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陈帆 编辑 | 伊西科
“校门口要是有一家日韩化妆品店该多好!” 在二三线城市的大学城附近,常听到女同学这样抱怨。
每个大学附近基本都有几家日化用品店,但只有少部分人会真的去里面买化妆品。因为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喜欢的化妆品多是性价比较高的日韩爆款,而此类日化店里卖的化妆品真假性难以分辨,所以大家最常选择的还是托朋友代购或者网上购买,但这两种方式却都无法现场试用。
在珠海,澳洲海归罗晓东创办的一家面向90后大学女生群体,主营日韩爆款化妆品的跨境电商——每日美妆,就是要解决大学女生购买化妆品的这些痛点。以线下实体店为主、移动端为辅,专注于日韩台精品化妆品业务,每日美妆前不久获得了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秀资本和盈信资本。
每日美妆创始人兼CEO罗晓东
“对彩妆来说,线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没有互动的,纯粹就是个买卖平台。”罗晓东对有言表示,校园美业或者说整个校园零售,大家都还处于一个摸索状态,他期待每日美妆能够在二三线城市不断试错并最终获得爆发。
做直营而不是加盟 线下引流线上
罗晓东坦言,每日美妆能够在校园美妆还处于蓝海期时率先创办,是偶然中的必然。
2001年,生在东北、长在广东的罗晓东去往澳洲,在那里度过了8年的高中和大学生涯。学习商科的他回国后先在澳门的一家上市公司做了一年董事长助理,之后自己做了两个项目,一个广告公司,一个卖文化T恤的网站,但由于对国内消费习惯和市场不够了解,这两个项目都是不足一年便以失败告终。
再次创业,罗晓东决定一定要做个刚需的项目。在他看来,老人、小孩和女人这三块是整个商业里空间最大的,但与老人相关的项目风险不可控,而母婴类对于没有小孩的人很难抓住那个刚需的痛点。因此,思前想后,他觉得做与女性有关的生意最好,经过逐层筛选,最终锁定化妆品行业。
因为没有接触过化妆品类目,刚开始,他从香港Sasa进货,在淘宝上试卖。罗晓东说:“当时聚美刚刚起来,我们也考虑过自己搞个网站。但通过前两次创业,我们知道有些东西不是自己想干就能干得成的,资源、团队和资金起着决定作用。当时至少流量我们没有钱去买,也没团队,那就先从淘宝先试试。”
但做了一年之后,他发现淘宝基本上就是做买卖的模式,不可能在上面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且当时的线上流量已经成本很高。因此,2013年,他决定离开淘宝,做一个自己的化妆品品牌时,便把目光移到了线下。
恰逢此时,在珠海一个大学城开店的朋友因为自身原因,店铺倒闭。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便盘下了那家店。但它的未来怎么样?具体走哪种模式?罗晓东一直在探索,他发现虽然化妆品行业是一个红海,但拥有2000万大学女生的大学商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独角兽品牌,仍是一片蓝海。
到底是走加盟模式,还是做垂直领域的直营店,思考之后,罗晓东决定先不管其他地方,从珠海切入,就围绕95后人群大学生市场做直营店。
由于开在大学周边,租金也比较低,罗晓东说每日美妆一家线下店的成本大约在30万,同时采用招聘学生来运营的方式,更加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其门店设计则走清新可爱少女风,公司总部定期派化妆品达人给店员开展培训。每日美妆倡导根据顾客个人的肤质和不同的诉求来推荐产品,还会免费教顾客化妆,因而会引入各个彩妆护肤品牌下更完整的产品线。
每日美妆珠海线下体验店
罗晓东说,选择从校园实体店的形式切入,现在回过头来看非常正确:
首先获客成本低,铺租成本低。根据易观智库一份调查显示,目前电商的获客成本已经高达500元,而校园店铺相对租金便宜,按照每日美妆2015年的数据,平摊下来获客成本只有二十几块钱;
其次,竞争较少,完全是一块商业处女地。在街边做实体店有购物商场和其他大型化妆品连锁店的竞争,风险成本太高;
第三,目标人群数量多且属性统一,全国任何一所大学的人数都达到1~2万人以上,如果在大学城地区,目标人群更庞大。消费者又以18岁左右的小女生为主,需求相对统一。
2015年8月,每日美妆拿到来自红秀资本和墨柏投资的首笔资金,开始真正将“线下引流线上”当成一个模式去复制。
从源头直采
通过校园线下店铺获得大学生用户,再将这些放假或毕业的用户留存在线上,形成闭环,这是每日美妆的发展逻辑。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商品,考验的就是团队的运营能力和转化能力。
从左到右依次为:每日美妆IT总监陈泽锋、CEO罗晓东、红秀资本创始人戴露、移动端运营负责人张慧悠、线下运营负责人白天博
“只要跟销售挂钩的,到最后就拼两点,一个拼供应链,一个拼团队。”罗晓东对有言表示。
作为一个渠道商,供应链才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每日美妆自创立之初,就决定只销售日韩进口化妆品。韩国品牌的货源获取相对较容易,但日本品牌的供应链建立非常难。
通过接触,罗晓东发现中国人的思维和商业习惯与日本人是不一样的。据了解,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曾带着几个亿去往日本两次做供应链都未果。因为日本人从商十分看重长远,而电商的弊端在于会常做一些一锤子买卖,所以日本人本身对电商是很摒弃的。这也是他们矛盾的一点,既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又不相信中国商人。
于是,罗晓东在日本东京成立公司,又聘请日本商业人士协助谈判,最终与日本多家品牌的代理商建立合作,摒弃“买手制”,从根本上保证货源来路真实可靠。
每日美妆日本仓库(上)与日本直营店(下)
据了解,每日美妆的每家店内都会陈列出产品的正品保证书,坚决杜绝假货,只售有身份验证过的正品。不管是“网红”爆款还是换季单品,都是进口日期最新的产品,因为日本市场的回收机制很完善,不存在过期销售产品,洁面和护肤用品2年内不能卖出,则全部清架。
每日美妆店内陈列的产品正品保证书
不久前,马云在阿里云大会上表示:“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起来,未来的本质是真正去消灭库存。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会再提“电子商务”这一说法。”换而言之,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在内,未来将有五个全新发展,将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罗晓东说自己十分认同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商业的本质就是流量成本问题,电商虽然入局快,但流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他认为未来纯电商只会剩个一两家。
今年是电商实体店反扑的一年,聚美优品、蜜芽宝贝、美啦等都开始拓展自己的线下布局,当当、京东、聚美优品、小米等众多电商都陆续涉足实体经济。然而线下实体店繁杂的管理步骤,与线上销售是两种不同状态,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也将是一大挑战。在罗晓东看来:“要想落脚到线下,必须要有三至五年的沉淀,这是一个死的规律。比较大的电商品牌他们的风险更高,拿聚美来说,他们北京的线下店全都在亏损。”
“以前电商确实便宜,我们现在的供应链已经让我们跟电商是持平的了。”罗晓东表示,纯电商行业入局门槛低,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最终肯定还要洗牌,只剩个一两家;未来跨境电商的一个机会就在于供应链这一块,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价格、最有保障的这种供应能把这个货对应上,谁就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是谁,但我目前来看的话,网易是我比较佩服的一个公司。”
校园美业还处于摸索状态
但从2013年创办起, 每日美妆的扩张速度一直不算快。目前,每日美妆线下线上共拥有两万个发生过购买行为的用户,4家线下实体店分别在珠海、广州、吉林长春运营。据介绍,目前每日美妆的主要客群年龄分布在18-28岁之间,客单价均150元,复购率49.9%,近500个SKU,日本仓的面积在3000平米。
每日美妆珠海线下店
罗晓东解释道:“我们并不想急于去扩张,而是一直在练内功 ,线下细节非常多,天使轮的钱我们全部拿来练内功,比如说我们自己的系统、我们的供应链、我们的团队,就是要做深而不是做宽。”
虽然每日美妆线下店一直有盈收,但公司层面仍属于打磨产品的投入阶段,还未整体盈利,因此他从今年2月到8月一直在见不同的机构和投资人。对于创业者而言,融资的节奏多多少少会影响其心态,罗晓东坦言自己也不例外,之前为了获得融资,他希望开更多的店,以得到投资人的认可,但现在更想从长远出发,先纵向把单店做深做透。在他看来,单店有很多东西可挖,付费服务、培训等都是能获得净利润的,纵向挖深挖透比盲目地挖新用户、占领新市场更加重要。
在拿到pre-A轮投资后, 罗晓东表示,接下来每日美妆会有所扩张,目前已经有四家店在广州的四个最主要大学商圈筹备,预计今年年内将开。但他还是希望把一个单店当成一个原点,实现利益最大化,“按照商业的本质来说。深挖单店的投入产出比,要比开新店更合理。”他补充道,毕竟跑得快不一定赢,不跌跟头才是赢家。
据介绍,每日美妆团队现在有20多个人,主要分为线下、线上、IT和产品四个部门。每日美妆的线下店现在从开店到管理,基本上都已经做到模块化和数据化。罗晓东说他最在乎两个指标:一个是用户引流,有多少个用户留存在其平台;另外一个就是她们在每日美妆平台上消费多少钱。
但美妆行业一向竞争激烈,围绕着校园做生意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始创于2008年的上海校妆网,同样紧盯高校市场,今年9月获得2.4亿元B轮融资的校园O2O平台“俺来也”,也在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顺思维O2O校园全生态链生活服务平台。
“我们其实初期冒的风险比较高,因为每一个东西都是没有可借鉴的,我们都是在摸索,寻找自己的节奏,包括校园用户的整个群体的一个节奏,都是我们是第一个去尝试的。”罗晓东表示,其实大家都知道校园这个市场是个未来的金矿,但具体怎么挖,都不清楚。尤其校园零售这一块,大家目前都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