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不达标产品开放规模迎高峰,本月理财赎回或再起波澜

兔年伊始,理财赎回压力仍较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实习记者:杜天舒

“年后这几天,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向我们咨询新的理财产品了。”中信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但二月份理财产品可能再次迎来一波赎回潮。”

由于2022年11月底理财净值大幅度波动,市场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担忧加剧。但2022年12月以来,理财净值逐步回升进入稳定期,产品破净率持续下降,给予了投资市场一定信心。

广发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12月15日到1月5日,中长债、偏债混合、短债理财,合成净值区间收益率分别为0.51%、0.36%、0.35%。1月6-17日,中长债、偏债混合、短债理财,合成净值区间收益率分别为0.07%、0.04%、0.01%。同时,全部理财子产品破净率连续四周下降。自12月中旬开始,全部理财子产品业绩不达标占比稳定保持在25%左右。

不过,新年伊始的1月,理财市场仍未能回归火热。1月银行理财新募集规模下降,存量理财规模持续下降。

“我们银行最近没有开放定开型的理财了,主要产品为3个月封闭型产品与1年期封闭型产品。”中信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回复界面新闻记者。

截至1月20日,新发银行理财产品共1674只,已公布募集规模达1277.5亿元。但公布率仅38.5%,经广发证券估算,2023年1月(截至1月20日)新发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规模或在3320.7亿元,同比下降4%(考虑到春节工作日因素)。封闭式理财产品仍为新发理财的主要类型,规模占比逐步上升,数量占比持续保持在90%左右高位。

据广发证券估算数据显示,1月以来银行理财存量规模持续下降,从1月6日的30.4万亿元下降至1月13日的30.2万亿元,在1月20日当周下降近2600亿元至29.9万亿元。

同时,定开型理财产品与封闭型理财产品持续下降。定开型理财产品占比在12月和1月持续下降,相较于2022年初下降了7个百分点至31%,规模最不稳定。封闭型理财产品的规模下降幅度也较大,1月末相较于去年同期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

此外,在去年11月债市快速调整之后,各类理财子产品存量规模直转而下。截至2023年1月23日,国有行、股份行、合资及城农商行的理财子的存量规模分别较10月末下降0.70、0.51、0.02及0.01万亿元。

理财存量规模的持续下降,是由于从11月14日开始,银行理财已经连续十周净卖出,但卖出规模从12月初开始不断下降。

12月以来,定开型及封闭型理财的到期规模及开放规模逐渐下降,赎回压力得到缓解。截至1月20日,1月内定开及封闭型理财产品剩余开放及到期规模分别为10724亿元及457亿元。

2月定开型理财产品打开规模2.32万亿元,相较1月微升,其中1.07万亿元开放规模的运作周期小于30天,将周期性打开,2月理财赎回压力仍较大。 

据广发证券报告判断,主要原因是破净及业绩不达标定开型理财产品的打开规模较大,其中业绩不达标的定开型理财产品在2月开放规模达到高峰4586亿元。

被问及未来的理财收益如何,上海银行的理财经理回复到:“银行目前无法对理财的收益进行保障,但目前的大多是使用摊余成本法的,收益比较稳定。”

上海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表示,为保稳定,最近的理财产品回归了摊余成本法的怀抱。

摊余成本法是指将产品的净值按所投资的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能取得的所有收益平摊至每天上。而市值法估值方式下,产品净值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

11月以来,理财产品因债券市场震荡遇净值下跌潮,此时采用摊余成本法对理财产品进行估值,产品收益率会相对稳定,净值波动幅度较低,投资者更容易接受。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