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深圳十四五“保租房”目标提高,新增20万套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获悉,为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十四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原目标54万套(间)提高到不少于74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增加了20万套(间)。

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住房规划与建设处介绍,2022年,全市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14.2万套(间),供应分配12万套(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23年,全市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8.5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
2月21日,《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工作报告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300万平方米。出台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60个项目,建设筹集16万套(间)。启动保障性住房“租购同权”试点工作。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1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司法局发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应当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配置文化娱乐、体育、社康中心、养老、托幼等设施;相关部门落实与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公共租赁住房户型建筑面积以六十平方米以下为主。新增建设筹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户型建筑面积七十平方米以下的套(间)数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百分之八十,单套建筑面积较大的户型可以按间为单位出租。共有产权住房户型建筑面积以九十平方米以下为主。
02.华富北片区棚改II标段开工,整个项目20栋住宅
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消息,福田区华富北片区棚改项目II标段已开工。
华富北棚改项目南临笋岗西路,东临市二医院,西临笔架山公园,北临华富中学与华新小学,是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的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
项目II标段包含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计容面积8.5万平方米,以“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模式,由人才安居集团旗下福田人才安居公司负责实施,由特区建工集团担任施工主体,基坑开挖面积约2万平方米。
资料显示,华富北棚改项目位于笔架山公园附近,涉及多个小区,项目将为市二院扩建改造贡献用地。整个项目总共规划了20栋住宅,25层-48层不等,还规划有2栋幼儿园,以及裙楼。
改造后将在华富北片区汇聚一流的教育资源、一流的医疗资源、一流的生态环境,打造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型的新住区。
今年1月19日,《福田区华富街道华富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专项规划》正式发布。
项目总建面超53万平方米,以二类居住用为主。

相比较2022年6月6日发布的规划草案,项目的容积率有所调整,1-01地块由原来的5.5调整为5.3,1-02地块由原来的4.4调整为5.4,建面未变。
福田区华富街道华富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南临笋岗西路,东临市二医院,西邻笔架山公园,北邻华富中学与华新小学。
改造范围用地面积18.28万平方米,拆除用地面积16.35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9.92万平方米,规划容积为53.02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45.87万平方米,商业4.1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3.06万平方米(最终配建规模以政府批件为准),另配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占地6000平方米。
项目住宅部分除用于搬迁安置住房外,应当全部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从公示的地块划分与指标控制图显示,项目总共规划了20栋住宅,25层-48层不等,还规划有2栋幼儿园,以及裙楼。
项目由人才安居集团旗下福田人才安居公司担任项目实施主体。根据规划,项目将为市二院扩建改造贡献用地。
市二院将利用两处新增用地进行扩建。扩建后,医院总用地面积将达到8.5万平方米左右,床位数将明显增加,将新建立神经外科中心、骨科中心、烧伤整形外科中心和老年医学中心。
此外,片区将建成两所幼儿园,另配建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场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级公共配套设施。
03.跨市交通方便如市内乘地铁,广深佛莞等7城将实现全面连通
据“深圳商报”消息,近日,广州发改委发布《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3年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共153个,年度投资计划197亿元。
《计划》提出广州在年内将实现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轨道交通、佛莞城际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3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竣工。
这3条线路加上大湾区已经通车的广清城际、佛肇线、莞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线路,在大湾区内形成“一横一纵”的城轨脉络,连接起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这7个城市的连接,也代表着广州都市圈内城市和深圳都市圈内城市通过城际轨道全面连接起来了。
根据近期公开的《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城际轨道交通方面,预计共有3条线路于年内竣工,6条线路续建、2条线路年内开工,以及3条线路作为预备项目进行筹备。其中,预期年内竣工的3条线路不仅对广州都市圈内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有所助益,同时使得广深都市圈全面连通,促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根据广州市在2022年8月公示的轨道交通规划,广州将通过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的建设,实现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其中至佛山、东莞城市中心30分钟可达的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显示,国家层面同意在大湾区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并通过加大城际铁路建设的力度,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