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成侵害未成年人最突出犯罪,检察机关5年起诉13.1万人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升,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持续多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通报近5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介绍,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升,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持续多发。

最高检数据显示,5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年均上升3.6%。其中,起诉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3.1万人,此类犯罪已成侵害未成年人最突出犯罪。

童建明表示,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治杀害、伤害、性侵、拐卖、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坚决打击,绝不姑息。5年来,检察机关起诉的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一审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6.7万人,占判决总人数的41%,高出整体刑事犯罪23.9个百分点,突出体现了对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

“检察机关监督办案及时完善检察司法政策,明确办案规则,回应社会关切。针对成年人拉拢、诱迫未成年人参与有组织犯罪,制发一律依法从严追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的检察政策并督导落实。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促进完善办案规范,明确在集体宿舍实施猥亵犯罪,应认定为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依法从严追诉。针对一些“大灰狼”通过网络胁迫女童自拍裸照上传,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视同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童建明表示。

3月1日,最高检发布的第四十三批指导性案例中,既包括一起阻断性侵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感染艾滋病风险综合司法保护案。

2020年8月,已被确诊为艾滋病人的王某某与被害人林某某(女,案发时13周岁)相识。被害人告诉王某某自己在某中学初一就读,其父母均在外务工,自己跟随奶奶生活。8月25日晚,王某某和林某某约定到家里拿酒喝。王某某进入林某某家后产生奸淫之意,以扇耳光等暴力手段,强行与林某某发生性关系。当晚林某某报警,王某某随后被抓获。因阻断工作启动及时,取得较好效果,被害人林某某在受到侵害后进行了三次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均呈阴性。

最高检指出,行为人明知自己系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奸淫幼女,造成艾滋病传播重大现实风险的,应当认定为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对于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严重,主观恶性大的成年人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即使认罪认罚也不足以从宽处罚的,依法不予从宽。2021年2月,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在涉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童建明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多元,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的特点,检察机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既坚持依法惩戒,又注重教育转化,力促迷途知返,力阻重新犯罪。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坚持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方向。”童建明说。

2022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为68.5%、59.9%,高出整体刑事犯罪不捕率、不诉率24.8个、32.5个百分点,较2018年上升34.4个、36.9个百分点。检察机关5年共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7.1万人,适用率由12.2%上升至36.1%,超过97%的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同时,童建明称,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坚决依法惩治,绝不一味纵容,一体落实“保护、教育、管束”措施,既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也警示教育社会。5年共起诉涉严重刑事犯罪未成年人17.9万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