是随和且能吃苦的女孩,很快就成了朋友。

陈格爽说,她喜欢创作人与宇宙遥相呼应的作品,“我们从宇宙中来,最终也将化为尘埃回归宇宙中去”,她以渺小之躯仰望浩瀚宇宙,用手中的相机讲述人类文化与宇宙的交汇与共生。

“当我们站在雪原上的圣诞树旁,等待圣诞树星云与玫瑰星云升上夜空,一定是个足够浪漫的冬夜。”当陈格爽对着夜空寻找灵感,捕捉到NGC2264圣诞树星云和NGC2237玫瑰星云,这个浪漫而荒诞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浮现。

在模拟星图之后,陈格爽发现这个画面是有可能实现的,于是从广州寄了一棵圣诞树到北京,再从北京开车运到内蒙古,亲自种下。当晴朗的星夜如期而至,陈格爽带着闺蜜们来到圣诞树旁边合了影,并在原位同焦段对天区进行长时间曝光,获取更多星云细节,后期对齐叠加,获得这张圣诞献礼。“我们在雪地上过了一个奇妙的圣诞节,宇宙的圣诞树与玫瑰也在浪漫庆贺。”

去年十月,陈格爽还带着布偶小猫Yoyo来到腾格里沙漠,她看到了紫金山大彗星。在这个“巨大的猫砂盆”里感受到彗星的亮光,小猫震惊地抬起了头。古老的星光错落有致,连同它一起融化在浓郁的黑暗里。小猫和人类共同被唤醒的,是最原始、最强烈的渴望。

刘慈欣的《朝闻道》里,当第一只古猿抬头凝视星空时,人类文明的基因中便刻入了对未知的永恒追问。浩瀚的星空永远满足和挑战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陈格爽在夏夜的荷花池,复刻了王昌龄的《采莲曲》
陈格爽的汉服星空系列创作
陈格爽身着汉服马面裙拍摄12P彗星
陈格爽给金牛座朋友拍摄的星座合影
送给闺蜜们的圣诞树星团和玫瑰星云
腾格里的小猫与紫金山大彗星

 

 

——完——

作者霁月,写故事的人,造访那些无人问津的地带。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