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从94年世界杯开始看球的新球迷,很难不喜欢意大利。虽然我更喜欢AC米兰,但并不妨碍我对孔蒂的好感。而在巴萨巅峰的这几年,他们的比赛我看的比任何一个球队都要多,因此,我对瓜迪奥拉也是满满的好感。在上周末曼城对上切尔西的之前,我也暗自在想,到底支持哪个队呢?结果就是,当比赛开始后,作为相对中立的球迷,实际上是最享受的。
瓜迪奥拉和孔蒂都是除此执教英超球队,但两人的性格使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执教思路,不过,目前来说,其实都一样,任何一个有明确战术思路的教练,都会逼着球员按自己的思路来,想安切洛蒂那样的老好人,现在几乎很难找到了。
其实在本场比赛之前,两人在战绩上相差并不多,区别在于孔蒂的球队正在上升的渠道,士气如虹,瓜迪奥拉的球队似乎总有些波折,球员对新战术的执行,还有些生涩。
球队的进攻效率,是最能反映俩人执教理念不同的地方。瓜迪奥拉的球队一如既往掌握着比赛的主动,而孔蒂的球队总是更追求效率。同样的射正次数,切尔西花了更少的进攻机会,却取得了更多的进球。
从进球的时间段来说,切尔西在上半场后半段稍弱一些,其余时间都比较平均。而曼城上下半场的表现差距明显,这充分说明在球员的战术执行力方面,孔蒂明显比瓜迪奥拉做的要好。
而从丢球的时间段来说,切尔西除了开场阶段容易丢球,其他时间防守做得都不错,而曼城则在每个10分钟区段,都有丢球的纪录,也就是说,曼城的丢球几乎没有规律,稍有不慎,后防就会失守。
让我们回到这场比赛,之所以说瓜迪奥拉并不输于孔蒂,是因为赛前,他制定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部署。曼城这场比赛猛攻切尔西的左路,对比他们赛季平均的进攻比例,这场球右倾明显是有意为之。
猛打切尔西的左路,是因为蓝军在进攻中最有威胁的阿扎尔就在左路活动,压制他身后的阿隆索,可以限制阿扎尔的发挥,而切尔西三中卫里面,卡希尔是逆足踢左中卫,表现远不如左路的AZP。这是一石三鸟的计划,并且在上半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切尔西左边路几乎被打爆。
而切尔西也是强攻左路,针锋相对,这是因为在曼城的高位逼抢之下,切尔西前场,只有阿扎尔这一个控球点,切尔西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左路跟曼城对攻。
看看曼城左路的攻势,德布劳内几乎是在右路活动,上半场席尔瓦也会过来帮忙,两大高手集中在强侧,后面还有个纳瓦斯,说是边翼卫,实际也是个边锋。从传中的次数对比,就知道切尔西左路防守有多吃力,偏偏马蒂奇又不能上,小法在左后腰位置防守存在感并不强。
相对应的,切尔西这边,左路的三名主将,发挥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阿扎尔是接球的次数变少,阿隆索和卡希尔是被压制的很狼狈,尤其卡希尔,这场比赛传球数跟赛季场均场均相比,几乎只有一半。其实,猛攻切尔西的左路,很多球队都知道该这么干,但有实力完成压制的,目前看曼城和利物浦都可以,只是,在边路制造了大量机会以后,曼城的中路跟进却做的不好,当然,也可以说是运气差,那么多机会球都差之毫厘。
这场球大卫路易斯在中路的防守对切尔西至关重要,但他好几次解围,实际也非常狼狈,如果曼城中路接应更加坚决一点,也许上半场比赛就可以结束了。
顶过上半场,下半场的切尔西开始长传寻找机会,这实际上是通过曼城高压中场的最好办法,孔蒂在欧洲杯上,带意大利就是这么玩的。扳平的一球,从库尔图瓦出球,到科斯塔进球,仅仅传了3脚。
威廉的第二个进球,也非常简洁,在曼城猛攻之下,切尔西禁区仓促解围,阿隆索将球交给小法,小法传阿扎尔,阿扎尔再直塞科斯塔,科斯塔转身让球,巧妙摆脱,这边就是威廉田径比赛了。
第三个进球和第一个进球异曲同工,都是后场直接一脚长传,锋线球员追上皮球,试射入网。
纵观切尔西的三个传球,全是抓的由守转攻,并且第一时间出球,强打曼城的身后。这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很难,首先需要有完成关键一传的球员,长传精准,其次前场跑位的球员,单干能力也要超强。不过客观来说,切尔西反击效率确实高,下半场6次射门,就进3个。如果曼城上半时能够抓住几次绝好的机会,那么,比赛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这场比赛,曼城的战术设计非常成功,也取得了预期的压制效果,但是球队把握机会的能力太差。同时,就球员执行力来说,曼城球员纪律性明显比不上切尔西球员,在孔蒂的调教下,切尔西球员很快变身体系球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曼城这边,似乎球员在贯彻教练意图方面,总是踢着踢着就踢晕了,或者这与教练的战术要求太细有关,球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总体来说,瓜迪奥拉和孔蒂都是非常强调战术体系的教练,也希望手下的球员能够坚决执行,只是切尔西球员的适应性更好。换个角度说,也许孔蒂的执教方式更为球员接受,瓜迪奥拉的太深奥,感觉没有哈维、小白、梅西、布教授那样的脚下技术和头脑,一时半会真是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