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计今年亚太将成最具活力地区,中国经济将增长5.2%

根据IMF估算,通常情况下,中国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

2023年4月1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正在发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乐观前景,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成为2023年全球最具活力的主要地区。

其中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增长5.2%,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相比去年10月预计的上调了0.8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IMF指出,2023年对全球经济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各国货币政策的收紧以及俄乌冲突继续拖累全球经济活动,导致增长放缓。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部门又出现问题,给本已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这一黯淡背景下,亚太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尽管外部需求减弱、货币政策收紧,但地区内部需求至今依然强劲,其最主要的推动力将来自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此外,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增长也将在2023年触底回升。

具体来看,亚太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1.6%,其中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经济分别增长1.6%、1.3%和1.5%。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3%,其中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经济分别增长5.9%、5.2%、5%、4.5%。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对亚太地区至关重要。重新开放将提振私人消费,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反弹,并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溢出效应。而且,中国消费需求增加带来的溢出效应将比投资等其它因素带来的更加明显,从近期来看,那些更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将受益最大。

根据IMF估算,通常情况下,中国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

尽管亚太地区经济前景充满活力,IMF警告称,决策者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全球需求减弱带来的压力将对经济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尽管总体通胀已在下降,但在多数国家仍高于目标水平,且核心通胀已被证明具有粘性。另一方面,尽管欧美银行业动荡的溢出效应迄今为止较为有限,但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市场波动带来的脆弱性仍然很高,特别是在企业和家庭部门。

对此,IMF建议,货币政策方面,各国应保持从紧的政策立场,直到通胀持久回落至目标范围内。但中国和日本除外,由于它们的产出低于潜在水平,通胀预期仍然温和。除非金融市场压力加剧、金融稳定受到威胁,否则央行应将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稳定目标分开,利用现有工具化解金融稳定风险,以便继续收紧政策以应对通胀压力。

财政政策方面,由于公共债务高企、利息成本增加,各国需要继续实施财政整顿,这也将有助于抗击通胀。同时,政府应采用临时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护脆弱群体,而非无针对性的支持措施,这对保护财政空间至关重要。不过中国财政政策短期内仍应保持中立,避免过早收紧。

IMF还指出,为维护金融稳定,当局必须紧密监测与企业和家庭部门负债沉重相关的脆弱性问题,密切跟踪金融部门的市场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敞口。

最后,亚太地区需要开展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和数字化提高增长潜力,加快绿色能源转型,减少全球割裂带来的风险,确保粮食安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