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青年与黑中介:记两次跳楼事件 | 正午书架

田丰 林凯玄 · 08/19

来源:界面新闻

编者按:在深圳龙华的三和人力市场,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九零后、零零后农民工。他们依靠日结工作而生活,“干一天玩三天”,吃最便宜的面食,住十几元一晚的旅店,有钱就去网吧里待到天明,没钱就睡在大街上。

三和青年这种“得过且过”的生存状态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林凯玄,在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的指导下,去到当地田野调查,每天跟三和青年一起吃饭、住宿、去人才市场,白天观察,夜晚记录和整理。师生二人共同完成了《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书,用白描式的研究手法,还原三和青年真实的生存状态,展现他们既无法融入城市、又不想回到农村的双重困境。

在田丰和林凯玄看来,三和青年“混吃等死”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反抗,他们期望获得有保障又自由的工作,但又没有能力实现。而深圳的经济社会环境为他们的低成本生存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尽管三和青年挣钱养家的压力小,却也面临着和一般打工者类似的困境——缺乏应对劳资纠纷的办法。由于经常被黑中介、黑工厂“坑”,跳楼成了一种逼不得已的表演和应对手段。以下内容摘自《岂不怀归》,该书已由新经典/海豚出版社于近日出版。

 

1

“兄弟别去,那是黑厂,我们去上网。”这是三和贴吧中流行的一句话,也是很多青年在经历过进“黑厂”、与“黑中介”打交道后总结的经验,还是“有经验”的三和青年对初来乍到的年轻人的善意提醒。“黑厂”是很多青年选择不进厂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按照他们的描述,“黑厂”具有下列特征:管理严格,无福利保障,经常加班,无故克扣工时、工钱,不签订劳动合同,住宿环境和工作条件差。与“黑厂”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黑中介”,指的是压榨三和青年的劳动成果、层层克扣工资、骗取务工青年身份证、诱骗务工者进入“黑厂”的中介公司。“黑厂”与“黑中介”是三和青年对深圳周边广泛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介公司的一种蔑称,体现出三和青年与工厂和中介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些人力公司以蒙骗的方式,夸大工厂的优越条件,就是为了招到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提成,至于务工者在工厂里究竞境遇如何,中介并不关心。务工者受骗后回到三和与中介理论显然于事无补,即便报警也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务工者若干次受骗后,为了能够维系生活、等待合适的工作而留在三和做日结,也就成了三和青年中的一员。

尽管三和青年与“黑中介”的关系变得紧张,在很多情况下却又逃不脱中介的掌控,毕竟中介公司掌握着就业资源。即使做临时工也必然受到人力公司的“压榨”,所以又有很多三和青年把挂逼的原因归咎于“黑中介”的压榨。

三和青年和“黑中介”之间的矛盾一直在积聚,这种矛盾虽然很少直接表露,却会在三和青年遭遇不可忍受的情况时迸发出来,比如没钱吃饭、身份证被骗的三和青年会不顾一切地与“黑中介”爆发冲突。据说,一家极为过分地克扣和欺骗三和青年的“黑中介”一度引发他们之间的肢体冲突。在众多三和青年的围观与声援下,中介公司的老板和员工毫无还手之力,藏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在受到举报而被查封那段时间里,“黑中介”租赁的办公场所夜间还遭到三和青年的打砸和火烧。当然,这是极为罕见的三和青年占据优势的例子,绝大多数情况下,占便宜的还是人力公司,三和青年只能默默吞下苦果。

与招聘工厂岗位的中介相比,三和青年和日结的中介关系则要缓和得多。由于外来招工者到三和招日结的数量和时间都不固定,做不到每天招人,即便招人每次数量也较少;所以,在三和垄断日结工作的“黑中介”主要是由中介公司的人来兼职。比如招快递日结和保安日结的“海新四大金刚”,白天就是在中介公司招常规工人。由于做日结是最重要的谋生手段,所以,即使“黑中介”克扣工资,为了生存,三和青年也还必须依赖他们。二者之间的矛盾不会那么明显,有时还展露出温和的一面。有的青年通过“黑中介”大帅的通融,借钱买一双鞋才得以出去做日结,他们之间既潜藏着矛盾,又相互依存。

实际上,他们很难真正有什么手段和中介较劲,更多时候只停留在“口诛”阶段。一次,三和青年发现手中免费领取的书讲的是因果报应,便说笑道:“应该把这些书发给那些中介,他们太黑了,赚的钱太多,欺骗‘三和大神’要遭雷劈。”这虽是一句说笑,却显示出他们对“黑中介”既愤怒又无奈,常常私下谩骂和背后指责。

三和青年处于社会底层。在关系资源不足、维权能力弱小、正式途径难以妥善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把事情推向极端的发声方式,采取非正式的途径解决问题,比如说能够引起轰动的跳楼。

 

2

上午的三和人流涌动,数以千计的外来务工者聚集在各个人力公司大厅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在这个“繁忙”的时段,只见大批务工青年快速地聚集在一家人力公司门口,他们不是奔着良好工作条件和较高薪资待遇的岗位而来,而是被坐在三楼窗户外的一位青年所吸引。

一句“有人要跳楼了”,打破了无精打采的“正常”生活,他们纷纷走出彩票店、小超市和小巷子。不到10分钟,至少有三四百人在楼下仰头围观。此刻,跳楼青年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三和的焦点,了解一些内情的人也开始七嘴八舌地炫耀自己的谈资。

事件的起因是,跳楼青年通过一家中介(人力公司)的介绍,选择了一份工期为15天的临时工作,按照约定,做满工期就可以以最高小时工资标准结算薪资,回到三和与中介结算工钱。跳楼青年回来后,先不说工厂内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没有达到中介所夸大的标准,在工资结算方面也未按照所约定的最高小时工资标准发放。而中介给出的解释是,工厂给他们的工时工资就是这么少。可想而知,是中介克扣了工时,又在工资标准上欺负跳楼青年。跳楼青年自然不肯吃亏,与中介理论,因为没有任何劳务合同或书面证明,也没有工厂内的工时记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跳楼青年被“黑”,而中介的蛮横无理更加剧了冲突。跳楼青年并不甘心,情急之下做出了跳楼的选择。他通过二楼的公厕爬到三楼,坐在一扇窗户外面,做出要跳楼的姿势以吸引市场管理者、中介和务工者的注意,目的显然是期待着有利于自己的处理结果出现。

随着三和青年和务工者的迅速聚集,伴随着他们兴奋的喊叫声,市场管理人员和中介都赶过来查看情况,并迅速报警,交由警察处理。一旦发生跳楼事件,市场和中介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随后市场的几位协警也前来关注情况变化,对于这样的事件他们无能为力,只好控制住围观的三和青年和务工者,让他们不要靠近,以免出现更加混乱的状况。虽未拉出警戒线,却也预留出一些警戒空间。

跳楼青年坐在窗边,不停地向下探头观望情况,并时不时地做出想要跳下来的动作,引得楼下聚集的人群议论纷纷。三和青年幸灾乐祸地关注着跳楼青年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有人躲在人群中大喊一声“跳下来”。而内圈的协警立刻喊道:“谁叫的?出了问题全是你的责任。”跳楼青年一直不为所动,他在等待更好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这也说明,他并没有跳楼的想法,他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非正规途径。

终干有一位穿着正规警服、佩戴着警号的警察来到现场,他先是了解情况、布置任务,协调其他部门帮忙。不久,紧急救护人员和消防队也来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就连在网吧里厮混、不愿意出去做工的青年也被叫喊声吸引到现场。“很长时间没出现过这样的场面。”一位刚从网吧出来、眼里布满血丝的青年感叹道。

当所有可能发生的隐患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全部就位,警察也向相关人员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后,接下来就是上楼与跳楼青年谈判,询问他遇到的问题、需要满足的要求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经过协商,跳楼青年同意先下来,到警务室谈判,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随后,看热闹的人都快速散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在吹牛时,才又把这件事津津乐道一番。至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跳楼事件都是他们的主要谈资。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他们对人对事的惯常态度,“唯恐天下不乱”又是他们热衷选择的行为方式。他们围在一起讨论工作时,常提及“黑中介”,跳楼事件则成了佐证“黑中介”不法行为的有力证明。当然,更多的是戏谑的语言,有的人说:“从三楼往下跳肯定摔不死,应该到中国银行大楼上去跳,那样动静才大。”还有人说:“‘三和大神'这么多,这样的事见怪不怪,真死了也没啥。”更有甚者,拿着地摊上摆卖的弹弓比划着说:“要是昨天你过来,可以拿着弹弓打他,把跳楼的打下来。”有一位年龄稍大的人说了句让人心寒的话:“就是三和的人死光了,我也只会笑哈哈的,不会伤心。”诚然,他们的状态确实很难博得他人的同情,他们对于周围人的死活似乎也不再关注,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

围绕跳楼事件,也会有一些理性的讨论。有人拿国外劳工保护的案例做对比,讲述国外的工人如何得到工作时间和工资上的保障,而三和青年又是如何受到“黑中介”的剥削压榨。不过他们也找不到解决途径,最终又把问题归结于没有社会资源和技术能力,“自己老老实实工作还被骗,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只能继续在这里挂逼”。归根结底,跳楼事件像是一场表演,跳楼青年被“黑中介”坑了之后,缺少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被迫采用极端手法。在整个跳楼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跳楼青年从一开始就是想要钱又想要命,在三楼的窗边坐了好久,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而警察上楼之后一直劝说青年保持冷静,只要下来就帮忙解决问题,显然也是害怕事件处理不当,真的出现自杀事件。

关于跳楼青年被带走后的处理结果,有人揣测说:“肯定要挂逼了,这又给三和增添了不好的事。他肯定会被送到救助站,如果有身份证的话可能还会被遣送回老家。”之后据协警等传出的消息说,对跳楼青年给予补偿之后教育一番,就直接放他走了。由于跳楼青年没有受到惩罚,又解决了被“黑中介”坑的问题,这件事情为其他人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三和青年似乎找到了一种可供复制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成了他们在无望时寻求救助的一种方法。不久,三和就再次上演跳楼闹剧,这对于长久待在三和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每一次发生都会给无聊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大家还亲切地称这些跳楼的人为“跳楼哥”。

 

3

前一次跳楼事件发生后,市场管理者就封闭了从公厕到三楼的通道,这次跳楼青年只得坐在二楼的露台上,不停地指着另一家中介喊叫着:“xxx中介是最黑的中介,骗了我的身份证,把身份证还回来!’,从他的喊叫声中可以得知事件的起因是身份证被骗。原来,“跳楼哥”通过中介选择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交了身份证,被告知中午11点半在某家人力公司集合点名。等到11点半过了,他才赶到集合处,没发现有人点名,又找不到招工者,遂以为身份证被骗。在受到他人蛊惑的情况下,他跑到人力公司二楼的露台,以跳楼姿态吸引市场管理者和警察的关注,认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妥善解决问题。后来得知,事件真相是招工者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到“跳楼哥”,他自己也没找到招工者。跳楼事件发生之时,招工者正带着报名去工厂的其他青年上车,也在找他。

一个误会又导致了一场跳楼闹剧。可是,这次“跳楼哥”的表演性质极强,他一只手紧紧抓着二楼露台的护栏,另一只手挥舞着,指者人力公司大喊:“xxx中介是最黑的中介。”可他的喊叫声完全被淹没在人力市场的嘈杂声中,路过的人很难注意到他,直到站在对面的三和青年指着他喊“有人跳楼了”,大家才纷纷顺着指示的方向看去。

有位三和青年发现,跳楼哥所处的楼层只是二楼,又没有表现出真正想跳的姿态,就说:“我在老家从二楼高的地方跳下来很多次,什么事都没有。”转身绕过驻足观看的人群,走开了。此时,正值中午时分,人力公司门前聚集了很多携带行李、准备进厂的务工者,他们准备被点名、安排车辆奔赴各大工厂的岗位,在无聊的等待中,观望闹剧的人并不比上次的少。

率先匆匆赶来的还是巡逻的协警,来到之后观察周边情况,疏散站在楼下的人群。见到协警跑过来,彩票店和小超市里的青年和上次一样跑出来凑热闹。警察也从警务室赶来了解情况,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警方并没有安排任何防跳楼的设备,也没有联系急救人员,更没有惊动消防队。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还不时地有人从窗户下经过,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抬头看了看,说了句“别跳下来砸到我”,之后迅速离开。只见聚集的三和青年中有人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说:“又是他。”然后微笑着走远了。

由于料定事态不会有什么重大发展,聚集的人群渐渐散去。不一会儿,仅有不到50人继续围观。这时,一位协警带着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男人走过来,这正是“跳楼哥”口口声声喊的那个“黑中介”。警察陪着中介上楼与“跳楼哥”交涉,“跳楼哥”见中介拿着身份证过来,主动离开了二楼露台边的位置,跟着警察一起去警务室说明具体情况。随后,围观的几十个青年也有说有笑地各自散去,又一场跳楼闹剧就此落幕。

 

4

三和青年对于跳楼事件的看法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有一种自知之明,反正除了跳楼之外,他们能够发出声音的渠道实在有限,屡次的跳楼成为一种闹剧,成为无奈之下的三和青年以极端抗争方式进行的表演。这次跳楼闹剧之后,一名协警说,被带走的“跳楼哥”本是不愿意跳楼的,只是在别人怂恿下才做出了这样的事,还拿了别人30块钱。警务室在中介归还身份证后,又给“跳楼哥”买了一顿饭,就放他走了。

可能是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龙华街道的办公人员至三和青年跳楼的地点了解情况,给出的意见是尽快给能进入楼层的通道、走向跳楼窗户的通路设置障碍物,封死出口,并没有想到如何通过治理“黑中介”来从根本上解决三和青年的问题。

连续发生跳楼事件之后,跳楼哥的表演为其他挂逼青年带来一些“启示”。他们调侃说,如果连续几天没做日结没钱吃饭,就可以上演跳楼的戏码,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警察还给买饭吃。即使被拘留几天也挺好,有地方睡觉,有地方吃饭。比如下面这段三和青年间的对话:

“叼毛,请我吃饭吧,三天没吃饭了。”

“还没到饭点,等到了饭点咱们一起去跳楼,不用花钱就有饭吃。”

简单的调侃体现出跳楼闹剧对三和青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明白混吃等死的人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要想引起关注必须采用极端手段;另一方面,跳楼只是表演,而不是真的拿命讨公道。所以,有三和青年这样评价跳楼的真相:“我们只能靠跳楼活着。”

 

【注:“挂逼”,是三和青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意涵非常丰富,可以用来描述自身和他人的状态,以及用来形容任何事物。挂逼程度最高的就是死亡,如某某“大神”挂逼了;程度低一点的,就是有些人因为犯事被公安带走;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不了,没钱吃饭、住宿,也是挂逼,有时可能是短暂的,一旦有了一点钱,挂逼状态就会消失。最末一种情况是三和青年最常使用的。

“挂逼”后接名词,用来表示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廉价的生活用品,比如:2块钱2升的清蓝“挂逼水”(也称“大水”)、四块钱一碗的清汤“挂逼面”、五毛钱一根散卖的“挂逼烟”、一块钱一块的“挂逼水果”、十五块钱一晚群居宿舍里的“挂逼床位”,“挂逼保安鞋”,“挂逼手机”等等。】

 

——完——

感谢新经典为正午提供版权。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 林凯玄 著,新经典·琥珀 | 海豚出版社,2020-8

题图:深圳龙华三和职介中心。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