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贾强
传球、接球、投球、发球、垫球的技术要领要掌握好,对教学对象做好分析,因地因时因材施教......
5月31日下午,由陕西省体育局青少处副处长王玉刚,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院长马海涛、党委书记高月宏、年级主任宗月民,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教授吕东江、王永成、孙荣辉、唐铁锋、郁成刚组成的体育支教专家团队,在绥德体育培训中心对陕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队进行了现场教学指导、培训。专家团队围绕教学理念、战术布置、动作要领等进行了分享,并对支教志愿者日常教学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各支教志愿者、绥德县体育培训中心全体教练员、在训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搭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层实践平台,助力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不足难题,推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陕西省体育局开展了“体教融合走基层”系列活动。
2023年5月13日,陕西省“体教融合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绥德县全民健身中心举行。来自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四所高校的50名大学生入驻绥德县20所中小学校和体培中心,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体育教学和培训工作,活动将惠及全县2万余名中小学生和幼儿,为绥德教育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精神动力。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生长发育、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起到调节心理、舒缓情绪、培养社交的作用,对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的支教志愿者许释予,在分享自己半个月的支教感悟时说,通过参加此次支教活动,可以让自己以教师的身份接触体育教育一线,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一次回报学校、社会的好机会;同时通过和基层教师的交流、学习,让自己对体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自己以后参加一线体育教学工作的职业理念。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的柴伟是绥德实验中学的支教志愿者,他介绍说,“通过此次支教活动我感到非常开心,可以感受到这的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是非常纯粹的,我可以将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和学到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培养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行、主动性”。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于国梁已经在支教的岗位上一个月左右,“本次支教在改善基层体育教学环境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和激励,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对后续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思考和认知”,于国梁说到。
绥德实验中学副校长高红宝介绍说:“支教志愿老师来到我们学校后,能迅速进入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支教活动以来,我们学校的体育专业课更加规范、专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充满着阳光和快乐,支教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支教活动,针对本次支教志愿者团队还专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月宏在介绍近期工作安排时介绍,“一是要把主题教育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发挥党团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及团员青年作用,做好支教服务工作;二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三是传承体育精神,在支教服务过程中向实践学习,向绥德人民学习,把大学期间所学知识与技能积极传授给青少年,推动绥德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缓解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和体育器材缺失的难题,在“六一”儿童节之际,陕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榆林市绥德县第三小学捐赠3万元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同时,在绥德县4所学校开展体育支教活动的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也纷纷解囊向所在的支教学校捐款用于购买体育器材,为节日里的孩子送上美好祝福。
绥德县副县长万雁说:“绥德县政府高度重视本次体育支教活动,我们一定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为志愿者们做好后勤管家服务,保障好支教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全体志愿者人到、心到、责任到;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支教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能传授到各中小学,使绥德县的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陕西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8个省区之一,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省体育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增强体质、提高水平”的工作思路,确定西安体育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选派100名专业能力水平较强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组成陕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支教服务。支教服务分两期进行,5月至7月在绥德县开展,9月至11月在黄龙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