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开土豆,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正午·行走中国

刘子珩 · 12/02

来源:界面新闻

​1

四月开始,土地变得躁动不安,一股股温暖的南风带走积雪,冰冻半年的黄土变得松软了。树枝吐出嫩芽,野花冒出新苗,虫子出现在泥土里,庄稼人扛着锄头下了地。

马热黑木每年都在四月种下他的土豆。站在地里放眼远眺,是东乡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数不清的沟壑将大地切割,各自成块。每一道山梁都是一座孤岛,马热黑木又住在孤岛的偏远处。

他有一张椭圆型的黑脸,说话总是眯起眼睛,声音也不大,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人。活到五十六岁,这一辈子马热黑木都在为家人活着。六个兄弟姐妹,他是长子,十五岁就去兰州打工,第二年父亲关节炎下不了地,他又做起农活。从此,再没有离开土地。

二十一岁的时候,家里人给他说了一个媳妇。他们新起一间土屋,一住就是三十年。他的十几亩地就在家门口,分成一块一块不规则的田垄。用这些地,他种土豆、玉米和青豆。

马热黑木喜欢土豆是因为它们简单。在地里挖一个小坑,把种子埋下去,间隔一尺再挖一个小坑,如此反复,就算完成了播种。接下来,下一点点雨,很快就能发苗、长叶、开花。土豆的花也简单,只有硬币那么大,白的红的,一簇一簇,闻不到香。土豆则躲在土里,悄悄生长,没人能看到土豆经历了什么。不种土豆的人,看到这些小花和青草一样的作物,是认不出来的。

但在东乡,土豆又是如此重要,让人离不开。

很多年以来,因为干旱长不了别的庄稼,人们就把土豆当作食物。马热黑木吃土豆不讲究,放锅里蒸熟,剥了皮就吃。吃了一辈子土豆,他觉得土豆比什么都香。

马热黑木知道东乡条件艰苦。这里属于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又是贫中之贫。说到底,是缺水影响了这里的一切。缺水带来了贫瘠,贫瘠带来了贫困。多年前镇里的打水点只有一个泉眼。为了贮水,马热黑木花了三天,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七八米深的水窖。因为水太宝贵了,没有人舍得用来浇地。

他曾经有机会离开这种生活,现在工钱上涨了,兰州的工地里一天能挣一百。但他还是回来了,守着门口的黄土地。别人问为什么,他反问,庄稼人不种庄稼怎么能行?

可是种庄稼不挣钱,他有五个女儿要养,没有钱怎么行?

马热黑木于是去卖土豆。他的土豆一亩能产三千斤,以前雇个车拉到外地去卖,两天能卖完。后来,东乡有人收土豆了,他就在家门口卖。

收土豆的人叫马占强,比马热黑木小一岁,圆圆的肚子,细细的眼睛,长长的白胡子。马占强住在另一道山梁的另一个镇子,但在东乡,种土豆的人都知道白胡子马占强。

马占强不光是个生意人,他还是个对东乡对土豆有感情的生意人。东乡人种土豆完全是靠天吃饭,因为地理受限,也用不上机器。遇到荒年,马占强就主动把贫困户的土豆收购价提高一些,别人收七毛钱,他收八毛钱。他曾有一个梦想,让东乡人有自己的土豆市场,全国的人都到东乡来收土豆。

东乡清晨的集市

    

东乡清晨的集市

 

当地村民在赶集

 

站在土豆田里的马热黑木

     

2

马占强喜欢讲故事。他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大家子围在一起,他总是和孩子们说起以前的事情,想要他们珍惜现在的日子。故事往往从他小时候开始。

他有九个兄弟姐妹,自己是老三。小时候穷得叮当响,家里住在半山腰,只有两间土房。全家二十多亩地,都种了土豆和小麦。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毛驴,驮水拉庄稼都靠它。他经常穿不起鞋,冬天下着大雪,是老师看着可怜,才给他买了一双解放鞋。

他第一次出门是十五岁,去兰州打工。因为太小,很快被工头劝了回来。回到家后,他看到家徒四壁,父亲卧病在床,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还没有通电,夜里点的是煤油灯。等到家人都睡着了,他悄悄下了炕,拿着煤油灯,收拾好行李,离开了家。他一路搭车,向兰州走,又到了青海,在那里跟着别人挖金子。

在金矿工作的时候,他也没联系家里。父亲完全不知道这个儿子去哪里,有人问起便索性说他死了。七八个月后,马占强一脸黢黑,背着一个大包,来到兰州一个亲戚家。他说,包里有八百多元钱,要给家人一个惊喜。他顺手把包放在门口走廊上,人再出来包就没了。他没脸回家了,又转身出了门,辗转来到武威,还是想挖金子。

但这回他没找到活干。迫于生计,他在武威甚至想过干小偷。直到有人问他,小马,你打算一辈子这样子吗?马占强摇摇头,那人说,小马,你是被生活逼迫的,只有做了生意人,以后才有好路。

马占强被这句话点醒了。他找到自己一个舅舅,借了三百块本钱,和别人一起盘下了一家饭店。饭店在金矿边上,既卖食物,又交易黄金。一年时间,他挣了两万块。

那是1980年代的事情。

带着第一桶金,马占强回到了东乡。东乡依旧是老样子,和他离开的时候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黄土还是一望无际,黄土上的人们还是在种土豆,吃土豆。

他在大路边修了新房,娶了媳妇,开始考虑要在东乡做下生意。东乡最出名的就属土豆。因为在地里的时间长,所以东乡土豆淀粉含量高。卖到淀粉厂,外地的土豆出一斤淀粉需要六七斤,东乡土豆只要四五斤。

但这需要更大的本钱。马占强找到了一个兰州的老板,打算和他合伙收土豆,发往全国。

他第一次和老板见面是在兰州市红太阳宾馆。马占强走进一间烟雾缭绕的屋子,看到四个人围坐一张桌子在玩着什么,桌子上有很多钱。他还是个乡下小伙,不认得那是麻将。老板给了他一把钥匙,让他从306房间拿一些钱来。

马占强趴在306的床下,看到了床下数不清的钱。他用麻袋装了五十万,交给了老板。老板点点头说,你是个好小伙子,我可以信任你,拿二十万走吧。

从此之后,马占强走遍东乡,又跟着火车走南闯北。他认识了更多的人,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土豆生意。

马占强与他的田地

   

东乡农户的新房

  

3

东乡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往往十月就下起了雪。土豆在九月收上来,十月售卖出去,再后来农活就少了。但冬天的时候,马占强的家却很热闹,乡里乡亲来了很多人。

2010年,马占强成立一家土豆合作社,召集了一百二十户当地农民,一起种土豆,自产自销。年份好的时候,合作社有三千吨土豆。合作社就像一个小公司,年底按照投入比例发放收益。

马占强喜欢这样的场面,人们聚在一起,往往无话不说。今年谁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他始终记得小时候,他的爷爷听说谁家里有困难,就会送上一只羊去帮忙。今天你帮了我,明天我再帮你,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帮助中走得更近。

如果没有什么难事,漫长的冬季里,大家轮流请客,一家一家去吃。主人必定是好客的,虽然食物匮乏,但土豆和馍肯定管够。遇上富裕的家,还能吃上一碗羊杂。不管吃什么,屋里总是热气腾腾。

在别处,土豆是一盘可有可无的菜,但在东乡,土豆就是饭。

东乡人做土豆可以变着法子,用开水煮,用油炸,和辣椒一起炒,或者是切片烧烤。比较特色的吃法,还可以去皮洗净,擦成细丝,撒上白面,拌入青椒、熟羊油、花椒和味精,滴几滴食用油,搅拌均匀后捏成团状,拍扁,放入抹上清油的热锅,将两面煎至金黄,做成土豆饼。

更复杂的吃法是地锅锅,在山坡挖一个土灶,把土豆埋进灶里烤。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挖土灶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情,挖深了露出湿土不行,挖浅了会捂烟窝火不行。形状也要对,土灶下面有灶门,上面有圆洞相通,最后再四周挖开肚膛。这样烤出来的土豆,不放任何作料,却最大限度保持了原始口感,清香扑鼻。

土豆种植容易,但储藏是个难题。东乡人自己的储藏方式,是在山上挖地窖。地窖在选址的时候,要挑土质硬的,才不容易坍塌。传统的地窖是三角形的,下大上小,现在因为用砖多了,很多地窖也挖成了圆形。地窖里冬暖夏凉,湿度稳定,土豆能一直放到来年。但马占强的合作社土豆产量实在是太大了,地窖根本不够储藏。

在自家后面,马占强盖了三间库房。跟土豆打了几十年交道,他发现了新的秘密,在贮藏的时候,可以把未成熟的苹果和土豆放一起。因为苹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释放乙烯,这可以使土豆长期保鲜。

 

4

人生就像土豆,即便再坚强地活着,但一场大雨就能毁了所有。

去年,东乡罕见地下足了雨。雨水一场接一场,冲塌了山梁,把土豆埋在厚厚的土堆下。等到雨过天晴,马占强再去挖土豆时,只挖了几个大的,后面都是个头小小的。他感到奇怪,大土豆都去了哪里?他仔细看,土是白乎乎的,用手捧起一闻,臭得很。他明白了,大土豆已经全烂在土里。

这是一个黯淡的时刻。

土豆和土豆的区别,无非是大小和口感的区别。但土豆就是土豆,种得再好也长不成高高的玉米。这几年,东乡的农贸产业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偏爱玉米,因为它的秸秆还可以喂羊。东乡土豆的行情也不行了,农贸市场里,都是外地来的土豆,饱满圆润卖相好。而东乡土豆,黑不溜秋坑坑洼洼的,没人喜欢。

马占强发现,还有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在悄悄变化。

换作以前,他根本不会想到,冬天里大家都不串门了。年轻人变得好像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天天看手机,不再交流。村里能说上话的,也就是他们这些老家伙。

孩子们不爱吃土豆了,嫌弃味道不好,不如白面,更不如羊肉。但东乡人怎么能不吃土豆?老人们变着法子哄,不断做成新菜,让他们吃。

孩子可以哄,但大人不行。以前挖土豆,合作社一来就是上百人,现在只有十几人。大家都出门打工了。

甚至,当初帮助马占强成立合作社的一位大姐,因为土豆连年亏损,精神开始有些不太正常,多疑,猜忌,不再信任人,只想本分种地,打点工补贴家用。

如果离开土豆,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马占强想,他也可以去打工,可以去贩羊,去摘枸杞,但总感觉这不是自己。

眼看东乡土豆产量连年下降,转机却出现了。

2019年,远在广东的碧桂园扶贫项目组来到东乡,通过考察,确定了东乡羊、土豆和刺绣三大产业作为特色资源。在东乡的直管州临夏,农贸市场里有全国各地的土豆,每天销量上百吨。东乡土豆现在占比越来越低。碧桂园希望能打造东乡土豆品牌,做大特色产业,重新夺回市场。

在东乡,扶贫干部通过补贴发放籽种、技术培训、养殖共建、建扶贫车间等方式,提升土豆品质和规模。今年年初,碧桂园投200万元,协助东乡县7个乡镇32个贫困村2625户贫困户种植土豆。比如马热黑木,他得到了586斤的优质土豆籽种补助,以及技术指导。

马占强将是碧桂园合作的致富带头人。扶贫干部和马占强说,东乡土豆是块牌子,希望通过他能收上更多优质的东乡土豆。马占强自然高兴,双方一拍即合,这意味着他又可以经营土豆生意了。

因为有了新的生意,马占强把消息传给了合作社。收上来的土豆,碧桂园将会联合淀粉公司进行收购和加工。

很快又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庄稼人再一次下地。对于和土豆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马占强而言,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下地挖土豆。当铁锹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的时候,看着沾满新鲜泥土的圆乎乎的块茎,他的心才是踏实的,这是东乡人的根,也是东乡人能传承下去的朴实与希望。

新农村里,靠合作社种植销售土豆后,马热黑木盖起了新家

  

俯瞰东乡,能看到远处成片的土豆田

   

—— 完 ——

 

题图:站在土豆田里的马热黑木。图片拍摄:刘子珩

《行走中国》是界面新闻、正午故事、碧桂园集团及国强公益基金会在今年发起的公益记录项目。我们分别前往广东、广西、甘肃、海南等地,用文字与视频呈现乡村在教育、民俗、建筑等各个层面的故事。

社会剧烈变动,而且将继续变动下去,透过每个故事,《行走中国》关心的是乡村的精神生活,探寻中国乡村的发展,以及我们共同的未来。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