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湖浩哥

王琛 · 02/29

 

1

四平市人民剧场的门口长年有个乞丐,小儿麻痹站不起来,天天跪着要钱。剧场二人转晚上七点上戏十点结束,观众散尽了,乞丐也不走。有人调侃他:你等谁呢?

我等张浩啊。乞丐总是这么回答。 

一年前,张浩下了戏,第一次遇到乞丐,开车送他回家。后来,每晚都扔给他十块钱,让他打车。乞丐脏,四平话叫“埋汰”,有的司机不愿拉,还被张浩骂了。乞丐回家的路费是起步价五块,张浩总给他十块。乞丐花五块,留五块。乞丐就每天等张浩到半夜,张浩不走,他就不走。

出租车司机、餐馆老板、高铁站信号员、如家连锁酒店前台小妹,在四平,我问到的人,每个都知道张浩——提到他,更多的人第一反应是“二龙湖浩哥”。 

四平市被称为英雄城,一直是军事重地。去年春天,军区坦克拉练,路上遇到一辆越野车挡了道,士兵出来清场。车旁边一个小弟有点不乐意地,对峙说,这是浩哥的车!

背枪的士兵瞪了眼,问:浩哥?浩哥是谁?

张浩从旁边赶过来,悄悄把车开到一边。对着小弟,张浩哭笑不得:你傻啊,真把浩哥当大哥了?

张浩是四平剧场二人转大舞台的演员,但他的名气来自四年前拍的一部电影。电影里,张浩饰演的“浩哥”因为兄弟被人欺负,进城寻仇,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卷入了一场黑帮斗争。

电影的名字是《四平青年》。在戏里,张浩自称“二龙湖浩哥”。

 

2

电影是2012年拍的,那年张浩25岁,在四平剧场工作到了第三年。剧场每天下午六点上班,七点上戏,张浩九点半压轴出场。十点散戏,老板李剑峰例行开会总结,开完会演员们吃顿宵夜,吃完已经半夜,张浩开车回家,回到小区,常常发现自己又忘带门卡,不得已叫醒看门的老头。

二人转一年演到头,张浩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四平剧场的观众大都是本地人,想留住观众,就要不停地推出新段子。演员们常看网络视频,找到好笑的就用到表演里。有些视频在演员之间传得热,张浩却觉得没意思。有人呛他:你牛逼你自己拍。

其他人说完就忘了,但没过两天,张浩真动手了。 

故事的开头似乎早就想好了——在张浩老家二龙湖,兄弟被城里人打了,张浩饰演的“浩哥”钻出苞米地,开始为兄弟报仇。一边拍,故事一边往下想。张浩自己演混混,给其他同事安排角色。剧场晚上要上班,戏只能白天拍,唯一的机器是一台索尼DV——此前这台DV的主要功能是拍婚礼。 

拍戏时,张浩只把大概场景交代给演员,具体台词全靠演员自己。“我要求他们,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比如你急眼了,你习惯说啥就说啥,想骂人就骂人,千万别学谁,更不要去学电影。”他觉得,剧场的演员都有表演实力,基本功过硬,让他们自己发挥,电影就能拍出来。

最难拍的是戏里的“老二”。“老二”六十多岁,是个孤寡老人,也是张浩的邻居,智力有问题,在二龙湖老受欺负,只有张浩照顾他。张浩觉得老二虽然脑子不好,但是说话有意思,也把他拉过来用上了。

因为没有经验,也不懂场控,拍戏时经常发生误会。有一次夜里,四平的交警围追一帮飙车党,错认了排戏的剧组,一直追,戏里刚好演到洗浴中心里黑帮聚会,交警追进洗浴中心,正好看到戏里的黑道大哥把刀拿出来。

除了大概轮廓,剧情的推进是随机的。有时排着排着,戏没了,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演,只好把车开回剧场,回到办公室继续研究剧情。

二人转有句行话:“宁管千军万马,不管唱二人转那俩。”演员们一个比一个性子野,自由散漫。演了几天,有人就腻歪了,有时半天等不到人,李平就一个个打电话催。他是经理,其他人不敢不来。

张浩始终耐着性子往下拍。他经常头天夜里两点回家,第二天八点就回了剧场等人。没人到场,他打电话挨个催。蓝波经常是睡着觉被他叫醒的。

那时蓝波已经是剧场演出总监,管着三四十个人,每天忙,他不想拍了,就催张浩:你抓紧安排安排,把我演死得了。

但张浩认真,不准他随便死。 

戏拍完了,没人懂后期剪辑。夏天以前是剧场的服务生,后来学做婚庆,下载软件自学了剪辑,也被张浩拉了过来。两个人下了班就对着电脑琢磨,剪片子、配音乐、敲字幕。有些四平方言打不出来,只能找谐音顶替。剪了两个月张浩才满意。

剧场网速慢,电影在网吧里上传到优酷。一个月的折腾终于结束,演员们重新回到剧场的旧生活。张浩并没想到,事情很快就会不一样——此前二十多年,从二龙湖到四平,张浩经历的一切,都是一个四平青年该有的平平无奇的人生。

 

3

张浩从小厌学,读到初二读够了,离开二龙湖,出去学唱二人转。二人转的基本功是翻跟头、压腿和练唱腔,张浩仍然偷懒,能躲就躲,得了个外号“旁观席主任”。

那年非典刚过,东北的剧场到处缺演员。虽然自认学无长进,张浩练了九个月,还是被选中了,他第一次离开四平,去了长春演出。第一家剧场小,坐满了才一百人不到,后空翻翻过劲了能撞到棚顶。张浩一天演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工钱是七块五。

长春呆了三个月,张浩跟团去了锦州。锦州剧场大,好演员多,张浩只能登台打锣配乐,连演员也算不上。打锣一年,一分钱收入也没有。他觉得生活无望,没什么前景,打电话也不敢跟家里说——父亲张俊成脾气暴,“我要说不演了,他敢拎刀子干到锦州来。”

二人转市场那几年发展快,剧场越来越多。一年后张浩离开锦州,去了承德的剧场。演完第一天下戏,张浩听见剧场老板骂经理:这个演员哪找的,不行。浩哥硬着头皮接着演。第三天下戏,他又听见老板骂经理:这人咋还没走呢,赶紧让他走。经理说,演员不好找了,找到人就换他。

张浩知道留不下来了,能混一天是一天。演到第七天,压轴演员登台,配戏的人去上厕所,张浩坐在旁边,充数顶上。那段戏是给压轴演员递萨克斯。张浩走神了,手滑没拿稳,萨克斯掉了,但他反应快,不等落地,半空又抓了起来。压轴演员也没反应过来,愣住了,结果全场爆笑。张浩就着劲儿演下去,萨克斯在手里一丢一抓,把戏“演炸了”。有个同事媳妇怀孕,笑得肚子疼,不敢往下看,只能躲着剧场往外跑了。

那天演完,老板留下了张浩。张浩越演越放松,从配戏改成主演,出场顺序一直往后调,最后成了压轴,工资也涨到了一天四百。

在承德,张浩一直呆了五年。那几年,四平的二人转剧院也开起来了。老板李剑峰在军区长大,从小喜欢二人转,他和文化局合作联营,承包了四平市人民剧场,招了一批本地演员。2010年春节,张浩到剧场看戏,认识了李剑峰,留了下来,没再回承德。在四平剧场,他结识了李平、蓝波和李老八——他们构成了后来拍摄电影《四平青年》的主力。

这些四平青年,和张浩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年轻时,离开四平,四处漂泊,闯荡几年,还是选择回到四平成家立业。

蓝波是其中的典型。他1995年师范毕业,赶上最后一批分配,去了四平的郭店镇小学教音乐。蓝波不想守在学校里,长年在酒吧和迪厅厮混。那时他父亲做生意,八十年代就买了奥迪车,蓝波是有名的富家子弟,长年偷家里钱在外面混。有一次母亲睡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赶上蓝波缺钱,他就拿剪刀把项链绞了下来。混到1999年,蓝波交通肇事撞死人,在看守所关了三个月,蓝波父亲拿出最后一点家底把儿子捞出来。出了看守所,蓝波跟一个大哥去海拉尔开迪吧。合伙人闹矛盾,蓝波和大哥被二三十个人堵在屋里打,肋骨折了,腿上被扎了一刀,最后被人从二楼扔了下去,几乎送命。

死里逃生后,蓝波不想再瞎混了。他拜了一个老歌手做师傅,全国酒吧跑场子,南北漂泊了十几个省,唱了几年,回到四平,成了剧场的主持人和演出总监。

在《四平青年》里,张浩安排蓝波本色出演,回味了早年的纨绔生活。在戏里,他饰演的蓝百万是个家产上亿、整日开着豪车泡妞的富二代。

戏里演大反派的李老八,本是剧场里资历最老的二人转演员,出道是在2000年以前,跟着四平最老的一拨剧团,自带锅碗瓢盆全东北跑场子演出,夜里睡在舞台上,舞台没暖气,冻醒了,围着剧场跑圈取暖。

但在戏里,他的人生截然相反。李老八在戏里是一个开赌场的黑社会大哥,手下一群背着人命的兄弟,称霸四平,却被浩哥讹去一笔巨款,最后两方约了一场架,砍死了浩哥一个兄弟,教训了二龙湖出来的小混混。

兄弟死在黑道手里,浩哥却临阵脱逃了,他在医院里看望重伤的兄弟,闭口不再提复仇。

浩哥的江湖之路以失败告终,现实中的张浩,却隐隐察觉到了某些不同——他盯着电脑看了两天,网友好评越来越多,不少人专门注册账号留言,“二龙湖浩哥”五个字在视频网站成了热搜词,影片很快被传播到各个视频网站,仅优酷的点击量就达到了950万。第三天,有记者把电话打到了剧场,要求采访张浩。

知名网友王小山正好也是四平人,他发微博感叹老家的年轻人“才华横溢”,并称《四平青年》是一部“融合了盖·里奇、昆汀·塔伦蒂诺、周星驰风格的电影”。

 

但麻烦很快也来了。四平市文化局的领导也找到了剧场——因为片子里人物出口成脏,而且多次出现的开赌场、吸毒、嫖娼等情节,有本地网友认为,这是抹黑了四平形象。

外地媒体再来四平采访,李剑峰就紧张,他应付记者说,演员都走了。网上立马出现了报道说,《四平青年》的出演者被开除。李剑峰不敢再接受采访,只等市领导表态。

那几天剧场的人压力很大。李剑峰担心,电影给政府惹了麻烦,剧场会办不下去。他睡不着觉,上网看留言,越看越怕。有人说,片子抹黑了四平,影响四平的投资环境,也有人说,剧场的人全是一帮黑社会。李剑峰哭笑不得:“哪有什么黑社会,全是道听途说演着玩,别说黑社会,剧场这些年就连打架的人都没有。”剧场是文化局主管,他担心事情收不住,连经营权也没了。

戏里的二龙湖浩哥成了网友口中传颂的黑社会老大。张浩看了也是哭笑不得:“戏里是瞎闹,我哪是黑社会老大,平时看见打架我都躲在走,生怕血崩到身上。”

一直力挺片子的王小山曾在四平市文化局工作,他通过私交找到了文化局领导,表达了自己对片子的理解。

几天后事情出现转机。文化局领导看了片子,支持李剑峰继续拍下去,但也提醒他们,注意控制尺度,尽量避免黄赌毒和脏话。李剑峰松了口气,向领导承诺维护四平形象,再拍一部,把四平青年的品牌经营下去。因此,剧场成立了“四平市青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门拍摄微电影和mv。

《四平青年》广泛传播以后,类似风格的微电影开始频繁出现在网上——《长葛青年》、《桦甸青年》、《岛城风云》、《阜新风云之龙湖炮哥》、《锦州大弟》,诸如此类,这些电影大都来自北方,同样制作粗糙,剧中人操着当地方言,爆粗口,拿砍刀,打打杀杀,自称黑社会。

除了模仿者,也有一些冒牌的四平青年续集出现在了网上。张浩和李剑峰并不着急,他们觉得,续集一定要有所突破。怎样拍续集渐渐成了剧场的课题之一,有几次,剧场开会,聊的是二人转,最后总是聊到了拍电影。

直到两年后,第二部才正式开拍。张浩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摄像机和摇臂,没人会装,几个人把摇臂拉到二龙湖,动手在老家院子里组装起来。

第一部戏没有剧本,演到哪里算哪里,第二部不一样,提前写好了剧本,并且几经修改。剧本仍是张浩负责。李剑峰特意强调,杜绝黄赌毒,少爆粗口。

第二部戏仍然围绕二龙湖浩哥展开。故事讲的是老板蓝百万的公司被李老八骗走,靠浩哥侠义相助,夺回了产权,李老八最后被捕,判刑八年。

上线前,李剑峰把电影交给了文化局审查,为数不多的几句脏话,也被建议删掉了。

2014年秋天,《四平青年2二龙湖浩哥之风云再起》在爱奇艺播出。和张浩的预料一样,这部戏反响远不如第一部:“他们爱看我们飙脏话,现在我不能骂人,也不沾黑社会了……看着就难受。我自己都不喜欢。”

这部电影情节清楚,故事完整:二龙湖浩哥行侠仗义,带领兄弟锄强扶弱,打击了不法分子,树立了一个正面形象,超越了第一部戏里失败的复仇。

但现实中的浩哥,觉得并不痛快。

张浩和五岁的儿子。春节前一家三口去影楼拍写真,张浩设计了主题为“抢银行”的搞笑造型。

 

5

今年一月底,我在四平剧院看了一场二人转。当晚九点半,张浩照旧压轴出场。和以往一样,他固定台词少,一出场就跟观众互动——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就喜欢观众嚷嚷,以便借题发挥。那晚的最后一场戏是铡美案,张浩演的是主角陈世美。

落幕以后,剧场门口有几波人站着不走,等着跟张浩合影。张浩迎上去,按照观众意思拍了照。因为电影出名以后,找他合影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打电话过来,说某某大哥组了饭局,请他去,张浩一概回绝。“我经常告诉他们,你是哪里的大哥都不行,我也不乐意去,”他觉得这些人不懂得尊重:“你耀武扬威,我就是不去,有时我会开个玩笑,不管你是哪里的大哥,来了二龙湖,我一样给你塞进坑里。”

第二天,张浩开车带我去二龙湖。张浩和妻儿住市区,父母仍住在二龙湖。去二龙湖前,他刚刚陪老婆孩子拍完全家福。嫌影楼里的场景不好玩,他们一家三口都戴着墨镜,摆了几个抢银行的造型。

张浩业余喜欢越野,没事时喜欢带着朋友去冲野河。早些年,他也玩过摩托。很小时,还在二龙湖,张浩就精通种苞米时开的三驴子。后来演出赚了钱,回到四平就买了越野车。

我刚坐上副驾,张浩就拿出一个安全带卡扣,塞进槽里,“省得系安全带了,麻烦。”几个红绿灯过去,就出了四平市区。往二龙湖的路上过一个收费站,张浩交了钱,要了发票,立即撕了,扬手仍在车窗外。“必须得要发票,要让他们纳税,纳税光荣。”

二龙湖也叫二龙山水库,是吉林最大的水库,提供了整个四平市的饮用水。气温够低时,张浩会跟朋友到湖面上飙车。我们去的那天气温零下十八度,一半的路结了冰。走到二龙湖,用了半个小时。一路上,张浩的车里播着流行歌曲,遇到喜欢的,他就高声唱出来。似乎离二龙湖越近,他越放松起来。

张浩说,遇到不高兴的事儿,他就回二龙湖呆着,在四平他抽十五块的利群烟,回二龙湖就买几包中华,递给小时的玩伴抽,“我喜欢回去装犊子,到处扯上半天,什么不高兴的事儿都没了。”

车在二龙湖湖心停下,张浩下车,点了一根烟,静静地抽完了。回到车上,他特意轰了几下油门,转头往岸边一个上坡,往家奔去。沿路,张浩指着盖满了雪的田野说,四平青年第一部,就是在这里拍的。

《四平青年》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二龙湖的苞米地。戏里的“老三”被人揍了,鼻青脸肿,找到老大浩哥。穿着开襟衬衫和黑布鞋的“浩哥”正在苞米地里嫖娼,他提裤子钻出来,二话不说,踩上摩托车就去寻仇。

张浩最乐意聊的仍是电影的第一部。但从第二部开始,二龙湖的场景越来越少,到了第三部,则几乎消失不见。

 

6

2015年12月,《四平青年3:偷天换日》在爱奇艺上线。出演者仍是四平青年原班人马。在戏里,因为两件风水宝物,死对头蓝百万和李老八再次发生斗争,而阴差阳错,二龙湖浩哥被误会成了小偷。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戏的拍摄方来自北京,是王小山的影视公司。整个拍摄团队都是北京来的,三十多个人,为了控制开支,团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周时间就拍完了主要戏份,回到北京又补了一场戏,电影就此杀青。

提起这部戏,张浩并不满意,和第二部一样,张浩觉得束缚越来越多,戏越拍越假。

影片监制王小山理解张浩的意思,他觉得这是没法解决的问题:“我也觉得第一部最好,肯定是第一部最好,但是再那样拍根本没法上线。……第一部特真实,不是惹了一场麻烦嘛。”

上线三天后,影片在爱奇艺的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万。因为《四平青年》而找到剧场的人仍然一个接一个。我在剧场的办公室采访的下午,李剑峰前后接到两个外地邀请演出的电话。还有一个人,直接找到剧场办公室,敲开门就说,某某公司想请四平青年团队参加年会。

李剑峰拉过椅子接待来人,聊了几句,对方又特别强调,希望张浩能去。 

来人并不知道,坐在旁边的小个子就是张浩。张浩只是抽烟,一句话也没说。

——END——

所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王琛
王琛
已发布43篇优质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