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收藏首次在沪展出

该展正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翼楼”修葺和重构之际。上海浦东美术馆作为“时间的轮廓”这一国际展览项目的首站,成为这场历史性航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时间的轮廓”展览开幕日现场 来源:浦东美术馆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代科卉

界面新闻编辑 | 林子人

6月伊始,新西兰原住民毛利族饱含韵律与节奏的曲目回响于上海浦东美术馆,拉开展览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的帷幕,带领观众一同穿越到大洋洲的异域历史中

“时间的轮廓”一展由远航(Voyaging)、祖先(Ancestors)和时间(Time三大主单元构成,展出了近四个世纪内的110余件艺术品,其中包含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巨型雕塑、仪式面具和特色服饰等。它们以共同的祖先为纽带,以木材、树皮、纤维、贝壳和骨头为材料,讲述了有关起源、祖先力量、仪式知识与表演的众多故事,呈现了大洋洲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

在展览开幕前,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采访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马克斯·霍莱因(Max Hollein)与大洋洲艺术策展人玛雅·努库博士(Dr. Maia Nuku),他们从展览规划与构思聊到大洋洲艺术的危机与启示,勾勒出此次展览更立体的面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艺术”收藏首次远航,上海是巡展计划第一站

“此次展览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千载难逢的机会。”马克斯·霍莱因告诉界面文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一般是不参与巡展的,相比起以油画为主要展品的西方艺术,大洋洲艺术的展品相对易碎,且展陈更为复杂。

因此,自1969年洛克菲勒家族将其收集的超过3500件大洋洲艺术品全权交予大都会后,这些藏品便在大洋洲展厅内安家,再也没有离开过纽约。时间的轮廓一展标志着大洋洲艺术相关藏品在经过近半个世纪之后首次远航。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外立面新翼楼大幅海报
摄于1981年
图片致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该展正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翼楼”修葺和重构之际。浦东美术馆向大都会提出该项目的合作邀请,于是上海成为这场历史性航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项目提出后,玛雅·努库博士便被委托为策展人,她感叹道,自己已经与该系列的艺术品一起工作与生活了八年,陈展之际许多想法就已呼之欲出。但筹备此次展览,使她能够进一步思考新的叙事与本土视角,尽可能多地呈现大洋洲的文化与艺术。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与大洋洲文明与历史之间的巨大差异让大洋洲艺术不免显得深奥和陌生。但正如霍来因所述,大洋洲艺术或许不如法国印象派、欧洲现代主义绘画那般享有盛名,但它实际上也非常重要,其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不应当被忽视。他还强调,此次展览是具有普世性的,大洋洲艺术具有极大的视觉力量,能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努库则表示,此次展览或许是一个出发点,让那些不那么熟悉大洋洲艺术的人得以理解该地区艺术的外观与精神。

海洋文明塑造大洋洲艺术

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大洋洲的地理与文化呈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面貌与叙事。这里是地球上最小的一个大洲——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且大部分由分布在太平洋上的诸多岛屿组成。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海洋,几乎占据了地球表面的1/3。可以说,正是海洋形构了大洋洲的地貌,甚至定义了大洋洲地区人民的过去与未来。

海洋文明赋予了大洋洲部群流动的可能,海浪载着他们在星罗棋布的岛屿间迁徙,不同族群被编织进了一张充满生命力的交换与相遇之网。这种流动与相遇让文化和艺术更加绚烂多姿——在大洋洲近两万多座岛屿上,产生了1800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

大洋洲展览结尾处的诗句
大洋洲人类学家埃佩利·霍欧法谈论“海洋”
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大洋洲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其中有带精美装饰的独木舟、船桨;有图案丰富多彩的树皮布、彩绘墙壁和布满各种装饰的聚会所、神屋、祭室、仓房等建筑;各种神秘的祖先雕像、面具、法器及有装饰图案或造型简洁的日用品等。它们都与其宗教信仰、部落传承的传统密切相关。

展览从“远航开始,艺术品成为船只,将观展人拉入这一片海域,远航不止是字面意义上的穿越于开阔海洋,更有精神远航之意。

《祖先雕塑》正是体现“远航的一件作品,它表现了一位高贵的人物坐在一只大陶罐(tempayan)上,安详地注视着他的后代,成为一种追溯起源的谱系符号。在整个婆罗洲,陶罐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这些器皿主要来自中国,被用来交换有价值的森林产物(如犀牛角、犀鸟牙和芳香树脂)。可以说,这尊雕像不仅是部族后人与他们的祖先保持活跃联系的渠道,也成为多元文化之间交往的证明。

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岛;雅朱族或丹农族艺术家
19至20世纪初;木材
Fred与Rita Richman于1988年惠赠(1988.124.3)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乘着“船只”,观展人逐渐靠近第二单元祖先,开始走入他们的文明,精神远航也逐渐开始。祖先这一部分展示了一系列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沿海岛屿作品,包括许多仪式艺术品。它们讲述了创世的故事,展示了人们与土地以及生长于此的作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女性仪式裙》中,观众得以重窥地位显要的女性在仪式中的形象,点缀其上的玻璃珠被认为有着超自然的起源。而在《槽鼓》中,人们仿似听到它在仪式屋内发出的低沉铿锵的奏响。这些作品重现了仪式,激活了祖先的过往。

印度尼西亚,佛洛勒斯岛,东努沙登加拉省;恩加达族艺术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棉,玻璃珠,鹦鹉螺壳,织纹螺壳
Fred与Rita Richman基金会于2006年赞助购得(2006.2)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尾声“时间”中,统合了整个展览,聚焦于大洋洲艺术的影响,试图重构时间,让现在过去未来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彼此交融。努库表示,她想组织这一部分来思考本土美学,思考艺术作品如何将祖先的能量延展至今天,从而使自祖先时代起传承下来的智慧、影响和知识在当今的生活中得到体现。

在《面具》中,劈开的竹子制成了面具的框架,包裹了一块原色树皮布作为“皮肤,上面绘有红色和黑色的图案,使面具生动盎然。这类面具有数十种形式,每一种都描绘并献给与部族共享周围森林的某种动物、神灵或植物。

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新不列颠省;拜宁族艺术家
1972年;竹子,树皮布,颜料
George与Sarah Corbin于2005年惠赠(2005.460.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通过三个部分的观展,“时间”的概念开始清晰,观众在充满活力的巨型雕塑、仪式面具和特色服饰中,穿梭到大洋洲的过去,也看到当下的创作实践,更是以此思考未来。

全球化浪潮下,大洋洲艺术在危机中前行

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植根于大洋洲独特景观与文化而生发的大洋洲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临着同质化的危机。努库告诉界面文化,现代科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洋洲的景观与地貌,但这同时也提出了警示,即如今大洋洲艺术不能在传统的创作方式止步不前。而这正是展览最后一个部分时间中试图讨论的问题。

《布库》这件作品给出了它的回答。艺术家古尼比·加纳巴尔将氏族图案设计与生活景象相结合,他在木板表面凿刻连续的凹槽,环环相扣的钻石图案组成的漩涡表现出了自然元素力量。这幅作品创新地使用了工业贴面代替有机材料,从材料和概念层面改变了阿纳姆地区树皮画的传统,形成了一次艺术与采矿和建筑业之间的对话,并对原住民土地权利受到侵蚀的社会议题有所指涉。

澳大利亚,北领地,阿纳姆地;古尼比·加纳巴尔
2011年;赭石,雕刻工业贴面板
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在努库看来,这件作品是充满活力的,它呈现出了创作者“观察并展示他们与环境的关系的理念。而它的发源地阿纳姆地区的年轻新人社区也正在更大范围地做出尝试。

面对技术与文化的冲击,阿纳姆地区的艺术家们在重新寻找创作灵感。他们将废弃的金属或建筑行业的碎屑带入工作室,并以此为创作的素材,为“垃圾”注入新的艺术价值。这不仅关乎创新,也向更多艺术家和观众展示了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并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不仅是大洋洲艺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的起点。

202361—2023820日,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展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