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厄尔尼诺即将来袭,伦敦白糖期货飙升至10年来新高

厄尔尼诺即将来袭,释放全球糖价走高强烈信号。饮料、食品制造商预警成本上升。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朱彬

截至4月24日收盘,伦敦白糖期货价格682.90,创10年来历史新高,累计上涨13.46%。原糖期货价格亦从18-20美分上涨至25美分左右,创下近7年来最高纪录。

在全球糖价高位共振背景下,极端天气或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糖价。彭博社4月18日报道,厄尔尼诺威胁日益逼近,或使全球食糖供应增长偏离预期,致食糖价格居高不下。受价格传导影响,国际糖价上涨导致国内食糖进口成本上升,带动国内糖价走高。

4月13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厄尔尼诺现象观察报告,随后5月至7月期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几率为62%。同日彭博社消息,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将8至10月期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从61%提高至74%。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发生在东太平洋,对西太平洋天气气候并不会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但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主任、英国气象局(Met)哈德利中心气候灾害和影响进程小组负责人Carlo Buontempo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厄尔尼诺是一种海洋大气现象,其主要发生在赤道的太平洋,但对全球的气候都有影响。”

自1950年起,全球共发生四起重大厄尔尼诺事件,分别是1972-1973年、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4-2016年,大约3-7年发生一次。最近一次,2015年冬季巴西遭遇8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南美洲中部遇数十年最强降雨,多国发生严重水灾;2016年3月,炎热天气袭击澳大利亚墨尔本,为160年之最;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历高温干旱天气。

无论从原材料生长规律,还是历史经验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出现年份,主要糖区的糖产量均受损害。一方面,全球食糖消耗主要为蔗糖,甘蔗产糖占糖产量80%。其原材料甘蔗种植分两季,按需可选在春季(2-4月)或秋季(8-9月)种植。秋季甘蔗一般在10月成熟,而厄尔尼诺现象常伴随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甘蔗产量造成巨大冲击。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最强厄尔尼诺天气发生之后,2015、2016连续两年全球食糖产量减少。其中2015/2016榨季产量1.65亿吨,为近5年最低。2016年3月上半月,全球产糖量第一大国巴西北部和东北部榨蔗工作甚至全部停止,直至2017年全球食糖产量才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以来,厄尔尼诺影响消散,但中国进口食糖仍大幅下降。究其根本在于,进口糖受到关税限制。因2016年商务部对进口食糖产品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裁定结果显示,进口食糖数量增加,中国食糖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且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17年5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为3年。第一年自即日起至2018年5月21日,加征保障措施关税税率45%。2017年,中国从主要进口来源国巴西进口糖量下降至79.04万吨,降幅高达60.3%。

 厄尔尼诺天气目前对我国天气影响虽有限,但作为食糖净进口国家,中国糖业在厄尔尼诺危机逼近下应提前做好准备。

国投安信期货4月24日发布最新研判,国际食糖市场供需依然偏紧,预计美糖继续高位运行。国内方面,国内糖厂库存偏低,进口成本维持高位,国内供需偏紧问题难以依靠进口解决,短期内糖价上涨过快,利多有所衰减,不过基本面依然偏强,预计糖价维持高位运行。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