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十年斋菜煲

杨语 · 03/21

来源:界面新闻

口述| 黄釜山

采访、文| 杨语

 

2009年之前,黄釜山住的这片老街区在游客的眼里十分不起眼。看起来,这是一片残破不堪的地方。还在民国初年,一些到南洋经商成功的海南人回到海口,在老城区的东门内外,靠近海岸的地方,建了大量骑楼,用于经商和居住。1950年代之后,这些建筑逐渐衰颓下来,成了现在海口人熟悉的样子:墙面褪色,浮雕暗淡,电线纠缠着被固定在一人多高的柱子上;有些楼的二楼已经废弃,窗户黑洞洞的。榕树的气根扒着墙面,树冠从二楼楼顶探出来,像一顶帽子。

热闹依旧,但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显贵出入的地方,成了个日杂百货批发市场。当然,还有食物。在东门市场,卖海鲜干货的摊子在道路两旁一家接一家,延伸出几十米。之后是卖活禽的,鸡鸭鹅和鸽子,还有大大小小的水盆,装不同大小的鳖,早些年,鳖的边上还笼着猫和蛇。再往后,又是几十米卖海鲜的摊子。过年时,常会有人直接从摊上买走整条一米多长的马鲛鱼,横架在电动车上带走,而边上的螃蟹总在研究出逃。

从东门市场走出去,是俗称西门的街。这条街是熟食的地盘,是烤乳猪,烤鸭,叉烧,蒜香排骨,白斩鸡,盐水鸭,白莲鹅和海南粉的地盘。在东门和西门中间,是一条横穿老城区的博爱路。傍晚的时候,下班的人们骑着电动车从路的两头开进来,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在路的两边,东门和西门的路口,卖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和薏粑的摊子也不肯让点路。热气从地面上升腾起来,整条街都焦躁不已。

到了晚上,风从海甸溪和琼州海峡的交汇处吹来,燥热就消散了。商家将塞在店里的折叠桌椅都摆到街上,人们骑电动车来,坐在街上,穿大短裤和人字拖,吃清补凉,海鲜粥,猪肚粥或者炸串。最热闹的是斋菜煲火锅和酸而微辣的糟粕醋火锅。2015年之前,如果晚上到那边去,你会看到折叠桌和塑料板凳摆了上百米,从西门摆到东门口,又拐个弯,摆到博爱路上。伙计们脸上汗津津的,托着托盘在街上疾走,托盘里有大碗的切了口的金桔,还有粉肠,带皮的小牛肉,鸭肠,生蚝,还有墨绿的切得细如发丝的海菜。热闹一直持续到午夜,随着电动车的远去的声音结束。

黄釜山就是这夜市里一家斋菜煲火锅店的老板。他很随意地趿着凉鞋,穿着边上批发市场买的无袖运动衫和中裤,腰间围了一个小包,看起来和善又干练。黄釜山是海口人,普通话夹着浓重的海口口音,对这条街上流行过的食物如数家珍。 四十年多年前,他出生时,他的父母已经在这条街上开始经营餐饮生意。 

东门市场内的干货铺面

 

海口西门市场,一家专售白斩鸡的食店

 

2018年12月24日,海口,顾客在东门市场购买花蟹,花蟹是海南南海海域的特产。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位于海口老城区的天后宫

 

海口老城区,榕树的树冠从一座骑楼废弃的二楼伸出来

 

 

1

从2007、2008年开始,我们开始搞斋菜煲火锅。

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已经在做餐饮了,到现在有几十年了。那时候我爸妈开始做的是文昌鸡生意,后来就搞烤鸭烤猪,但真正搞成这种排挡,还是在我大概20岁的时候搞的,1995年后才把它搞成排挡的,卖牛腩饭一类的卤味。 有一年春节,家里做斋菜煲。吃年饭时,老妈搞这个东西很好吃啊,我想,如果加以推广的话应该是有销路的。

斋菜煲是海南过年过节吃的传统菜,里面有黄花菜,冬菇,木耳,水芹,发菜,还有很多种料,不下20种,做成煲,放在小碗里面拜神。在海口的过年传统里,大年初一不杀生,要吃素,吃斋菜,过了初二再杀生。斋菜是初一用来拜玉皇大帝的,我们海口人叫老爸。初一要拜老爸,他是最大的。但是在海口的传说里,他不吃肉,就拿斋菜拜。准备斋菜煲一般从年三十下午就开始了。做法其实很简单,城区里面的做法,只是把几种蔬菜洗干净,沥掉水分,然后用一些花生油炒干就可以了。第二天装在小碗里面拜老爸,拜完放在一起就开始煮,煮出来就是斋菜煲。初一的时候煮成一锅,全家人就吃这锅素菜。

斋菜煲一直都有人做,原来也有,但真正做得打出市场、打出名气的是在2007年以后。这个东西真做起来很麻烦,想做的人少,加上当初海口人都没有想过怎么推广这个斋菜煲,所以一直都埋没着。我们是第一家重新拾起来这个传统,经营斋菜煲的店。

有了想法,2007年开始就付诸实施了。开始的时候也很困难的,不像现在卖得这么好。

斋菜煲很传统,推广开来的话需要改良。最大的难点是在于怎么保留传统的口味,再揉和一些客人的需求。海口人对打边炉比较熟悉,但如果单单是斋菜煲的话,它的粘稠度是不适合打火锅的,所以我们就改成了清水火锅,里面放斋菜煲的料。材料先用花生油炒到断生,然后拿来做火锅。斋菜煲火锅的料,不会像传统的斋菜煲一样放足二十种,大概十种八种。

原来我们创斋菜煲的时候,辅料没有这么多品种。都是牛腩,卤肉、羊肉、牛肚、牛杂、猪脚,这些卤味。后来发现客人有需求,要生的辅料,有些人不喜欢吃牛羊,喜欢吃海鲜,喜欢吃鱼,我们提供的品种慢慢也就多起来了。但斋菜煲火锅最重要的还是锅底。

现在别家也有卖斋菜煲火锅,但我们的锅底和蘸料的配料就不一样,有很多种,外面的人看不出来。海口火锅的口味还是清淡为主,用的汤底一般都是骨头汤、鸡汤,还有猪肚那些。我们鸡鸭少,一般是用骨头汤,也有放牡蛎。当然我们还有别的一些秘制配方,里面的东西可不少。

至于蘸料,我们家还有一个特色,是我们的什锦酱。什锦酱也是海口最传统的味道,别的地方吃不到,应该说海口最好的什锦酱是我们家做的。

清水的火锅肯定料一定要好,新鲜,料足才能好味。海南的餐饮不像大陆仔味道那么重,用很多的配料把那个原味给堵死了,像重庆火锅、四川麻辣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能比。我们进的都是最好的货,不像外面卖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拼价格的货。老百姓一般买15块钱的东西,如果我们去进货的话,会进18到19块的那一档。我们知道什么是好货,什么值钱,什么对菜的品质最关键。

我们的斋菜煲火起来,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那时候爆了整条街,我们摆在马路边上整整两三百米,内外三排,一个晚上至少卖两三百桌,天啊,那是海口市最牛的!

这也跟经济有关系。说句实话,斋菜煲能火的原因之一也是经济实惠。2008年时,经济不太景气,个人消费都往下走。斋菜煲那么实惠,一锅菜成本才多少钱,当初推出的时候才10块钱一锅菜,再来一斤半斤肉,最多也就60块钱,三四个人吃得很好了。另外,特色口味也跟别人不一样,这也是重要原因。

一开始我们只做清水斋菜煲火锅,后来又做了糟粕醋斋菜煲火锅。糟粕醋起源于文昌海边的一个小镇,铺前。他们的吃法跟海口的糟粕醋火锅还不一样。以小碗为主,碗里面会放一些海菜,干贝,还有一些牛杂、甜菜、蒜苗,然后再加一点醋放在碗里面,就像喝汤一样。

在铺前还有一种吃法是蘸牛杂吃。铺前不是靠近锦山嘛,锦山的牛肉是比较有名的,牛肉干。但是你把牛宰完以后,牛不仅是有肉,还有皮,那些下脚料,那些牛肚、牛筋怎么处理?就煮熟了蘸着糟粕醋来吃。

那时我回去吃,觉得不错,和斋菜煲绝配,就拿回来卖了。效果果然不错,所以现在就有两种火锅了。糟粕醋是用酒糟做的。酒糟很多种,不同的酒糟又有不同的时间段,20天的、30天的、也有10天的……酒糟的成熟度不一样,调出不同风味,再加上发酵的时间段不同,调配的甜酸度刚刚好,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东门市场对面的糟粕醋火锅

 

 

2

这条街上的饮食,也是十年一个潮流。有一些过去流行的吃食,现在也找不到了。但不管如何变,都还是老海口餐饮口味的代表。

我小的时候,这条街上流行的口味是牛腩粥。牛腩粥也是海口的特色,最早了,夜宵一种,但现在已经没人经营了。它和现在的牛腩饭是一样的,但早年间经济条件差,没人吃得起饭,粥最便宜。

牛腩粥现在没人卖了,牛腩饭还有,但是也改良过了。还有糯米饭,糯米饭就是拿糯米来蒸,然后拿卤水来腌肉。小时候吃的东西,现在都没得卖了,工多,经营不划算。海南粉也不像现在那样,现在海南粉有点杂,改良过了。

我们以前也卖过牛腩饭,牛腩饭不单是它那种卤味,它最重要的是海口的蘸料蘸醋。蘸醋就是专门拿牛百叶来蘸料的,那个才是海口最正宗的牛腩饭的口味。牛百叶拿卤水烫过之后,蘸一种甜酸醋,这是海口特色。跟现在蘸烤乳猪的醋有点像,但不是一个味。

牛腩粥和糯米卤肉饭很有代表性,这代表海口三十年前的流行,也是海口老城区的两个标志性菜式,但很遗憾,现在找不到了。糯米卤肉饭被淘汰,可能是因为它现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以前的人会想吃比较耐饿的东西,你吃一碗糯米可能一天都不饿了。现在本来吃的就多,大家更看重口感和体验,慢慢地,这个就被淘汰掉了。另外,八宝粥、糯米饭这些都是高盐、高糖、高黏度的东西,也不太符合现在的健康趋势。传统的东西被淘汰,一定是因为它不合时宜。

80后、70后有些人还见过糯米卤肉饭,但是90后就没人见过了。像一些传统的酒席菜,比如糯米八宝鸭,现在做的人也少了。还在做的,也把工序简化了。以前糯米八宝鸭需要把骨头剔掉,现在几乎都是连着骨头放进去一起蒸的。

还有炒粉、伊面,现在没人做了。鱼生粥,煎粽子,还有某些芝麻糊、豆腐脑,包括叮当糖这些,本地的几乎都很少见了。 

海口东门市场附近,一辆卖豆腐脑的推车,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西门附近的一家海南粉店

 

 

3

我是1973年出生的。那时候这条街就很繁华,过年过节的时候商品交易会,整条街都摆完了。农贸市场、过年时的年货,全部都在这条街上面,海口最大的餐饮店也在这里。 我们家在这里经营餐饮也有几十年了。这间屋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一直都住在这儿,是我家的老宅。

我们家原来住在府城,民国的时候才搬过来这边的。海口黄平记就是海口当初的四大家族之一,专门搞百货的。按照历史来说,这一排我们是有9家连在一起的铺面,就是现在的东湖、内江大厦那块也是我们的祖宅,五十年代时就被没收掉了。只留下这间,还有博爱南路的一间房子。

改革开放后,那些批发零售商,批发衣服的、窗帘的、机电的、电器的,逐渐也都搬进来了。到九十年代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但这时间也没多长,几年的时间人就往外跑了,主要还是交通不便利。

1995年我们的大排档能这么热闹,主要还是因为当初整个海口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就在这条街上,虽然只是一个马路批发市场,但整个海口市的人都过来这里买卖蔬菜,晚上9点钟到凌晨的5点钟就在这个地方。大家都很忙,饿了就在那里吃,慢慢人就多了,就把这条街的夜市给带旺了。

但1998年左右就逐渐停了,国家开始规范经营。 

1995年之后,有段时间还很时兴卡拉OK,夜场。那些人喝完酒没地方吃夜宵,就跑过这边来吃,东门跟西门外的夜宵在海口是最热闹的了。那时候海口的夜市很少,晚上的夜宵也集中于老城区内,所以当初就兴旺了一段时间,一直持续到2005年左右。

2000年之前,大家来这里都是吃饭,2000年以后慢慢地人就闲了,有时间有心情了,就开始吃火锅了。一开始搞得最好的是后面的那家西瓜皮火锅。当初门口有一个卖西瓜的,卖完西瓜剩下的西瓜皮,人家就拿来煮汤。 夜场的人喝完酒了,想吃一点清淡的东西,就吃西瓜皮做的火锅,很是流行过一阵子。

我跟你讲,任何事物不超过十年的。我今年46岁,小时候,最流行的就是牛腩粥,到我懂事小学毕业,时兴的就是牛腩饭了。再过十年,接着就是西瓜皮,2007年到现在就是斋菜煲了。我们刚好就引领了这一趟潮流,斋菜煲整个海口遍地开花。下一步的趋势是什么,还没有人摸得清楚。 

餐饮的风格一路变化,谁把握住了那个点,他就能引领这个潮流向前。人的口味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但最底蕴的就是酱料,甜酸醋和什锦酱,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不管你拿什么蘸都好,海口本地人,什锦酱是最基础的东西。现在海口市没有一家什锦酱能跟我们家比的,他们做的都是一些改良的四不像,已经没有传统了。他们也不懂什么传统,年轻人都没吃过,乡下的人上来当厨师,海口老城区的那些人又懒,就是我们家才做得好这两个,甜酸醋跟什锦酱。以后就没有了,现在的小孩子,教他们也不会。

 

4

老街真正的衰落是2015年之后,经营入户,彻底不允许占道经营了。只能在店面里面卖。我现在这个店面加上西门的店面,每个晚上才卖两百多桌。之前光这边门店一晚上就有三百多桌,西门店面那边至少也一两百多桌。

餐饮的利润本来不高,经营入户一下加重了餐饮业的成本,很多人转不过来,有些就回家了,有些一直到现在都没恢复,现在整条街几乎都是都保本经营。

再有一个就是个人消费力下降。有钱了得先买房子置业,像我的一些朋友,买了一套房按揭着,两公婆以前出去得花两百块钱的,现在只敢花八十。消费萎缩了。

中山路改造对我们的生意也有影响。中山路原来主要是批发机电的,现在改造完,变成单一的经营模式,旅游主题,面向游客。游客不怎么来我们这里吃饭,游客过来,一个椰子四个人吃,倒不是因为他们省,旅行的时候大家都要求份量少,吃多几个款式和菜式。像我们斋菜煲火锅,一锅东西得三四个人吃饱,而游客是吃吃玩的,消费性质就不一样了。他们喜欢的是小吃,我们的是主餐,不一样的。

我觉得,多种经营才是正确的道路,不要单一经营,不要弄什么旅游一条街,那个死得更快。旅游不是二十四时都有的,有旺季,也有淡季,而餐饮要讲究平稳上升,同时保持传统的特色。

为了扩大客户群,我现在还在美团和头条上面打广告,吸引一些年轻人来。原来生意火得要死的时候,谁有这闲工夫,现在生意下降了才弄的。那个时候也不需要,人多得坐不下,天天都爆满。

海口还有一个传统菜,但我一直找不到机会推广,就是酒席菜。就是我们去吃酒席,吃完打包回家,放在一起煮的那种,大锅炖。有些人嫌不卫生,但我们可以搞成小锅,混起来一起做。这可能是下一个潮流,下一个特色,不好讲。我一直在观察食客的口味,耐心等待大家口味变化的时机,再试着推广新的传统菜,太早了大家不认可也是白搭。这需要时间。

改造后的中山路步行街,两位阿公在一家精品酒店门口下棋

 

中山路步行街,一个公仔戏戏班正在准备演出

 

中山路步行街,一群游客在拍照

 

中山路步行街路口,一株三角梅正在开花

 

 

—— 完——

 

题图为2018年7月3日晚,海口海甸岛三西路,海南大学南门夜市灯光璀璨,各色美食四溢飘香。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为正午记者杨语拍摄。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