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2021年高职(专科)院校招生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较三年前增加38.9%。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招生人数增多,带动人才储备更加丰富,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市场端来看,国内就业市场中技术型人才持续紧缺。然而,追溯过往,职业学校毕业的之后的就业数据长期被忽视,市场更为关注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就业情况,并且人们对职校教育存在认知上的陌生感。目前,人们仍普遍认为传统高校含金量较高,这进一步造成了技能人才短缺,“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需要被改变。
据智联招聘大数据平台统计,用人单位对大专学历毕业生需求占比仅为17.17%,在所有学历分布中相对较低。在招聘岗位方面,企业对大专生需求岗位偏基础,集中在销售顾问,客服,行政专员等。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联合多家教研机构形成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白皮书》,洞察职业高校学生的就业水平及职业素养,分析专科生扩招之后,求职市场中的人才供需情况。研究通过分析国内1518所职业高校的就业、教研、校企合作等数据,将职业高校分为三大梯度,第一梯度包含A++、A+、A三个级别共300所职业高校。
据统计,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省的A++类职业高校数量较高,广东、江苏与浙江三省A+类职业高校最多,紧跟其后的是河南与山东两省;山东省的A类职业高校最多,紧跟其后的是河北、湖南。优质的职业学校教育,为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提供了保障。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流向就业市场,不同产业、地域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受到关注。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方向一般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广东省的二、三产业总产值位居第一,其次为江苏、山东和浙江,因此这些省份的产业对职业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强。
此外,毕业生就业程度也可能影响职业高校的分布。研究分析各省专科毕业生人数与本地第二、三产业中企业数量的比值,比值越高意味着毕业生就业竞争程度越激烈。其中,毕业就业竞争激烈度相对较低的几个省份中就包括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研究认为,本地毕业生更容易留在竞争激烈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就业,这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沃土。
2023年,职业学校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预期向好。今年1-2月份,我国国民经济逐步回升,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带动市场需求快速恢复。据统计,春节后企业对专科生需求增长29.4%,高于全国整体。此外,分析认为大专生的择业观更加务实,随着毕业生应用型技术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且该群体就业弹性相对较大,更容易适应劳动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