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企将减少交通事故的解决方案聚焦于自动驾驶,企图在未来用减少人类操作的方式来规避伤亡。那当代的人类怎么办呢?丰田可不会坐视不管,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可谓是驾驶员的福音,也是丰田实现交通事故零伤亡终极目标的重磅武器。
文 | 魏微
“由于交通事故多数为人为操作失误引发,因此研发自动驾驶的意义就在于减少甚至消灭事故,最终实现零伤亡”,这几乎是每家涉足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必有的愿景,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到了2020年这一目标才将步入实现的步伐。
这对于丰田来说,等到2020年再行动太迟了。“2015年全球死亡142万人,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将达到185万人。”丰田先进技术统括部主查池田幸洋说道。丰田人说“在安全上不开半点玩笑”,他们已经在量产车上开始了实现零伤亡终极目标的征程。
今年8月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全新RAV4荣放,就搭载了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该系统通过两个不同的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可识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毫米波雷达可检测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两种传感器相融合,提高识别性和高度的可靠性,以便更准确的把握行驶环境,让车辆灵敏的感知正在逼近的危险,辅助驾驶员实现更安全的行驶。
对于日常行车来说,由于前车速度急停而刹车不及时、由于走神而偏离车道,以及夜间行驶由于变换远光灯、近光灯不及时带来的交通隐患及事故,成为司机们最头疼的事,那么TOYOTA Safety Sense套装中的一系列辅助驾驶的功能,帮助司机驾驶,减轻事故伤害。
近日,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了一下TOYOTA Safety Sense系统,它由四个先进安全功能组成:PCS(预碰撞安全系统)、 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 、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和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PCS——预碰撞安全系统
该功能通过毫米波雷达和单反摄像头对前方车辆进行监测,若和前车的位置、速度及行驶速度判定为有危险,系统会发出蜂鸣声提醒司机并自行控制刹车功能。
一辆搭载着Safety Sense的荣放以50公里/时的速度匀速前进,前方一辆目标车以20公里/时速度行驶,当荣放越来越接近目标车时,车内驾驶员一侧首先发出了警报声,随后车辆自行实施紧急制动,全程驾驶员都没有踩刹车。坐在副驾驶上的小编在车辆刹车一刹那感受到强烈的制动感,但是除此之外整体感觉都很平稳。
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
该功能利用摄像头识别道路上的白色或黄色车道标志线,若驾驶员未操作转向灯却有可能偏离车道时,会通过蜂鸣器和仪表盘显示器提醒驾驶员。
同样还是这辆荣放,在安全员的指导下,试驾人员在车道上“故意”左右压线,当前轮压到线时,车内驾驶员一侧发出警报声,同时方向盘上也会有一股“扭着的”反作用力提示司机,司机将车辆驶回正常轨道后,警报解除。这一项功能须由驾驶员自己完成。
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
该系统利用摄像头检测前方车辆或对面车辆的灯光,并自动切换远光和近光。
夜间行车如果对面驶来车辆,需将远光灯调为近光灯,会车之后再调回远光灯,为了减少这种频繁切换灯光的麻烦,以及避免切换灯光过程中出现的视觉盲区,丰田Safety Sense的AHB功能将可以根据对面来车自行调节光照,无需驾驶员操作,大大减轻驾驶负担。
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该功能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和前方车辆之间的车距,并在设定的车速内按照前方车辆速度同步进行调整。再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探测前方车辆的车道变更,控制自身的加减车速。
在试乘过程中,驾驶员为荣放设定了60公里/时的速度行驶,前方的目标车辆则“忽快忽慢”变换行驶速度,当目标车速度降下来之后,荣放也随之自动减速;当前车加速,荣放自动恢复到60公里/时行驶。这一过程无需驾驶员干预。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丰田只有荣放可以搭载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池田幸洋对汽车产经网表示:“未来将智行安全系统搭载到更多车型上是必然的,随着消费者的反馈,我们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在一些车型的改款车上进行搭载。”
“减少交通事故伤亡是每个车企的重要目标。”池田幸洋说。在向着交通事故零伤亡的目标开始迈进的路上,基于坚实且实力超前的研发,丰田依然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