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小怪兽

陈晓舒 · 07/03

来源:界面新闻

 

我曾经天真地规划过生完孩子后的产假生活:健身、旅行、学习缝纫、每天背着娃到处瞎逛荡。我把我的计划大肆宣扬,却没有一个好心的过来人告诉我:“快别做梦啦。”

起初,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婴儿困了就睡,不肯睡那应该还不困。我的小婴儿,好像就是特别不容易困,他大部分时间都睁着眼睛,还特别爱哭闹。分娩让我的激素水平紊乱,母爱满满又精神抖擞,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仍乐此不疲地哄娃逗娃。

很快我就发现,小婴儿哭闹多半就是因为太困了,如果能够好好睡上一觉,他就会恢复平静。但他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到能够自主入睡,这时候就需要我的帮助……

我的一天似乎都是从晚上开始,夜晚是一天的重头戏,也是我最恐惧的时刻。每次给孩子洗完澡还没来得及擦干他就已经哭得怒发冲冠,有时候喂奶能止住哭声。但很多时候,我得抱着他满屋子溜达,又摇又拍,儿歌、唐诗、童谣随机播放,好不容易才把暴怒的小怪兽安抚平静,告诉他:“天黑啦,宝宝要睡觉喽。”小心翼翼靠近要睡觉的房间,还没进门,他就像是被点了开关一样,又瘪嘴哭起来。就这样反复进房间、出房间,直到最后,走哪儿他都崩溃大哭。

也不知道谁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深蹲能快速让宝宝平静下来并很快睡着。这真是个糟糕透了的主意,我一深蹲,小怪兽立马安静下来,我一停下,他又哭起来,我不停地蹲下站起,就像请了个魔鬼私人教练,做到第20个时,我已经大汗淋漓,小婴儿却完全没有睡着的意思。

我上网搜索“如何让宝宝不哭?”,找到了一个热门视频,美国儿科医生哈韦·卡普发明的的5S安抚方法——包裹(Swaddle)、侧躺(Side)、摇摆(Swing)、嘘声(Shushing)、吮吸(Sucking),这个号称能够控制小婴儿哭泣阀门,让他们在30秒内平静下来。做法也相当简单:当小婴儿哭泣时,把他紧紧包裹起来,让他有安全感,侧卧也能止住他的哭声。对一些难哄的小婴儿,还可以发出嘘嘘嘘的白噪音像是妈妈血管和心脏跳动的声音,实在不行还能轻轻摇晃模拟子宫的震动,或者给他安抚奶嘴吸吮。

我把这些方法一样一样用起来,都不奏效,只有五种方式同时用上,嘘到我口干舌燥,两眼发黑,摇晃到腰酸背痛,两腿发软,小怪兽才渐渐平静下来入睡,运气好的时候,耗时半小时,大部分时候,时间就在摇晃和嘘声中度过。

同样招数的时效性无法超过三天,小婴儿洞察一切,一旦发现我还用老办法糊弄他,便会哭得变本加厉。昨天我是个打击乐手,敲敲窗户、拍拍床背发出各种声音转移他的注意力;今天我需要变成口技演员,一会模拟动物,一会变成火车警车消防车;最难安抚的时候,我只能请来家人,组成乐团,奶奶演唱一首《军港之夜》,爸爸哼唱一曲《拔萝卜》,大家车轮哄睡。

睡着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根本只是一个开始,当小怪兽把头沉沉搭在我的手臂上时,我一点都不敢居功自傲、欢呼雀跃,我要开始盘算着怎么才能把他放到床上去,这个工作的细密程度堪比拆炸弹。我屏气静音挪到小床前,尝试着弯腰下去,不行;半蹲下去,也不行;我身子往前探,让怀抱中的宝宝正处于小床的上方,轻轻的、慢慢的下降了0.001厘米,嗷的一声,小怪兽咧嘴表示抗议。我赶紧撤回,重新安抚,等待平静再卷土重来。第二次我劈腿坐在大床上,让怀抱中小婴儿贴紧自己,一同向前俯下身——这个满分的下腰动作过去的我肯定是完成不了的——但小小身体沾到床的那刻,他突然愤怒地哭了起来,像床上长了刺一样。我赶紧又抱起来,重新再安抚,等待再次的平静。一晚上反反复复哄睡、放床、放床失败、重新哄、重新放床……

最后安全着陆的时候,我的精神和体力都已经透支。但这还不是该放松的时刻,我需要在黑暗的房间里按住他半小时,等他睡沉了,我脱掉鞋子,像空气一般离开房间,竖起耳朵,在不远处的客厅里随时等候召唤。有个治疗睡眠的保健药,广告词说:“享受婴儿般的睡眠。”写广告的人一定没有生过孩子,小婴儿们每半小时到4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我家的小怪兽几乎在每个睡眠周期结束都会醒过来,小声呜咽直到尖声哭泣,如果不及时重新哄睡,他就会彻底清醒起来玩一两个小时。

所以,我非常幸运地能够经常感受北京凌晨的每一秒,从暗无天日到渐渐明亮,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抱着小婴儿满房间溜达,他哭起来我就走得快点,他平静下来,我就轻轻摇晃,嘴里轻轻念:“小袋鼠不害臊,走路还要妈妈抱,我有腿,寄几走,妈妈夸我好宝宝。”越是入夏,白天来得越早,不到凌晨四点,房间四周就开始朦朦胧胧发白。黑暗还能给我机会将怀抱中不愿意睡觉的小婴儿降服,一旦天将亮,今天的睡眠就彻底宣告失败,我的新一天就这么迎着朝霞开始了。

白天也并不轻松,超过两小时不睡觉,小婴儿就会哼哼唧唧情绪不佳。但拍拍不睡,抱抱不睡,吃奶也不睡,白天的哄睡比夜晚更难,一面大白墙都能让小怪兽看得津津有味。明明已经到了困点,抱哄一个多小时才能勉强睡着,睡着了沾床就炸,有时候不到十分钟就醒来,只能一直抱着,我不能动、不能上厕所、不能咳嗽、不能喝水,咽口水的声音会让他惊醒,就连我摁下手机home键,小怪兽都会朦朦胧胧睁开眼。

 

近十年,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百科》是中国年轻妈妈们的新手指南,孩子一哭及时响应,背巾人手一条,随时随地把孩子挂在身上,同时提倡母乳喂养,母婴同床,亲密育儿法并不支持放任孩子哭泣,认为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而这种婴儿时期的无安全感会伴随终身。但在实践中,按需喂养往往到最后会变成按哭喂养,孩子哭了就塞奶头,不管是饿是困还是情绪不佳,一招制敌,也渐渐也养成小婴儿难安抚难入睡的坏习惯。

我四处打听,其他妈妈到底是如何战胜孩子战胜自己强撑下去?得到的回答如果是:“我家宝宝太爱睡觉了,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吃,吃饱了接着睡。”我就删除对话,默默叹口气。值得安慰的是,绝大部分回答都是:“不爱睡觉啊,大睡渣。”

我发现身边选择白天黑夜都抱着小婴儿睡觉的妈妈并不少。

“小婴儿就是不爱睡觉啊。”桃子姐给我发来一张新闻截图,外国的科学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爱睡觉的小孩更聪明。“这是我手机里收藏的新闻,我儿子一夜醒,我就打开看看,靠着它撑到现在。”桃子姐的宝宝已经三岁,还常常半夜醒来玩两小时,不能睡整觉。

我的大学同学小路是个二胎妈妈,老大从出生起一路抱睡到一岁,老二已经十个月大,18斤重,白天依然需要睡多久抱多久,妈妈、奶奶、外婆轮流抱。“孩子头一年就牺牲一下,辛苦点,抱着睡吧,大家都这样,放下醒了更麻烦,睡不好的孩子长不好的。”她宽慰我。

科学记者高莹是科学育儿的拥趸,她的回答令我震惊:“别学我,我是个奶睡的坏榜样,我儿子到十个月都频繁夜醒,一晚上醒十次!整整十个月!每天晚上醒十次!!!”她的孩子已经两岁,聊起过往的痛楚,她发泄似的使用了无数个感叹号。

“十个月还频繁夜醒?”我顿时觉得万念俱灰。“你赶紧学点睡眠知识吧,现在还小,只需要3天就能改变睡眠习惯,等到大点就要花很多的时间。”高莹扔给我一堆睡眠公众号。

“我的孩子出了月子就是睡渣,基本靠奶睡,夜奶三趟打底,我刚上班分离焦虑最痛苦,几乎一小时一醒。”我偶然看到许久未联系的中学同学有和我类似的状况,开始向她讨教经验,她告诉我,要么忍要么改变,她用睡眠咨询师小土传授的方法对小宝宝魔鬼训练了一段时间,最终消停了。

小土曾经自豪自己十几天及时响应,没让宝宝哭过,从孩子出生到成长,她在微博一路记录过来,在宝宝六个月大时,她写道:“之前一直看亲密育儿,一有需求就响应,反思一下,其实你已经第六个月了,一天天长大,需求也越来越复杂,或者应该试着延迟响应一些,留出时间给你自己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留出时间我想想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我想这和跌倒了不急着扶而是让你试着自己起来一个道理。”

林小暖和小土都是活跃在微博和微信上的人,林小暖原本是个媒体人,小土则是个外企的员工,他们都是普通的妈妈,生了睡渣宝宝后,被折磨得精疲力尽,后来自学成才并考取睡眠咨询师,成了万千新手妈妈们眼中的婴儿睡眠大神。

林小暖的女儿潼妞曾经在睡眠问题上是个“恶魔宝宝”,她在睡眠分享帖子里描述:“半岁的她白天一觉就半小时,一晚夜醒七、八次那是平常事儿,十几次也是司空见惯,有时甚至刚睡着几分钟就醒。而每次醒来,她根本不会自己接着睡,而是直接叼上她的专属人肉安抚奶嘴——neinei,基本整夜不撒嘴,像是没睡着一样。”

“每晚七八点她一睡觉我就必须陪着,时刻躺在旁边当奶嘴,无法与家人有任何交流、放弃一切自己的爱好、一周洗一次头、洗澡一次两分钟、吃饭五分钟……长期缺乏睡眠让我心情极度郁闷,经常焦躁,甚至有压抑不住的暴力倾向……”2013年林小暖发布的这个帖子阅读量已经超过2000万。

我的高中闺蜜听说我也生了睡渣,闻讯前来帮助,她依据的就是林小暖这篇帖子。“我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我只知道他必须学着自己睡觉,哭也没用,我不再帮助他。”她为了训练孩子自主入睡,借口旅游把孩子带到酒店让他哭了三天,因为家里的老人舍不得小婴儿哭。

我决心系统学习睡眠知识。

 

《亲密育儿百科》英文版。

 

我购买了小土的睡眠课程,关注了林小暖、说说咱家娃、夏天的陈小舒等等育儿公号,这些育儿大V无一例外都有个睡渣宝宝,深受其苦成了育儿达人。在微博时代,她们将自己的苦恼和调整办法都记录在微博上,每天收到无数的咨询和交流,互相之间也成了微博网友,大家一起分享书籍,也探讨各自的实操办法,她们运用的睡眠引导方法在国外已畅销多年,但在2013年之前的国内,婴儿睡眠训练还尚未放在公众平台广泛讨论过,她们成了最早一批分享引进科学睡眠知识的妈妈们,并纷纷由亲密育儿转而投奔科学育儿。

我才发现育儿不旦有亲密育儿、科学育儿种种不同的理念,光是睡眠以及训练宝宝自主入睡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流派、方法和程序。

最受推崇的是护理过2500多个孩子的超级保姆特蕾西的《实用程序育儿法》,她提出的EASY模式是形成小婴儿良好规律的基础,E是eat(吃), A是activity(活动), S是sleeping(睡觉), Y是you(妈妈自己的时间),根据宝宝的不同月龄用不同的EASY模式循环。比如四个月以内的宝宝每三小时循环一次,先吃奶0.5小时,吃完活动1小时,再睡觉1.5小时,醒来后循环这个模式,到了夜晚取消活动时间,只剩下吃和睡。

睡前程序也需要仪式化,拉窗帘、播放音乐,裹襁褓穿睡袋,让小婴儿安静下来,发出嘘声轻拍入睡。

睡眠训练的目的是让小婴儿戒除依赖,逐渐学会自主入睡。特蕾西使用的是“抱起放下法”,让宝宝学着在床上入睡,一旦宝宝哭泣得厉害,就抱起来安抚,一平静下来立马放下,不让宝宝睡在怀抱里。特蕾西号称这个办法她运用在上千个不同性格得婴儿身上,都在一个星期内成功见效。最多的时候,一次入睡需要抱起放下上百次。小土就是用“抱起放下法”成功训练了自己的睡渣宝宝。

“抱起放下法”号称是所有睡眠训练中相对温柔的办法,是“无泪”法。更温和的有“潘特莉温和去除法”,作法是一遍一遍把乳头从宝宝嘴里拔出来,告诉他,宝宝不能含着睡。这种方法的改变过程会非常的缓慢,也考验妈妈们的耐心。

更快速更有力的办法是哈佛医学院教授,研究儿童睡眠障碍20年的理查德·法伯创造的“法伯法”,这个睡眠训练方法要求在完成睡眠仪式后,把宝宝清醒的放在床上,家长离开房间。宝宝会哭泣,家长每隔一段时间进入房间安抚,每次安抚一到两分钟,不能抱起来,只能言语安抚或轻拍,时间一到不管宝宝是否还在哭泣,立即离开房间,直到最后,孩子在家长没有在场的情况下独自入睡。

法伯法总结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七天训练方法,第一天放任哭泣时间是3分钟、5分钟、10分钟到第七天放任哭泣的时间升级到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林小暖在使用“抱起放下法”失败后,用“法伯法”成功的把自己的恶魔宝宝变成了天使宝宝。

最极端的睡眠训练方法是“哭泣免疫法”,做法也最简单:把宝宝独自放在房间中哭泣直到自主入睡。“法伯法”实质上是“哭泣免疫法”的改良。还有另一种变体是“韦氏渐进法”也被称为“椅子法”,家长拿一把椅子坐在小床边上,宝宝哭泣时候轻轻拍拍言语安抚,第二天椅子远离小床一点,第三天椅子离小床更远,直到最后一天椅子离开房间,宝宝独自入睡。

林小暖在最初倡导这些睡眠引导方法时,收到了很多质疑,甚至有妈妈公开指责她:“微博上的林小暖是不是疯了啊,宣传对睡眠进行训练……仅单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我也不会让我孩子无故地哭,不管是想吃奶还是想睡觉,就算是撒娇任性,在18个月前我都会无条件满足,这正是建立安全感的好时机。孩子只有用哭来表达情绪。而家长却将孩子作为机器来训练。活生生的没有情感。”

林小暖现在想来,在三四年前,科学睡眠并不是那么流行,普通妈妈们的观念都是,小朋友睡眠就是不好,就需要熬着,收到质疑再正常不过。

“我们的说法是六个月内尽量不用哭泣法,不管是‘哭泣免疫法’还是‘法伯法’,这是目前国际上各个睡眠派别统一的观点。”林小暖告诉我:“现在国外的研究和大样本的追踪,没有发现进行哭泣睡眠训练的孩子和没有进行训练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不同的地方。”

国内睡眠训练刚刚起步,婴儿睡眠咨询师寥寥无几。相反,在国外睡眠训练却非常普遍,国外的儿科医生会建议在小婴儿期就进行睡眠训练,分床甚至分房睡,减少安抚。在澳大利亚,还有专门训练小婴儿睡觉的睡眠学校。美国儿科协会的育儿百科中提到睡眠问题:“有时候你可能需要让孩子自己哭着睡觉,这不会有任何伤害,你也不需要担心。记住,你有一整天向孩子表明你有多么爱他,多么关心他,在晚上,他需要知道这是睡觉的时间,在那些你让他哭的晚上,其实你正在帮助他学会自己平静下来。”

 

我根据学到的睡眠知识,开始排除宝宝的睡眠问题。

无知者无畏,当我发现小婴儿翻身、学爬、学站任何一个大运动发展都会影响睡眠,每颗牙齿长出来都可能影响睡眠,打了疫苗会影响睡眠,妈妈上班了分离焦虑也会影响睡眠,太热了睡不好、长了湿疹睡不好、生病了睡不好、白天见了陌生人睡不好,20个月以内还会有十次大脑快速发育的跳跃期,几乎成长的每个过程都会让他难以安睡,即便是天生的天使宝宝或者训练完成的宝宝也有可能因为以上其中一个原因瞬间变成夜哭郎,我真的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带着我那不爱睡觉的小婴儿找医生排查,没有胃食管返流、没有肠绞痛……一一排查病理问题,得出结论,导致他睡眠不稳的原因有两个:习惯问题,以及两个半月开始的翻身期,翻过去哭醒、翻不过去也哭醒。

我开始努力参照EASY模式规律喂养,记录宝宝每天的睡眠、吃奶、活动时间,并且开始给他做心理建设:“宝宝长大啦,大宝宝要学着自己在床上睡觉,床上睡觉才能睡得更好更长……”每天絮絮叨叨,哄睡时候絮叨,吃奶时候絮叨,换纸尿裤时候絮叨……我的宝宝三个月半大,他听懂了吗?他有时候冲我笑笑,有时候好奇地盯着我,有时候不耐烦地推开我。

直到某天晚上,他又频繁醒来无数次,密集的时候十几二十分钟就醒过来,每次都要抱起来摇晃安抚,睡沉了放到床上立马又哭醒,不得不重新抱起来安抚,每次醒来需要循环六七次才彻底放床。我完全崩溃了,凌晨两点我缴械投降,抱着他靠在床角发呆直到天亮。白天我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安抚、哄睡、接觉。我暗下决心,就是今天晚上了。

训练自主入睡,相对容易的是夜晚入睡。晚上入睡之前,洗澡、拉上窗帘,裹好襁褓,播放《送别》,完成一系列睡眠程序后,我语气坚定不容商量的告诉他:“宝宝今天必须要自己在床上睡觉了。”

他好像听懂了,我把他放到床上,他使劲抓着我的手指不松开,看到我没有抱起他的意思,开始大哭,小脑袋整个都涨红了,一直红到脖子。我没有抱他,只是一直拍他,他越哭越失控,根本没有要睡着的意思。我把他抱起来,他立刻止住哭声,露出胜利的笑容,我很快又把他放在床上,他疑惑地看着我,又哭了起来。哭了快十分钟,我又把他抱起来,这次他没有很快止住哭泣,只是哭声变小,我安抚了一小会,他还在抽泣,我就再次把他放回床上,他立马又失控地哭起来。

我记不清那天抱起放下了多少次,只记得小婴儿一开始哭哭停停,到最后完全是尖叫着哭喊,没有中断。我把他抱起来安抚,他依旧尖叫着哭个不停。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泪法”,我开始后悔了,在抱起和放下中犹豫不决。抱起来的时候,我一边安抚一边想:孩子已经哭了快一个小时,嗓子都哑了,现在要是放弃,意味着这一个小时白哭了,也意味着将来要再训练他就不再那么容易。放下的时候我又不忍心:算了算了,干嘛这么折磨他,不练了不练了。

直到最后一次放下,他抽泣了几声,翻身睡着了。这一天,他哭了一小时四十分钟,比他原来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小时,他已经困到不行了。

我惊魂未定,坐下来在黑暗中思想斗争了许久:明天还继续吗?还要继续多久?我能承受这样的哭泣多久?

 

我打算在“睡渣群”里寻找答案,小土的睡眠课程设有睡眠月龄群,小土和林小暖还在2014年共同建立了安睡公益群,现在已有上百个群,每个群几乎都是满员状态。这些心焦的睡渣妈妈们有的是因为孩子频繁夜醒被逼得后半夜受不了了四处咨询、入群;有的因为白天抱睡放不下才来的;有的头胎是个天使,二胎生了个大睡渣,遇到了一堆从来没有遇见的问题,产后抑郁爆发入群了;有的未雨绸缪,孩子还是个睡眠天使,先一技傍身,杜绝后患。

在睡眠群,几百个妈妈每天能交流几千条和睡眠相关的话题,这是目前影响她们生活和情绪的关键。我一入群就看到有个妈妈在懊恼不已:“我是个坏妈妈……我根本不知道有接觉这回事,四个月开始发现她怎么那么准一觉只有半小时,只觉得好怪,没想到要接。都是我不好,我怕我已经耽误她了……”她所说的接觉是指在白天,小婴儿30-4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可能会醒过来,需要大人帮助才能接着睡,有时候需要把手搭在小婴儿身上,有时候需要提前拍拍他,但大部分时候没那么容易,需要抱起来再度哄睡。

我在睡眠群里说:“我儿子今天哭炸了,用了抱起放下法。”立马一堆妈妈上来问,哭了多久?自己睡着的吗?原来怎么睡?我能感觉到他们在观望,妈妈们都是玻璃心,都试图改变孩子睡眠问题,却舍不得孩子哭,也担心哭了也改变不了什么。许多妈妈虽然加入了睡眠群,但她们最终选择“静待花开”的办法,等待孩子的自我成长,等他们突然有一天顿悟了自己好好睡觉。事实上,所有孩子或早或晚都会比小婴儿期睡得好,只是这个过程考验着妈妈们的承受力。

群里的甜甜妈分享了她用“法伯法”成功训练自主入睡。“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队友我爸妈我公婆都没资格评论我,他们代替不了我,晚上孩子夜醒折磨的是我不是他们,他们只会关注孩子的生长好不好,但睡不好就是长不好。我训练我的孩子,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她。”甜甜在睡眠训练完成后,能够做到随时随地睡着,不需要任何干预。

在另一个妈妈群里,有妈妈分享自己使用抱起放下法后的战绩:“我们4个月-5个月大时,每天9点睡,晚上12点、4点都要吃奶,一晚上睡不好,那个月身高就一公分没长,5个月-6个月时候我开始调整她的睡眠和夜奶,那个月时好时坏,就长了一公分,6个月-7个月,彻底被我调整成天使,晚上7:40举行完睡眠仪式,自己入睡,一觉到天明5、6点,夜奶夜断了,一个月长了5.5公分,很夸张。”

我不确定睡眠是否和身高有关,因为在种种的科普文章中都表示:“睡眠和身高的关系依然是个科学谜题。”在和林小暖的交流中,她说:“睡眠和身高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没有定论,但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注意力、学习能力、适应力都是相关的,这些都是科学有据可查的。”小土告诉我:“生长激素的分泌在孩子头四个月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在睡眠中分泌得更多也是可能的,但我们关注睡眠问题,是因为睡眠和情绪密切相关。”

美国儿科协会的育儿百科中在书中的最后也提及睡眠问题的重要性:“很多成年人长期睡眠不好,那是因为儿童时期养成的模式持续到了后来。睡眠不好是一种习得行为,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高质量的睡眠,他可能就不知道怎样才能睡得好。”

 

我决定再坚持坚持,不轻易放弃。第二天,使用抱起放下法,我的宝宝只哭了40分钟就睡着了,没有第一天那样撕心裂肺。我尝到了胜利的果实,白天也开始采用床上嘘拍的方法让他入睡而不是抱哄。

毋庸置疑,我受到了强烈的反抗,小宝宝几乎每次睡觉都翻来覆去哭得面红耳赤,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打开吹风机的最强档,借助白噪音才能让他平静下来入睡。睡眠训练的第四、五天,是反抗和哭闹最激烈的时刻,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七天的睡眠训练,虽然没能让小婴儿完全自主入睡,但至少白天再不用抱睡,晚上也可以在床上拍睡。

但入睡方式的改变仍然没能改变他的频繁夜醒,小婴儿还是会每晚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醒来,他像个小闹钟一样,19:28分,20:02分,20:58分……经常接连几天一分钟都不差在这些点醒来。

我想起小土课程里的一句话:“每个陪睡妈妈都是邱少云。”我开始学做邱少云,不管他怎么哭喊都一动不动装睡,试了几天不但无效还导致他每天半夜醒来玩。

我在睡渣群里认识了好几个饱受频繁夜醒折磨的妈妈们,糊糊妈做邱少云做了十天,终于把糊糊前半夜的频繁夜醒改掉了,但后半夜依然频繁醒来。毛头妈在断奶的时候彻底解决了毛头的睡眠问题。这些方法都不适合我,我和群里妈妈们探讨,得出的可能性是宝宝也许是缺乏安全感的频繁夜醒,再加上睡眠能力不强,无法自己再睡过去。我尝试使用大家分享的经验,在小宝宝睡着后,坐在边上按住他。这一按就是大半个月,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后,我就轻轻按住他的手和腿,他一动我就拍,直到他又沉沉睡去。每天晚上就这么枯坐着,我不敢打开手机,一点点亮光都会让小怪兽扭动起来,也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睡着了,小闹钟竟然没有定点醒来。

在妈妈群里流传这么一句话:“是天使是恶魔,四个月见分晓。”四个月是小婴儿们的睡眠倒退期,他们活动更自如,懂的也更多了,更容易受到干扰。甜甜妈的自主入睡也变成了偶尔自主入睡,甜甜妈修炼起“随心随性大法”。糊糊直到八个月大依然经常会倒退为频繁夜醒哭闹。和这些睡渣妈妈一样,清净日子才没几天,我的睡眠训练在孩子四个半月时倒退了。

我决定重新使用睡眠训练,我已经明白,没有睡眠训练是“无泪”的。“小土的58节课程,说到底就一个字——‘哭’。”在某个育儿群里,妈妈们夜奶醒来打卡夜聊是否要进行睡眠训练时,有个妈妈精辟地总结。

“讲宝宝睡眠的书,不管表面上说得如何复杂,最后都指向一个简单的本质:宝宝没有哭过是不会学会自己睡的。偏偏孩子都是心头肉如何舍得。“小土在2013年改变自己孩子睡眠时,曾这样写,”曾经以及时响应宝宝十几天没让他哭过自豪,最近看睡眠圣经倒觉得释然了,上帝给我们眼泪,教给我们哭的本能,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抒发宣泄情绪的窗口。”

我的小婴儿快七个月大的时候,有几天他再也不肯继续在帮助下入睡,嘘拍无效、抱哄无效、奶睡无效。我猜测他想试着自己入睡了,我用“法伯法”离开房间,在监控器下关注着他。他在床上疯爬让自己精疲力尽,扶着床围栏站起来张望房门,抱着一线希望等着我进去帮助他,接着开始坐在床上哭泣,有些无助甚至有些愤怒,最后他找到吸吮手指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办法直到入睡。这一天只用了30分钟,没有激烈哭闹。我的小怪兽终于长大了,学会了独自入睡。

2014年3月15日,北京,一对满月的龙凤胎睡着了。图片作者麦田,来自视觉中国。

 

 

——完——

题图为天津第三中心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内,几个新生儿正安静地躺在床上熟睡着。作者程子,来自视觉中国。

本月轮值主编是叶三,若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写信给她:2642994634@qq.com。非诚勿扰,不保证会得到回复。三天之内没有收到回复的投稿请自由处理。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陈晓舒
陈晓舒
已发布26篇优质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