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演出+制作+主办,S.A.G要做中国的Live Nation?

对S.A.G来说,公司不可能靠技术制作这一招打遍天下,2015年它开始转型投资并主办演出。然而,现场音乐这个日渐繁荣但风险高企的市场,选择投资谁的演出并把它办好就考验团队的真功夫了。

作者:李禾子

大约在一年前,S.A.G舞台艺术工作组(以下简称S.A.G)联合创始人姜北生曾接受过音乐财经的采访。彼时的S.A.G刚刚涉足演出主办,正忙于李志场馆巡演的筹备。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S.A.G是否还适应“演出主办方”和“演出投资商”的新角色呢?

显然,他们更加忙碌了。

除了李志2015年的巡演,S.A.G还与赵雷签定了去年和今年独家巡回演出的全盘项目,赵雷今年的巡演也于今晚在天津正式开启。此外,S.A.G参与投资了9月初刚刚结束的第一届天漠音乐节,还将主办逃跑计划11月的工体演唱会。

现在的S.A.G同时扮演着主办方、制作方和供应商三个角色,团队人数也扩充至了将近40人。公司业务同样从最初的现场制作延展到直播、演唱会制作、演唱会投资和艺人宣传等业务。S.A.G本意是Sound Art Groups(声音艺术工作组)的缩写,随着公司业务扩大,字母“S”的含义也从“Sound”变成了“Stage(舞台)”。

摄影:七仔

当然,他们也没落下自己的“老本行”,仍在为很多现场演出和电视节目提供技术服务。譬如去年9月份的李宇春成都演唱会、去年底《我是歌手》踢馆赛、羽泉圣诞演唱会以及今年7月的华晨宇“火星”演唱会、8月开启的李宇春“野蛮生长”演唱会、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还有很快要举办的崔健工人体育场演唱会等等,都出自S.A.G团队之手。

虽然做技术出身的S.A.G在投资演出方面还是一个“新人”,他们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但与此同时,多年的从业经验也给了他们底气。姜北生说:“我们缺的就是在演出投资上的经验。但因为我们天天看,谁靠谱谁不靠谱,其实很明白,这个就是我们的优势。”

投资音乐人演出,S.A.G的“四大原则”:

1、与音乐人价值观相近,彼此处得来;

2、投资有作品“量”,勤奋、正处于成长期的音乐人;

3、在不亏的前提下,不计成本地做好每一场演出;

4、盈利!这是对企业所有参与者的责任,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姜北生

音乐财经来到S.A.G录音棚采访的那个晚上,两位创始人张博和姜北生刚刚从天漠音乐节的庆功宴上回来。

现在国内音乐节每年有一百多场,S.A.G认为这种数量应该足够丰富了,但因为这些音乐节中多是“浑水摸鱼”,所以实际有质量的音乐节并不多,他们希望自己的音乐节能够真正吸引人。也因此,张博表示S.A.G为天漠音乐节付出了非常多心血,用他的话说就是“不计成本”。

当然,“不计成本”还得打个引号。S.A.G认为,长远来看公司是必须盈利的,盈利是对企业所有参与者的责任,“不计成本”绝不是胡乱花钱,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做到最好。

“演出这个行业,还是存在挺大风险。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每做一步都会比较小心。公司一定要盈利,我们合作的基础点就是共赢,双方都要盈利。如果把自己做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事也都做不了。”

姜北生谈起S.A.G的生意经感叹道,现在有钱的金主太多了,他们砸大量的钱来争抢一个当红明星,这也不是S.A.G所擅长的,S.A.G到现在没有花过任何投资人一分钱。

目前,S.A.G所做的项目几乎没有亏损,维持着自给自足,也不需要接受外界得投资。这体现出S.A.G较之传统演出主办方的优势,张博解释道:“比如说一场演出的票卖了四成五成,对于一些传统演出商来说就是赔钱了,但可能对于S.A.G来说是不赔钱的。为什么?因为在演出本身不赚钱的时候,我们的制作、我们的器材是正常运作的。这也是S.A.G得以维持生存的根本。”

张博

其实,之所以对所有演出项目“不计成本”,也是因为S.A.G更希望为行业留下一些价值。他们凭借自己对音乐行业的了解和多年经验,来判断哪些音乐人是有发展后劲的,然后为这些音乐人提供他们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帮助音乐人快速成长到下一个台阶。

在姜北生眼中,S.A.G的一个优势是能在艺人的成长期内发掘他,而不是一上来因为这个音乐人火,就投资他的演唱会,而是希望发掘这个人,以才华为基础,双方合作共同成长,把音乐人逐步推向体育场甚至体育场。

“我们知道还是有好音乐存在,即使有80%的音乐都是差的,最起码还有20%或者10%、甚至1%的东西,是能让我们感动的。”张博向音乐财经回忆起S.A.G建立的初衷,“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追寻这1%。”

而这也正是S.A.G存在的价值!

现在S.A.G主办的都是一些独立音乐人的演出,你们会对合作的音乐人有一个自己的定位吗?

姜北生:当然有,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得相近。其次我觉得要有作品,作品不是说你一辈子写了一首好歌就完了,还得有量。

现在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的合作并不同于几年前的方式。过去中国的唱片公司都是签了你所有的唱片约、你的版权、你的演出,等于说你的人就签给我了。但其实欧美国家并不是这么玩的。

欧美国家更多的是你火了以后,成立自己的小团队,然后你去和唱片公司合作,只做唱片的部分;跟演出公司合作,只做演出的部分;跟经纪公司合作,他就只负责你的各种经纪事务。你自己的管理团队就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经纪人的角色。团队能帮助你去规划未来几年该怎么做,这绝对是能帮助艺人去发展的。

作为S.A.G,可能今后更多的是想做这方面的事。

中国现在的独立音乐人,不跟唱片公司合作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任。我们一直在规避这种情况,或者说在合作之初就把很多事说清楚,让艺人对我们没有任何的戒备心,没有任何的疑虑。这方面我觉得我们要比别人考虑的要多一些。信任是一个基础,我相信未来S.A.G的业务模式会不断完善,变得更加健康。

张博:什么样的艺人是有价值的?要看这个艺人的音乐贡献,他留下了什么东西,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选择的艺人都是对中国音乐有很大贡献的人,而不是像假如有一个钢琴家,演了一辈子只会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像李志和赵雷,他们是表达自我的。李志表达了一种很强烈的自我价值观,赵雷则表达了一种很真实的人生经历。为什么他们的粉丝那么忠诚?就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表达出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故事、写成歌,让听的人产生了共鸣。

所以这就是S.A.G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价值。S.A.G能帮助他们,把你本身有的价值让所有人都看到,或者说你本来能做到80分,S.A.G能够为你做到90分甚至100分。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加速你的成长。我觉得这是S.A.G存在的价值。

你们怎么看现在国内繁荣的音乐节市场?

张博:现在的一个感觉是,中国音乐节首先是内容跟不上,太匮乏;其次是没有足够多的优秀艺人。为什么我们这么支持原创?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在中国太珍贵了。美国一星期的专辑产量就相当于中国一年的专辑产量,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一定要听新的作品。中国就不是这样,包括很多演唱会唱的都是老歌,不唱老歌就没共鸣,现场气氛也不好。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导致中国的原创得不到鼓励。

说回音乐节。现在国内的音乐节有一百多个,绝对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水平了,但人们打心里想去的有几个?而且很多音乐节办一届就没了,我们不希望这样。我觉得天漠未来一定是大家都想去的,现在我们不会去想太多营收,目标就是要把它做得更好,和别人不一样,给观众更好的体验。即使第一届人少,我也觉得可以理解,而且我们也预料到了。

我们参与投资了天漠音乐节,从园区规划到整个运营我也有亲自参与。说白了这还是自己的事,又是一个不计成本的案例。MTA天漠音乐节的创始人是李宏杰,我的老友。我们共同经历了张北音乐节,长阳音乐节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也以观众的身份共同体验过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的音乐节,最终决定要为中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音乐节。

S.A.G接下来还有哪些发展计划?

姜北生:S.A.G这个以技术和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团队,能够延展的是跟音乐有关的事,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现场演出。演出制作是一块,演出投资也是一块,这两部分是比较稳定的,也比较核心。

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没准S.A.G就成为中国的Live Nation了,而且可能还是一个更新型的方式。我们想在目前行业缺少职业经理人的前提下,暂时充当这个角色,同时进行一些演出的投资。

我们希望能帮助音乐人。现在我们一般签的都是作品量特别大,而且特别勤奋的音乐人。但不是签下他的全部,主要还是演出这块。因为比如说我们不擅长版权,而且我们觉得从现在开始自己积累版权也没什么意义。

不过,我们可能会做一些现场演唱会的版权。因为我们现在在单个视频和演唱会方面会有一些积累。

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