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巧了,滚君前两天才聊完这个中国摇滚圈的传奇人物“老K”郭怡广,结果没几天他就介绍了央视的专访。由于是英语新闻频道,他与主持人全程英文对话,老K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聊到了唐朝乐队、魔岩三杰、春秋乐队、中国摇滚发展等话题,从老K的口中,你或许会对中国摇滚乐有更深层的理解。
可是问题来了!原采访视频全程英文,没有任何中文字幕,普通小白怎么看!作为集摇滚和硬派于一身的男人,滚君当然要服务好广大粉丝们。于是,我找到了好朋友桂桂,一位英语专八长相甜美的女神,对视频里的对白进行翻译,女神的英文功底加上滚君的专业知识,前后共耗时9个小时,终于完成了这部视频的翻译。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可是全网独家中文字幕版!
果酱音乐独家中文字幕视频
听译:桂桂lucia
校正:三井小羊
郭怡广,一位美籍华人。在摇滚的洪流进入中国,在北京生根发芽的时候,郭怡广和很多“北漂”的摇滚乐手一样参与到这个伟大浪潮中,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同时影响了一代人。
唐朝乐队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
论对中国摇滚的影响,唐朝无疑是这其中最终要的一支乐队。1989年,郭怡广从美国来到北京,与丁武、张炬等人组建了唐朝乐队。
说起“唐朝”这个名字的由来,大唐盛世代表着中国最开放的时代,无论民俗还是政治,所以它更能包容外来的事物和文化,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名字是和丁武、张炬等创始人一起决定并采用的。
郭怡广在采访中特别强调:我加入唐朝的时候是在1989年,在乐队签约的时候我并不在其中,乐队重组的时候我也不在。我回来的时候是1991年,那时的唐朝已经非常有名了,所以唐朝的成功,并没有我的功劳。
玩摇滚乐并不是我唯一想干的事
郭怡广坦言,在真正成为唐朝乐队的成员之后,他发现玩乐队的动机和当初不同了,玩乐队并不是自己一辈子都想干的事情。
除了做摇滚乐手之外,当时的郭怡广还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他说自己的生活要比北京的大多数摇滚乐手的生活要优越的多。自己是中国摇滚的一份子,但实际上自己和那些中国摇滚人不一样,“我始终还是个外国人”。
“音乐并不是我留给这个世界的唯一东西”。
中国摇滚中很多人的名声都受之有愧,比如像我
就算是现在,很多人说起中国摇滚,也会不自觉的提起美好的90年代。在郭怡广眼中,90年代非常的Wonderful,非常的有趣。几百个人混迹在摇滚圈,大家不区分什么风格、什么曲风,都在一块玩,并相互欣赏对方的音乐。
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群玩摇滚的人当中,有些才华横溢,非常优秀的人值得尊重,而且他们也都出名了,但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
“当中有些人受之有愧,比如像我。我就是一个思想顽固、资质平庸的吉他手,我好是好,但还不够优秀。如果在一个成熟的音乐市场里,我这有的吉他手根本就不算什么,更不会出名。”
“我是一个优秀的摇滚乐手吗?并不是,我并不在乎能否在音乐市场上取得成功,我也不在乎自己做的音乐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前辈的光环实在巨大了,让新乐队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唐朝乐队的贝斯手张炬去世之后,唐朝仿佛失去的灵魂。被主持人问道“是否我们对那个年代太多理想化了?”的时候,郭怡广回答说:是的,我们把那个时期看的太过理想化了。
“张炬是一个非常棒的摇滚乐手。我觉得问题是,当时的乐队没有什么竞争,乐队想找一个竞争对手非常的难,而今天就现实多了。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老牌乐队身上,实际上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水平都不满意。“
“对很多人来说,一起到中国摇滚,想到了就是崔健、唐朝、黑豹…都是早期的摇滚明星,其实很多后面出来的乐队也非常优秀,可他们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一部分原因是,前辈的光环太多巨大。”
春秋乐队从未想过成为名气非常大的乐队
春秋乐队成立于2001年,在2016年5月份的时候乐队做了最后一场演出,一支成军15年的老牌乐队宣布解散。而在此期间,郭怡广除了担任乐队吉他手之外,他还做过自由撰稿人、奥美中国数字行销策略群总监,以及优酷网推广和媒体公关维护,乃至年薪百万的百度高管,吉他手仿佛只是他们兼职工作。
用郭怡广自己的话说,“我和春秋乐队的管理者都心知肚明,春秋从未想过要成为名气非常大的乐队,我们做音乐、做演出纯粹为了开心,并没有多大的野心。”
春秋乐队告别演出·最后一页
“春秋乐队的告别演出,是我这辈子最棒的一次演出。”
当10年或者20年后,再次回忆起这段音乐时光,你会是什么感受?
“想起这些事时,我会非常怀念,我会忍不住流眼泪,也会开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