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女性艺术家,用作品向性别暴力说No

艺术家弗兰齐斯卡·格雷伯作品《黑暗中的女性》,让原本饱受性别歧视之苦却无人聆听的女性将他们的经历用血色写在衬衫上

走出人流熙熙攘攘的后海,拐进边上的小胡同,转过几个弯,人流的声响便渐渐安静下来了,伴随着优美和谐的钢琴声,妙曼的歌曲正从一家咖啡厅中传出。

那是来自加拿大的东方妙音女士演唱的,为了纪念致敬波斯女性解放运动先驱塔荷蕾(Tahirih)而创作的灵性歌曲《The Ode of Love》。

一曲歌毕,观众席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歌声,钢琴曲,艺术品,还有悬挂在舞台上方的红白两条丝带……这正是第二届“若妳安好”艺术展览的现场。

在11月25日,也是国际消除对女性暴力日,这场规模不算大却别出心裁的艺术展在鼓楼西剧场旁的Empty Coffee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展览选取了九位来自中外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这9人中,包含5名中国艺术家、4名外国艺术家,她们分别来自瑞士、比利时和英国。而这些艺术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反对性别暴力。

消除性别暴力的这个话题,是不分国界的。

活动开幕后,由联合国妇女署国别主任汤竹丽女士针对“消除性别暴力话题”率先致辞,她讲道,艺术以它特有的微妙但又引人深思的方式引起人们关注的目光。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自己不够勇敢,或者需要更强大更震撼的表现形式时,艺术可以为人们发出打破沉默的声音。

随后,策展人李丹和Cyrielle Nifle、时尚廊总经理许瀚方女士先后就做了简单的发言,他们回望了第一届“若妳安好”展览的历史,阐述了他们对于“艺术+公益”这一模式的看法,也向大家介绍了到场的参展艺术家。随即,大家共同欣赏了一段用以纪念女性解放运动先驱塔荷蕾的音乐。

由联合国妇女署、橙雨伞公益和尖椒部落出品的三条反家暴公益广告也在现场播放,广告从家庭、广场、饭局等三个角度出发,呼吁人们根据反家暴法,随手制止身边的家暴。

参展艺术家罗洋,跟现场的观众聊了聊“艺术的力量”。罗洋的代表摄影作品叫《女孩们》,通过聚焦各式各样的女孩,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话题的关怀。

这次罗洋参展的作品《女孩们之周岩》,镜头瞄准的则是曾经被追求者泼硫酸的少女周岩,在历经灾难的5年后,她勇敢的将自己有残缺的身体展现出来,伤痛背后,有沉痛,也有成长和力量。

艺术家罗洋作品《女孩们之周岩》,展现曾经经受过残忍性别暴力的女孩周岩历经伤痛之后的蜕变与成长

来自瑞士的艺术家弗兰齐斯卡·格雷伯(Franziska Greber)为大家介绍了她的全球性公众艺术项目“黑暗中的女性”(Women in Dark)。

在这个项目中,她邀请受到性别暴力的女性在白色的衬衫上写下她们的声音,同时,她也宣告了《黑暗中的女性》项目在中国的启动。

点击查看橙雨伞往期内容:

血色故事:她让女人们把自己的秘密写在白衬衫上

此次参展的作品,不仅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展现现实世界对于女性的压迫,还通过性别话题和艺术的探讨关注一些较为抽象的性别话题,例如,女性消费主义,女性“失语”问题等等。

艺术家刘嘉嘉作品《独白》,用女性的肤色包裹坚硬的生活工具,展现女性群体在强硬和柔弱之间的矛盾

艺术家陈莉丽作品《此地你在》,反映铺天盖地的社会时尚宣传和消费理念对于女性的诱惑和无形压迫

艺术家杨纳作品《对话》,展现一个个被外人定义的“贤良淑德”“沉静端庄”然而却无人关心其本性的女性境况

艺术家弗兰齐斯卡·格雷伯作品《黑暗中的女性》,让原本饱受性别歧视之苦却无人聆听的女性将他们的经历用血色写在衬衫上

据悉,这场展览将持续16天,以呼应国际消除对女性暴力16日行动。更多信息,请关注橙雨伞公益及芳映室公众号。

作者

胡晓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学生,关注性别平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