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截至5月31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累计投资24只子基金20.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186.59亿元,放大9.01倍。目前已投资的项目包括“国内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因明生物、广汽埃安、巨湾技研等独角兽或专精特新企业。
6月26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在广州市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以上情况。他指出,广州市政府出资50亿元设立的科技创新母基金,持续发挥放大效应,吸引深创投、高瓴资本、软银中国、德同资本、国投创业、武岳峰、光速中国、联想创投、元生资本、元禾原点等创投机构参与申报,已完成6批次子基金遴选,遴选出89家拟合作机构。
资料显示,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由广州市科技局牵头设立,其中广州金控集团认购35亿元份额,通过旗下广州金控基金受托管理。
作为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母基金,广州科创母基金重点投向以原创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子基金,旨在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国投(广东)创业投资(简称“国投创业”)在2022年入选为子基金之一。根据公示,其投资领域主要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生物医药。国投创业副总经理刘立群告诉记者,广州科创母基金的投资思路跟公司基本一致,大多围绕硬科技和早期项目投资;母基金背后的企业和公司也有潜在的合作机会,因此促成了双方合作。
创投圈中,政府的身影越来越活跃。2021年以来,苏州、常州、杭州、香港等均宣布设立产业基金和创科基金,不遗余力地吸引全国GP前来。
而广州除了科创母基金,1500亿元的产投母基金和500亿元的创投母基金于近期落地并进入实操阶段;200亿元的广州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也已正式启动。
刘立群向界面大湾区分析指,各地政府通过成立母基金能够有效促进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利用母基金的运作方式,政府可以有效放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介入,培育本地产业特别是希望扶持的新兴产业。
对于拥有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的广州而言,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新领域兴起,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由此催生出大量投资机会。
自2020年3月首只子基金落地以来,截至5月底,母基金合作机构投出255个项目、119.30亿元,其中投资中小微企业共202个、投资金额共63.83亿元,分别占子基金已投项目数量和总金额的79.22%、53.50%。
孙翔指出,科创母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生物医药(5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33个)、新材料(3个)、高端装备制造(12个)、节能环保(2个)、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3个)等领域。
不难发现,这些着力扶持的领域普遍有研发周期长、资金门槛高、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例如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的广东芯聚能,其对外事务部和市场部负责人刘月提及,公司的研发投入每年在20%-40%,“成立之初就瞄准了高端市场,即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对器件模块要求非常高,光验证周期就需要两年。”
此前,国投创业子基金向广东芯聚能注入2.5亿元的投资。“企业所处行业是否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产品是否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能力,是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刘立群表示。
一方面,投资机构借此让芯聚能与资本市场对接,对其进行定价;另一方面,由于国投创业涉及全能产业链投资,在帮忙对接客户和供应商,例如装备类企业和车企上,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也在持续观察广州一些汽车芯片设计企业以及5G方面企业,未来或许引起供应链紧张的新领域,都可能是投资方向。”刘立群提到,广州的整车企业比较强,但半导体行业相对较弱,需要通过一些新产业投入来增强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
一名广汽供应链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界面大湾区,目前来看,国内半导体行业跟国际龙头公司会存在2-3年的差距,国外公司由于规模优势价格也比较低,终端客户会更倾向于外国供应商。
“广州也需要发展(芯片)这样的产业,打造全景闭环的生态,而不是说广州只有整车一个强项,其他零部件在长三角或国外,这样产业链条还是没有打通。”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