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亚再出手超16亿收购长安医院,最新商誉已超20亿

海吉亚用16.6亿元获得了长安医院100%的控制权。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7月25日,海吉亚发布公告称,买方(公司及公司附属公司海吉亚医院管理)与卖方(Dahan Investment及宁波永泉)、大唐香港及目标医院(长安医院有限公司)订立收购协议。据此,公司有条件同意收购大唐香港(持有目标医院70%股权)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11.62亿元、海吉亚医院管理有条件同意收购目标医院3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4.98亿元。

这意味着,海吉亚用16.6亿元获得了长安医院100%的控制权。

截至发稿,海吉亚尚未就此事件回复界面新闻。7月26日,海吉亚开盘涨5.81%。

据年报披露,海吉亚以肿瘤业务为核心,截至2022年末,海吉亚经营或管理12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向24家第三方医院合作伙伴的放疗中心提供服务,并且这些医院大多位于人均医疗资源较少的非一线城市。

此次收购的长安医院是一家有着二十多年运营经验的三甲综合医院,注册床位1000张。过去三年,长安医院就诊人次(包括住院人次及门诊人次)平均约为63万人,2021和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7.3、6.9亿元。

长安医院拥有肿瘤科、心内科、肾内科、妇科、骨科等优势科室,其中肿瘤科手术、化疗治疗能力强,并拥有6个放疗机房及多台放疗设备。肿瘤学科是长安医院收入贡献最大的科室,契合海吉亚以肿瘤为特色的发展战略,同时长安医院具备可供进一步投入建设的充足土地资源。

此外,海吉亚还看中了长安医院的地理位置。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2022年末西安常住人口已达到1300万人,GDP达到人民币1.15万亿元。长安医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主城六区之一的未央区,人口密集。

海吉亚认为,此次收购将填补集团在西北地区的空白,扩大集团在西北地区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集团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和提升集团在肿瘤诊疗业务的领先地位。

公告中还提到,收购完成后,海吉亚将进一步降低长安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收入结构、丰富治疗手段。

对外并购是海吉亚这两年扩张的最主要手段,除了长安医院之外,今年海吉亚还收购了宜兴海吉亚医院。5月9日,海吉亚公告称,公司附属公司伽玛星科技及海吉亚医院管理同意收购宜兴海吉亚医院合共89.2%股权,代价合共约为2.68亿元。

实际上,海吉亚目前经营的医院里大部分是靠收购而来,自建比例较小。根据平安证券数据,截至2021年末,海吉亚经营管理的12家医院中,7家医院是收购所得,只有4家是自建医院,还有一家是托管医院。

目前,海吉亚在建的有3家医院。德州海吉亚医院预计在今年开业。无锡海吉亚医院和常熟海吉亚医院则分别预计2024年、2025年交付使用。现有医院的二期项目——单县海吉亚医院、成武海吉亚医院二期预计均将在2023年投入使用,重庆海吉亚医院已经在今年2月投入使用。

但长期大规模并购无疑会导致商誉高企。根据年报,截至2022年末,海吉亚确认商誉22.35亿元,占总资产的30.8%,已成为海吉亚除固定资产外的第二大资产。若发生商誉减值,将对海吉亚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近三年,海吉亚的业绩仍保持稳速增长。2020年至2022年,海吉亚的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23.15亿元、31.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01亿元、4.415亿元、4.768亿元。

住院服务为海吉亚主要的营收来源,2022年营收为19.3亿元,占总营收的60.4%。另一个占大头的业务是门诊服务。2022年,门诊服务的营收为10.98亿元,占总营收的34.3%。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