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一线城市招聘市场快速复苏:制造业需求从蓝领转向研究生

“北京的文艺青年是最多的,上海青年活力是最强的,广州整体上很温和,深圳的比较着急——在赚钱和恋爱这两件事情上。”北辰青年创始人宋超如是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网传广州美团骑手招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近日多个就业话题冲上热搜,就业市场的变化备受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22年的发展环境指数来看,香港、深圳、广州位列前三。

从猎聘的数据看,不管是职位的发布还是平均年薪,也跟这个排序吻合。这跟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脱不了干系。”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杨柳告诉界面新闻,2023年以来,可以观察到大湾区在互联网、游戏、智能制造等行业对人才需求大幅增加。

另一位从事外包行业的人士则提到,互联网、医疗和餐饮板块有着明显的复苏。

一个趋势在于,用人企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业招工的需求正从蓝领逐渐转向研究生。“学历贬值”的背后,也是城市产业更新换代的需求。

制造业招工从蓝领转向研究生

乙类乙管”后,针对大湾区的就业复苏需求,杨柳指出,广东名列前茅,其中4个城市进入全国前20,为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

这些城市招聘的代表行业和企业是智能制造和民企,很有广东的特色。”杨柳观察到,需求最多分布在互联网、游戏行业,其次是智能制造行业,“其中又包括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以及衍生出来的锂电、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也是大湾区跟其他城市群的不同之处。”

杨柳表示,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对大量数字化人才提出需求,需要从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方面招纳人才,“所以这些行业的招聘需求非常活跃,市场上这部分人才也属于紧缺状态,薪酬增长非常快。”

“以前我们讲制造业工人,会想到蓝领、比较低级的厂工。但现在制造行业需求的员工已经是中高端人才,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上、学历是研究生起点,对经验、专业都有要求。”杨柳说。

根据猎聘《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近三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吸引力不断加强,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同比增长19.98%,超过京津冀和长三角。

从细分行业人才分布来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13.48%的占比领先;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工程,占比12.47%;电子技术半导体人才占比居第三,为6.16%。

但人才供需占比不平衡的现象突出。从TSI指数来看(TSI>1,人才供不应求;TSI<1,人才供大于求),电子/通信/硬件达到2.08,服务/外包/中介达1.99,制药/医疗达1.9;而金融为0.62,房地产/建筑/物业为0.53。

大湾区TSI指数情况 图片来源:猎聘

受大环境影响,房地产开发、互联网行业热潮退去,企业需求的人才占比下滑最多,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职位发布数同比上年下跌了58.67%和19.96%。

相比之下,机械制造/机电/重工、电子技术/半导体、制药/生物工程、汽车/摩托车等实体产业人才招聘量处于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2.47%、18.80%、21.22%和26.88%。

在最难招职位中,排名前十的均为技术岗位,位列前三的分别是驱动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和Android。

大湾区新发职位TOP10 图片来源:猎聘

“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各司其职”

尽管人才吸引力最高,但大湾区和其他城市群也出现了“断层”。

“从去年平均年薪来看,北京最高,接近30万;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是25万和20万。”杨柳提到,“我们常常讲‘被平均’,其实5万块的被平均是一个非常高的值,多少人拉动了这5万块。”

相比广深,杨柳提到,上海比较“洋气”,外企更多,更吸引年轻人,特别是留学生,“不管是广州还是深圳出去的留学生,首选的城市基本是上海;北京更多的是总部所在地,要的人相对来说也较高端。”

薪资差距的背后是学历的差异。与京津冀、长三角对比,大湾区硕博人才均低于前两者。京津冀硕博人才最多,硕士占比27.48%,博士占比1.74%;长三角分别为20.9%和1.05%;大湾区仅为16.15%和0.79%。

广州叮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齐超宇认为,这也由于大湾区跟长三角的经济结构不同,上海以大中型企业和顶级企业为主,华南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

很多小店铺,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中专以上、高中以上,能干活就行,这是华南特色。”齐超宇也观察到,放开之后,广州首先复苏的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规模较小的饭店、美甲店、宠物店都重新开张了。虽然之前倒了一片,但他们的好处在于经营成本较低。”

有一种说法认为,北京、上海人才红利较大,但广东依然停留在人力阶段。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天玉表示“也不能这么说”:“21世纪劳动法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消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所以在制度上不区分两种劳动。坐在办公室的白领和外面做劳力的工人,没有劳动评价上的差别。”

他表示,社会运行需要各个层次的人,要看各层次的匹配能否符合当地产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各司其职。”

广州的标签是什么?

近期一张“美团广州骑手招满”的聊天截图掀起了热议。

尽管相关负责人回应说法和实际并不相符,但杨柳认为,这也反映出在广州能获得很多中低端岗位机会。

在大湾区“9+2”城市中,深圳和广州占据着近七成人才,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差距。猎聘数据显示,深圳海外人才占比达48.28%,而广州仅27.39%。

2月以来,广州成为全国人口流入TOP1城市。“但流入的人口是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还是有区别的。”杨柳表示,这也是由岗位驱动造成的广深二地发展方向的差异,“岗位匹配的人是怎样的,是前期企业需求决定的;企业为什么有需求,是产业决定的。”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有着大规模的传统产业,在社交平台上亦被戏称为学历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兜底大户”,但发展到今日似乎也成为了包袱。

大湾区各市海外人才占比 图片来源:猎聘

北辰青年主打青年文化与社交平台,其创始人兼CEO宋超观察到,尤其在互联网和技术类行业,年轻人更愿意去深圳而非广州,在新兴产业方面,广州对比北上深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广州怎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竞争力,这点挺重要的。它的标签是什么?”宋超提及,北京的核心是文化、政治,上海是金融、外企,广州好像是商贸,但是这个标签不太“服众”,“之前广州想以电商或者数字经济作为标签,但还没做起来。”

“其实不从商业和经济上说,广州的魅力在于它没有标签,这个城市非常多元和包容,不是某一类产业很集聚的地方,干啥都可以。但从商业和人才的角度,缺乏一些定位。”宋超说。

北辰青年的服务群体为26岁到35岁之间、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根据过往经验,宋超发现四个一线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会调侃,北京的文艺青年是最多的,上海青年活力是最强的,广州整体上很温和,深圳的比较着急——在赚钱和恋爱这两件事情上。”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