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6月9日,在2023财新夏季峰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营造开放新格局”有几个重要的方向可以探究。
第一,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这个时候在妥善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怎样推动更开放的、构建更好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加强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更好地服务内地的高质量发展,并且连通世界。
第三,科技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为经济赋能加速的核心,更是推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会在科技合作方面遇到不少的干扰,但也有很多尚待开发的新的国际合作空间。香港正是在这个时代下,可以扮演关键的角色。
陈茂波表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制度优势,也是让香港拥有制度优势带来的灵活度,熟悉内地市场的发展,实行普通法与国际规则,顺势衔接货物、人才、资金、资讯自由流动,市场高效透明,专业服务世界一流,这些都是香港的优势。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香港将会成为更高效、更多元的国际循环、国内循环交汇的地点。
他认为,未来香港应该从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发挥好香港投融资和高增值服务平台的角色。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国际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的规模既深且广,基建融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也就走在区域和全球的前列。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比如会计、建筑、工程、法律、商务仲裁等也属世界一流,可以满足和服务好区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发展需要。
“接下来要持续改革和优化香港金融市场,并且在国家的支持下深化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好地建立国家与世界的资本市场。”
第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循序推进。他指出,近年来,国家经济体量持续扩大,加上地缘政治的原因,在可见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也有更多国家会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比例。
“人民币无论是在跨境SWIFT支付还是作为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的占比都不到3%,与我国的经济和贸易体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香港未来要大力优化我们相关的市场基建,建设更蓬勃的离岸人民币生态圈,提供更多的投资产品、风险管理产品。”
三是坚定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努力推动多边主义,加强跟国际的联系,更深度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此手段更好地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尽快加入RCEP,同时与中东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优先的目标,签订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出境保护投资协定。
四是科技创新、绿色赋能。他认为,绿色和低碳转型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迫切议题,也是各国承诺推动的共同目标。国家定下“30•60”的双碳目标,香港是亚洲的绿色金融枢纽,去年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的债券总额超过800亿美元。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这一双引擎可以带动完整的、全新的产业链的产生,推动大湾区在全球绿色发展的领先地位。
陈茂波还谈到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行业的发展。6月1日起,香港证监会开始接受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申领牌照,并允许零售投资者使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要推动的不光是虚拟资产的发展,而是第三代互联网。”陈茂波说道。
他认为,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也非常鼓励创新,所以虚拟资产有一段时间在香港有一定的发展。
陈茂波认为,互联网3.0的发展基本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往后肯定会一直发展下去。这是金融创新的一流平台,一个开放、安全、低成本的平台。
“我们的想法是如果引进一套合适的监管制度,把这些活动纳入合适的监管,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同类型的活动、同类型的风险,我们是以同一套标准进行监管。尽管体现的方式不一定完全一样,如果这样去做,就可以让第三代互联网、虚拟资产在香港继续有责任地发展。”
陈茂波坦言,自从6月开始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已经收到好几个申请,目前正在处理中。
“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信誉,以过去几十年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累积和总结的经验,我们有信心会把它监管好。”陈茂波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