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留白影视创始人及《狂飙》制片人:回归内容,故事和人物最重要

尊重内容本身,才能做出好的内容。

《狂飙》播出后真的在一路“狂飙”,2月1日的大结局收官,根本挡不住观众们对这部“开年大剧”的热情,除了持续“霸榜”热搜之外,豆瓣最高达9.1,荣膺开年国产剧第一。

面对观众的热情,《狂飙》的制片人徐泰也表示实在有些受宠若惊。一部优质的剧集究竟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对主创来说也是未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为一名资深制片人,他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让剧集的品质保持优良。

在品质上,《狂飙》的好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做的最好的,当属一部剧集的核心——故事与人物。除了张译饰演的安欣、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撑起了正义与邪恶两大阵营之外,吴刚、倪大红、韩童生、高叶等资深演员饰演的重要角色也都带来了极为精彩的演绎,不同阶段出现的其他角色也无一人演技掉队。这样的阵容,让主角需要凸显时足够吸睛,多人的群戏也展现出较高的平均水准。

在徐泰看来,好的演员对剧本一定能够起到加分的效果,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许多演员都可以将过去积累的经验运用到角色当中,令其比原本设计的更加丰满和精准。

在聊到演员时,“精准”这个词不断出现。徐泰之所以多次强调,是因为《狂飙》略有开创性的叙事方式,将故事集中在21年中的三个时间点,分别是2000年、2006年和2021年,剧集中真正呈现的,不过是这些年中的短短60多天所发生的事件。要在这样的时间跨度下,演绎同一个角色在时间打磨下的变化,确实需要演员本人经历过一些生活的波折,作为过来人,才有可能抓住漫长时间的变化中那短短一瞬的光彩。

在留白影视创始人、《狂飙》总制片人徐康看来,《狂飙》能够将品质做到如此,跟公司过去在同类型赛道上推出过《刑警之海外行动》《对决》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同类剧集的精进,制片人及团队也会获得相应的成长。

这也是留白影视旗下制片人工作室的重要成长方式。徐康表示,公司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之所以公司现在布局的是“质感古装大剧”、“现实题材”和“爱情剧”三大赛道,主要也是因为制片人感兴趣并擅长这些类型,才自然形成的。

也正是随着制片人们在这几年的不断成长,留白影视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小体量的项目越来越少,“大家都想做更好的内容”。只有在尝试非常新的类型时,才考虑制作中小体量项目。

正是得益于对内容整体的高品质把控,徐康表示,在影视行业遭遇寒冬、流媒体平台“降本增效”的这两年,留白影视并没有遭受过多的影响,也不会给自己定下每年一定要拍几部的目标。这两年市场的降温,反倒帮助公司创作者更加回归了创作本身,不会为了那种只能赚钱的项目忙碌,将目光聚焦到自己想做且能做出超越市场一般作品水准的作品。

徐康也认为,随着流媒体平台通过“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并看到了好剧确实能为平台带来大量收益之后,平台也会对好剧提供更合理的回报,让整个市场从调整中恢复理性与稳定,也帮助各种类型的作品百花齐放,共同迎来影视市场的复苏。

在《狂飙》于年初开了个好头之后,留白影视今年还会有两部优秀作品即将与观众见面,分别是马伯庸原著改编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以及现实都市题材《熟年》,为影视行业的复苏添砖加瓦。

留白影业创始人徐康
《狂飙》制片人徐泰

界面文娱对话《狂飙》制片人徐泰、留白影视创始人徐康:

“高启强的恶根是利益,他没有情感”

界面文娱:作为主创,剧集的内容品质可以把控,但播出后的受欢迎程度确实无法预测。目前《狂飙》的爆火,作为制片人是否有些出乎意料?

徐泰:完全没预料到。我们觉得片子做的不错,看完都挺有信心,希望可以热播,但到这个程度确实不敢想。谢谢大家的喜欢,我们的付出都值得。

界面文娱:目前有跟平台一起复盘这个项目吗?

徐泰:其实我们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就不断地进行总结。拍摄中也会犯一些错误,后期看的时候,也发现跟最初的想法有一定的出入。

这个项目的剧本阶段,我们就看到导演将其设定成三幕式,这三个年代的跨度就已成型。但到了实践阶段,将张译老师、张颂文老师等演员都请来,融入表演后,人物会变成啥样,我们也不太清楚。

我们就是按时间顺序拍,从2000年到2006年再到2021年。直到他们进组演了一两周,我们才终于将安欣和高启强的样子摸索出来,当时就非常高兴。

界面文娱:好的演员带来的对人物理解和表演,是对剧本进行加分的。

徐泰:两位老师的状态确实令我们非常惊喜,因为他们来之前就把功课做得非常足,他们完成的人物是在我们的理解和认知之上的。他们将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融入进去,才让安欣有了灵魂,让高启强有了特色。

界面文娱:而且不止是这两名演员好,整体演员的群戏都非常强,哪怕是此前不太认识的年轻演员也没有“掉队”的。

徐泰:我们这部戏的演员,他们每个人都能驾驭年代的跨越,整整21年里,我们只拍了大概60多天的故事,所以要将一切都浓缩融入进去,让观众一眼就认可。比如从2000年到2006年,安欣到底做了什么、有什么变化,他说话、做事的方式如何成熟、成熟到哪种程度,莽撞劲儿呢?张译老师在表演时都拿捏得很准。

包括张志坚老师饰演的孟德海,他从公安局长变成区委书记后,不仅年代变化,而且立场变了。治安和治理,差一个字,但就千差万别。立场不同后,所有状态都变了,包括对安欣,他也会讲出“我没办法像过去那样去帮你”这样的话。

片中几位女演员老师们也都非常厉害。这次我们赋予女性角色很多动因以及时间的关联性,她们都能推动事件的发展,包括高启强2000年认识泰叔是因为陈书婷,2006年也是陈书婷让他悬崖勒马,哪怕第三单元闪回到2014年时,也是她让高启强不能杀人了。

界面文娱:高启强的坏,在过去的国产剧集市场上并不多见,这种人物是如何设置的?

徐泰:高启强其实从根上就有问题,从他不交清洁费就能看出来。普通人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难道不是报警?怎么会是买等离子电视送过去?他就是想走捷径,正常处理方式不是这样。包括徐雷被电死,他第二天还去公安局找安欣,这是正常人干不了的,目击意外事件还从中获利,敢堂而皇之去公安局打听,胆儿有多肥才敢啊。

高启强总想投机的恶根,是一直深埋他心里的。他想要钱,2006年时他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是利用弟弟、利用老默,利用身边所有人。每次面临人生选择时,他都选择投机、快速发财。哪怕最后他弟弟卖毒品,他说着“你沾毒品会死”,依然让弟弟把手里这批30万的货给卖干净。他那时已经很有钱了,真爱弟弟的话,完全可以让他把手上的货全扔了。

其实高启强这人没情感的。他要是有情感,真不会这样。我们就是要提醒大家看到他的伪善,提高对黑恶势力的防范意识。

界面文娱:跟高启强相反,安欣则是一直希望让他改邪归正,是整个京海市的光。

徐泰:安欣是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底线,他认为只有用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把事儿干成才叫干成,其他的都不叫干成。安欣希望他的善良可以播种到京海的每个人心里,包括老默、黄瑶,乃至高启强。

对他来说,因为从小没有父母,从小生活在警队,他的生活就和工作完全融为一体了。虽然后来他因为工作对心上人带来那么大的伤害、最好的战友付出生命代价,让他有些怕了,但他的坚韧一直还在,只是他选择了自己坚守,不连累别人。

界面文娱:这种品质非常真实且符合人性,是不是也参考了一些真实情况?

徐泰:我们走访了真正的干警,并在中央政法委给我们的材料里看到许多真实干警就是这样的。维护正义不一定有想象中那么跌宕起伏,但这就是真正的争议。幸亏是张译老师来演,安欣太难拿捏了。

包括2021年为什么会重复一些开头的片段,是因为再看的时候,能看到安欣对指导组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他清楚要解决的不是一个高启强,核心是黑恶势力的土壤,他是希望能让整个城市变好,让滋生黑恶的土壤不存在。

界面文娱:每个时代都可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恶,包括高启强在不同时代也在变化,好像收敛,实则依旧猖狂。

徐泰:对,所以大家好像觉得到第三单元,有点没那么雷厉风行了,因为那时高启强是隐秘的黑恶。假装慈善家,是为了隐秘犯罪手段,让指导组拿实质性证据更加困难。对这样的人,必须连根拔起,所以才要进行政法队伍的整顿。我们身边认识的一些警察朋友,都觉得这个戏很好看,就是因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这件事让他们高兴。而且我们剧里做的,其实都是有代表性的缩影,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界面文娱:将跨度21年的故事拆分成三个节点,其实这样的展现形式,特别像由三部曲构成的史诗电影。这种呈现方式是如何想到的?

徐泰:这种结构确实在剧集里不太常用,因为剧的时间轴一般很长,如果做得不精准,会让观众很明显地感知到。幸亏我们所有的演员老师和工作人员,都把不同年代的氛围、状态给的那么精准,能让观众觉得合理。

后来听徐纪周导演说,我们才知道,他一直在构思一个警察跟一个犯罪嫌疑人,两个人的命运在时代里彼此纠葛,一直到最后正义如何战胜邪恶的故事。正好我们接到了政法委的项目,跟徐导也很契合。当他第一次拿出剧本,我就觉得怎么会这么快这么好呢?(笑)

界面文娱:那为什么偏偏是2000年、2006年和2021年呢?

徐泰:这其实是导演的定的,找的是最有特色的时间点。你看里面的事件,都是那个时代最具特色的。因为这20年中国发展迅速,无论是经济还是我们的认知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挑了用这几个时间点展现命运的交汇。在大势里,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界面文娱:从制片人的角度,有从《狂飙》这个项目里总结出什么可以在未来使用的新的经验吗?

徐泰:还真没什么新的,还是那些老话。你得有“一剧之本”,有合适的演员,有专业的工作团队去完成。到这个程度,肯定是好片子,至于能不能播好,我也没法控制和苛求。对我和整个留白影视来说,我们都想先把东西做好,让大家喜欢,别像高启强那样想着投机。能不能真的大爆不敢说,但肯定不差。只要品质是拿得出手的,聊起来觉得这个戏有点意思,我就很知足了。

界面文娱:《狂飙》现在豆瓣评分9.1分,很拿得出手了吧?

徐泰:我都不敢想(笑)。啥感觉?我说不上来,高兴肯定是高兴,但也诚惶诚恐。我会想,你真的做到了吗?大家真的那么满意吗?我知道很多地方自己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甚至能力范围内可控的一些都没做到,还是有遗憾的。评到9.1分,大家真的抬爱,感谢所有观众。

平台“降本增效”,我们回归内容本身

界面文娱:一部剧的爆火可能都是个例,但作为留白影视的创始人、董事长,肯定还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论之类的可以复制的东西。目前咱们通过《狂飙》找到了什么吗?

徐康:方法论其实一直都在总结,比如每个公司都有的要求标准,我们就做的是不低于75分的作品。随着全行业所有主创的整体水平提高,公司能找到合适的人,一起带着正确的态度去做好。那能不能碰到《狂飙》《长安十二时辰》这样90分以上的好剧,这真的得靠剧里的灵魂人物,可能是导演、编剧,也可能是好几个人,比如好的演员,把前半生的积累都在这个项目用出来了。所以我们肯定努力让公司的每部戏都达到均值以上,但不可能每部都是《狂飙》。

界面文娱:提到《狂飙》和《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很多观众的第一直接观感是,留白的作品美术服化道都做的特别好,会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徐康:其实服化道在我们每次制作中都不是重点。像《长安十二时辰》,是因为曹盾导演需要表达一个盛唐在当时的文化的核心。有的作品弄华丽好看,要让大家看到挥洒出来的钱,但《长安十二时辰》肯定不是,都是把钱用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对观众来说,这个剧是一个行活还是认认真真做的,他们都能感受到。包括《狂飙》《风起洛阳》,我们主要是为了观众的代入感,让大家相信每个阶段的变化。这些都是服务于故事和人物,我们觉得在剧集上,最重要的绝对是故事和人物,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的。

界面文娱:在留白影视的三大内容赛道中,现实题材赛道主要是与扫黑、涉案相关,《狂飙》正是代表作。为什么选择这个赛道作为公司的核心类型之一?

徐康:我们有一些擅长的类型,但总体而言,我们是以制片人工作室为核心的生产模式,更多的是取决于制片人喜欢和擅长的类型。而且在某个类型上,也会越做越熟练。比如这个片子播了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之前的预判是否准确,反思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从公司和制片人的角度来说,会逐渐精进。不一定保证下一部一定比上一部好,但一定会有经验和资源的累计。

所以我们的内容赛道,其实是自然形成,并非我们设计好的。比如现实题材,我们做了《刑警之海外行动》《对决》和《狂飙》,就是在不断学习和精进。当你做过这个类型,主管部门也会对你有信任,才有机会继续做下去。

其实我们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有《熟年》,今年也会跟观众见面,是都市家庭的生活流剧集。所以我们并不是只做扫黑案件的故事,核心在于,我们要平衡商业性和艺术性,不能拿人家大商业片的钱去拍窄众的艺术片。

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我们首先会想,能不能拍得比市面上的作品更好一点?如果是,就会再想这个类型是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也遇到过不擅长的或者判断不了的。所以在两三年前,我们内部否定了许多只赚钱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唯一能做的原因是能挣钱,那我们就不做。

界面文娱:其实这两三年正是整个影视行业最难的时刻,能在这个时间段,放弃能赚钱的项目,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徐康:其实恰恰是这两年影视行业比较难,我们才做这个决定。当行业特别好,反而很难。因为很多资源大家都在争抢时,很难静下心来想自己要不要这么做。反倒是市场冷静一些后,我们更容易做这样的决定。

还好留白本来有一些项目储备,发行上平台也跟我们互相信任,我们还能做一些主动的选择,已经过了为了生存什么活儿都接的阶段。也恰恰是因为平台“降本增效”,回归内容本身,让我们知道再做那种只能赚钱的项目就完了。这一阶段,很多不该有的东西被出清,所谓的泡沫被挤干净,后面可能会比较健康地发展。

我们也能看到行业内的变化。作为甲方的平台,归根到底必须赚钱。只有他们赚钱,片方才能踏踏实实做内容。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大家更早能适应。比如爱奇艺连续多个季度盈利,大家也都过渡到健康的方式发展。

而且平台“降本增效”,会让剧集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完全不认同有些剧集因为预算少了就拍不出来。大家坐在电视机前那么长时间看这个内容,一定不是因为视效跟一些花枝招展的东西,一定是故事和人物。当观众能跟进人物,看看人物发生的一件件事,才能把剧集看完。看看中国香港的TVB的老剧,布景都那样的,但放在现在依然会觉得好看,这就是故事和人物好。

界面文娱:那在产能上,留白影视目前的计划是如何?平台的“降本增效”会影响既定的计划吗?

徐康:我们并没有规划自己每年必须拍4、5部。目前留白有5个比较成熟的工作室,但有时候会让两个工作室一起合作一个大项目。理论上每个工作室每年拍一个,留白每年就有4、5部,但我们不强求每年都必须开机。

主要的变化,是因为我们的中小型项目越来越少,尤其最近两年。并不是因为大项目赚钱,而是因为制片人的整体水平到这儿了,大家也想弄点更好的项目。除非是有自己特别想表达或者有意思的新类型项目,不适合用大成本去尝试,我们才会为了性价比做一些中小型项目。

比如我们也想做一些科幻题材,或者迷雾剧场这样的剧,还有比较热血的故事,我们也都很能get到。请大家等一两年,可能到时候再见面,会发现我们主打的类型又有些不同了。

其他方面,我们就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是一家内容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再怎么激励、设置组织架构,狼性化都不合适。需要在轻松、民主、创新的大环境下,大家共同去激发、互相认可尊重内容本身,才能去跟主创一起磨出好的内容。

界面文娱:很多人都说2023年是影视行业开始复苏的一年,您怎么看这个说法?什么样的表现可能才算真正的复苏了?

徐康:总体感觉是在复苏的,但也没那么泾渭分明,比如这一年就比上一年怎么样了。疫情过去了肯定是好事,拍摄也会更稳定。平台也经过“降本增效”切得很狠的阶段,现在开始应该会渐渐有一些调整。当越来越多的好剧能给平台挣钱,制作好剧的回报也会更加稳定。

那什么时候是真的复苏呢?可能就是各种内容百花齐放,大家在做各种类型题材。前几年韩国的电影和剧集就是这种感觉,我也坚信中国一定能做到更好的文化输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