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这么说的人还不如狗

你的黑墨水,不如我的红钞票;你的书纸香,不如我的钱包香。

作者:砂锅

一、阿Q精神进行到底

读书错了吗?

没错!

那为什么读书这么招黑,

成为”无用“(废物)的代表?

几年前,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小孩特意走到我身边和我聊天。

还记得对方的第一句话:你们上学的真轻松,一周就几节课,上课又不累。

我:做啥都没有轻松的事?你们一定也累。

对方:我还好,是车间领班,手下有三四个大学生,可是我让他们干啥就干啥,你说,读书有啥用?

听惯了这些话,一笑了之。对牛弹琴,徒劳无功。

可是我那倔强的朋友就擅长见招拆招:

她在火车站排队取票,后面一位戴着粗大金链子的怪蜀黍扯着嗓子跟同伴说:

读书有啥用,买个衣服还得去某宝,还浪费国家资源。

于是朋友取完票,把提示语音改成“English”,扬长而去,留下那蜀黍一脸无措。

我想起初中高中,每次回家总会受到鼓励:好好学习,祖国需要你。

后来,说那些话的人口中吐道:浪费国家资源。

WTF!!!

为什么高中以下的学生们总是招人欢迎,而大学以上的学生们就招黑了呢?

高中以前,大家都一样,都以早晨的太阳自居,朝气蓬勃,充满着希望。可是,大学,一个分水岭,有的往左,有的往右。

往左的人并没有社会期望的那般成功:就业难,买房难,生活难。

往右的不管混得好不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

我现在虽然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我投入的少啊,够本;

我没上学照样挣大钱,可见我真是个天才;

虽然我学历不高,但是我有钱。

可是偏偏但凡读点书的,总有那么点不屈服的硬骨头:你虽然很富,其实你很穷。

于是人家不高兴了:呦嗬?你穷还嘴硬?要知道,谁有钱谁有理。

惹爷不开心,爷定不饶你,还要从其他地方超过你。看,我吃的比你好,穿的比你好,住的比你好,有时候你还得听我的。

倒有些阿Q的意味。

可是,不管人们表现地如何轻视,骨子里对读书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和赞许。就像这种情景:

妈:读书有什么用,你看那谁谁谁,没读书,出社会照样混得多好。

我:我不想读书了。

妈:你再说一句试试…………

于是,轮番轰炸,你来我往,战争不休,口水不止。

二、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读书错了吗?

错了!这时一条最穷比的路。

读书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任何时候,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不是赚钱的捷径。

先秦,拼爹,军功,跟寒门读书人几乎绝缘。

到了魏晋,还是得拼爹拼祖宗,成分不好,不行。

一千多年后,读书人终于登上了光明顶,科举制度来了。如果拼不了爹,拼不了祖宗,拼不了成分,可以拼自己。

于是,寒窗苦读不止十几载的路开始了。

比如唐初,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对比下来发现从小学到博士的路也不长。

当然,你也不用一直考,就像现在很多人上到高中、大学。但是,要想出头达到能赚钱养家奔小康,怎么说也得明经;还想治国平天下的话,比如当个宰相什么的,进士少不了。

这时候,就能切身体会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痛了。

科举在元朝中断两次,读书人彻底没地位了,在“十等公民”里面还是“臭老九”,排乞丐之后,娼妓之前。

直到现在,二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在别人眼里还不如一个中学辍学开工厂,然后粗着嗓子鄙视读书人的土豪。

所以,没用!

那啥叫有用?骑大马,做大官,挣大钱,住大房,买大田。这才是光耀门楣,衣锦还乡。

读书,一肚子的墨水,情怀,思想,责任,太虚!太假!

这像《兄弟》中的宋钢和李光头,一起长大,一起打架,相互陪伴,可是性格截然不同。

宋钢温文尔雅,善良懂事,喜欢读书,喜欢写诗,娶到所有人心目中的女神林红,可是终究穷困潦倒,卧轨自杀;

李光头,泼皮无赖,邋遢混球,镇子上的名流氓。后来成为首富,开红灯区发廊、搞处女大赛,一跃成为家长让孩子学习的榜样。

红色大钞有用,红戳子有用,知识、思想、情感、社会责任、家国情怀,都深深埋在体内,和自己的穷酸样比起来,倒显得虚假、造作、无病呻吟了。

我想,余华做这种刺眼的对比,也是因为被人数叨“没用”到吐,不屑于争辩,于是把他们写进自己的故事里。

所以,鲁迅才规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三、可是,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读书错了吗?

没错,

是人错了!

抱着现实目的——金钱和美人——去读书,在一切以财权衡量地位的市场中,读书就是“无用”。

因为,把书籍当作开垦的工具,和读说明书有什么分别?

读书从来都不是教你发财,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读书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

不说什么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鸡汤了。因为哪怕是文盲也有自己的修为和人生境界。

而我们错在把读书当作成功的阶梯 ,其实它只是攀爬梯子过程中的海绵垫子,不至于让人摔得惨痛。

随便举例的话。没读过书,垫子的厚度是0;读个初中,可能时10;中专20,大专30,本科40,硕士50,博士60。

摔得痛不痛,看垫子厚不厚。

比如,读过书的马云成了富豪,马化腾也成了富豪,没读过书的矿老板也是富豪,所以这些人觉得读书没用。

再比如(不是诅咒),都破产了。

马云还能当一名教师;马化腾可以继续搞技术;矿老板靠什么吃饭?

但假设毕竟是假设,子非鱼,安知鱼之可?

好吧,这里有条鱼,把假设带到现实,说道:不读书不快乐。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为了从政,参加了一个真人秀节目,原汁原味体验了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生活。

他睡在仅仅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热水、连洗手间上面都要睡人的“笼屋”里,扫完一天大街挣得钱只能够吃两个最便宜的便当,想做地铁就得加班。

这个毕业于哈佛大学管理系、身家不知多少个亿的富豪不禁感叹: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而那些声称”不读书照样有钱“的人,即使现今大款傍身却不尊重知识的人,一定走不长久!

这不是诅咒,是他的格局决定的。

不信,你看那些压制文人的国家的下场:秦,元,清。

再看看文人风气超旺的国家的盛世:汉,唐,宋。

所以,说读书没用的是自己没用,与书无关。

最有意思的是,当狗们都用书籍充实自己的时间时,人还在否定智慧。

真是,人不如狗!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