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如水皆性情

盛世大唐的安歇文字,真真假假,皆为趣味而生。

作者:夏凉之

大唐盛世

人人自有一种不输不畏的底气

他们爱作诗

下笔如流水过皆真性情

他们爱做梦

真真假假皆为趣味而生

神笔飞来的传奇

他们爱作诗。

所有的理想或生活,都是诗词的题材。

所有的诗词,都是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载体。

他们写爱情: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爱了就是爱了,热烈而果敢,绝不惺惺作态瞻前顾后。

他们求前途: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干谒诗理直气壮,毫无求人办事的低姿态。

他们说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缠绵悱恻又扣人心弦,由不得你不感怀相思入骨。

他们谈理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完全摒弃了书生意气,满纸皆是浩浩然的男儿志气。

他们写生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村的旖旎风光和村民的淳朴扑面而来,自在随意。

他们控诉社会: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陰雨湿声啾啾。

字字珠玑字字血泪,将那个时代的苦难尽诉笔端,让人不忍卒读。

他们写离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分明无限的愁绪,却不过分沉重。

这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块自留地。自唐以后,宋词清婉,元曲缠绵。

再也没有哪一个朝代诗人,能如唐朝诗人一般把诗词写的肆无忌惮,写的无比生动,写的那么真实。

自我娱乐的乌托邦

生活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享乐。

他们爱做梦。那对想象和梦的狂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会玩,也敢玩,即便做一个梦,也要梦出新的高度。

无论真或假,他们都愿意付诸认真的态度。梦想,是他们对美好的追求,对趣味的追求。

正是如此,才会有白居易的飞云履,鱼朝恩的鱼藻洞……

飞云履:

唐·冯贽《云仙杂记·飞云履》: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作飞云履,玄绫为质,四面以素绡作云朶,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雾。乐天着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矣。”

在江州的日子,白居易虽然不得志,但是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

这幻想中的仙鞋,自然不能带着白乐天踩着飘飘云彩登上仙界。然而,当鞋子上的云朵在芬芳的香气中若隐若现,无论是否可以飞天已不重要。对于诗人而言,这超越现实的浪漫,或以鞋为飞行器的梦想,都已在飞云履上得以实现。

鱼藻洞:

《南康记》曰:鱼朝恩有洞房,四壁安夹琉璃板,中贮江水及萍藻、诸色虾,号“鱼藻洞”。

对于人类来说,水晶宫是属于神话中的建筑。然而早在唐朝,大宦官鱼朝恩就兴建过明净剔透的“水晶宫”。

再以玻璃做成夹层内灌满江水,种植水草、浮萍。当藻草与萍叶漂浮,鱼虾轻灵游动时,仿佛置身水底的洞穴内。在还没有轧制大块玻璃技术的唐朝,这“鱼藻洞”实在是难能可贵。

幽人笔:

《云仙杂记·汗漫录》:司空图陷于中条山,芟松枝为笔管,人问之,曰:“幽人笔当如是。”

休休休,莫莫莫。

休休亭里,于年迈的司空图而言,一枝幽人笔,大概已是乱世之中唯有的安宁与寄托了。

洞天瓶:

唐·冯贽《云仙杂记·酒中玄》:虢国夫人就屋梁上悬鹿肠于半空,筵宴则使人从屋上注酒于肠中,结其端,欲饮则解开,注于杯中。号“洞天圣酒将军”,又曰“洞天瓶”。

洞天瓶这名字虽好听,不过鹿肠中流出的酒,不知会不会染上什么味道呢?

不过美酒从半空流入杯中,在视觉上,已是一种享受。

同样是喝酒,汝阳王李琎的方法,可就温柔太多了。

泛舟于注上酒的云梦石长渠中,随手可取的酒器,其自在形态,与曲水流觞的雅集,倒颇有相似之处。

雪莱说:“在我们人生中替我们创造另一种人生。”

我想,这是对唐人的想象与行动最好的注解。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