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仗,读《孙子兵法》有什么用?

关于《孙子兵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颇有心得:道德与诡诈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能用兵法去指导商业吗?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兵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近期,电视剧《狂飙》推动了《孙子兵法》一书的畅销。在电视剧的第4集,警察安欣告诉鱼贩高启强,做生意如打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妨读读《孙子兵法》。到了第15集,成为集团老总的高启强翻看着一本已翻到破旧的《孙子兵法》。不仅如此,该剧还展现了高启强是如何利用《孙子兵法》来解决问题的。随着电视剧热播,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孙子兵法》部分条目的宣传语已经变成了“高启强同款”。

关于《孙子兵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颇有心得。李零长期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对《孙子》情有独钟。在《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一书的序言中,他自述了《孙子》研究的历程——70年代中期,他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及《〈孙子〉古本研究》;之后,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是李零关于《孙子》的又一本专著。

从下面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李零与《孙子》的渊源,也能够理解他对《孙子》中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例如道德与诡诈究竟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兵法去指导商业等。

《狂飙》剧照

不打仗,读《孙子》有什么用?

文 | 李零

《孙子》很短,只有约六千字,但叙述简练,道理深刻,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我读《孙子》,不止一遍,而是很多遍。

最初接触《孙子》,到底在什么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上初中那阵儿。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郭化若将军写的《今译新编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这书还在手上。他是把《孙子》十三篇打乱了读,重新编排,让我觉得很刺激。

高中时,我又从我的同学张进京家找到两本很有用的书,一本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排印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一本是杨炳安先生的《孙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他爸爸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主任,家里有不少书。当时,为了读《孙子》,我还从空军学院借了不少书,主要是军事教材一类。我有个亲戚在空军学院。这是开始读。

插队,1968—1970年,我在内蒙古又一次读《孙子》,手头书太少,思胜于学。我是把精力放在义理和结构上,就像小时候玩玩具,拆了装,装了拆,近乎游戏。

1971—1975年,我回了老家。1974年,偶然在北京买到一本1974年2期的《文物》杂志,上面有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出土的简报。这一发现,对我是个不小的刺激,心里充满神秘感和探索的冲动,很想知道西汉古本和今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1975年,我陪父亲看书,才在首都图书馆看到文物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和陆达节的《孙子考》(重庆:军用图书社,1940年)。北大图书馆,我也跑过,主要是查哈佛燕京学社的《引得》,从类书辑古书引文。

1976年,我写过篇文章,是对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孙子兵法》上编整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由刘仰峤同志(刘青峰教授之父)转给夏鼐先生。1977年1月下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把我的文章寄给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5月1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给我写了感谢信(写于4月8日),并送我一本普及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10月)。这是竹简本的第二个整理本。我就是凭这篇文章,才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7—1983年,我在考古所工作,不但可以利用考古所的藏书,还有两个借书证,可以利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的藏书,从此眼界大开。1979、1981和1983年,我有三篇文章,是考证简本《孙子》,两篇发表于《文史》,一篇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俞伟超、李学勤和裘锡圭先生帮我改过文章,让我铭感终生。

《狂飙》剧照

精装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是竹简本的第三个整理本。我手头的这本,卷前有题字,是1986年11月10日,我的岳父、岳母,已故的傅懋先生和徐琳先生,特意买了送我。这个本子,是我调到北京大学之后出的,最重要。他们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我到北大后,一直讲《孙子兵法》。我写《孙子兵法》的书,主要都是成书于我到北大的二十多年里。

研究《孙子》,我跟《孙子》打交道,前前后后,已有三四十年。现在回头一看,以前的工作都是铺垫。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这些都是铺垫。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本书。很多词句考证和相关知识,大家可以查这两本书,这里用不着再讲。没有先前的“厚”,就没有现在的“薄”。

在这本书里,我想尽量避免重复,尽量突出重点,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讲义理,就是把十三篇分成四组和上下篇,对全书的结构和思想,重新梳理一遍,提纲挈领,用最简单最清楚的语言勾勒其轮廓。分析篇与篇的关系、章与章(即段落和段落)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我的讨论,首先重视的是《孙子》的内证。词语互见的查证,当然少不了。

讲思想,就是把兵法当作一种行动哲学、斗争哲学来讲,说明兵法是一种处于高度对抗状态下,急需灵活反应,判断胜于认知,行动胜于言语的思维方式。行动者的所有认知,都是“知之”加“不知”,千疮百孔,充满怀疑、猜测、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朝好了讲是“艺术”,朝坏了讲是“赌博”,特别不像“科学”。

我一直认为,这更接近人类思维的真相,也更能反映人类认识的全体。

至于军事本身,我也想进一步讲一下《孙子》“贵谋尚诈”的特点,让大家知道,“兵以诈立”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中国战略文化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读这本书,大家不难发现,我对很多问题做了新的讨论,如:

  1. 什么是“兵”?《孙子》中的“兵”字应该怎么翻译(《计》)。
  2. 再论“筭”字和“算”字是什么关系(《计》)。
  3. 对比“诈坑降卒”,讲“卒善而养之”的难能可贵(《作战》)。
  4. 论中国的城市制度(形制、规模、数量)是定型于战国时期,后来发展不大,很多晚期城市还不如早期城市大(《谋攻》)。
  5. 对“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再讨论(《形》)。
  6. 辨“仞”、“寻”之异,指出“仞”是高度单位,“寻”是长度单位(《形》)。
  7. 论战术与“势”的关系。以前只讨论过“一点两面”,这次补充了“三三制”和“四快一慢”(《势》)。
  8. 论地图的重要性:粟裕等是地图迷(《地形》)。
  9. 对“诸、刿之勇”说的补充:《吴子》和《尉缭子》都推崇“死贼”(《九地》)。
  10. 对“霸王之兵”说的补充:大国威慑也是“诈”(《九地》)。
  11. 强调“用间”是“诈中之诈”,用间对道德是重大挑战(《用间》)。
  12. 论朱逢甲《间书》体例之不善(《用间》)。
  13. 辨“反间”的两种不同含义(《用间》)。

我还记得,《兵以诈立》出版后,中华书局让我和读者见面,在三联书店,我做过一次演讲。讲完,有位军事院校的读者提了一个问题,非常好。

他说,海湾战争后,我国正面临一场军事技术的大革命。现在,对我们来说,什么最重要?武器、技术还是谋略。换句话说,就是“兵以诈立”,还是“兵以器立”,还是“兵以技立”?

这个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我想,所有读者,心里都会有这个问题。为此,我想把“兵以诈立”重新解释一下,什么是“兵”,什么是“诈”,为什么“兵”要以“诈”为本。

战争总是充满诡诈。人类社会总是充满战争或类似战争的活动,诡诈并不限于战争。这对人类的道德是个挑战。它不能不让人考虑,道德与诡诈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赤裸、直白,坦言诡诈者,其实最老实。韩非是老实人,马基雅维利也是老实人。真正的滑头,都是满嘴仁义道德。军人最老实。《孙子》说“兵以诈立”,就是“兵以诈立”,绝不说靠“忠信”吃饭。

相反,大讲“忠信”者,往往都很滑头。比如奸商都说,买卖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但制假贩假、设局洗钱,让你怨无头债无主者,正是此辈。还有政客,利益至上,他们心里说,人无恒敌,人无恒友,没有主义,只有交易,政治无诚信可言,但场面上,他们绝对不会这么说,开口全是天地良心。

《孙子兵法》
孙武 著  陈曦 译注
中华书局  2011

过去,我们都以为,商业欺诈只存在于小商小贩、低层次,买卖大了,就是杀人越货的黑帮,也得金盆洗手。其实不然。“无商不奸”,打击一大片,话不能这么讲,但“商”和“奸”还是有不解之缘。

过去,我们都以为,尔虞我诈的宫廷阴谋,全是专制暴君所为。现在怎么样?即使是“民主国家”的民选总统,照样撒弥天大谎。读读《用间》篇吧,间谍不好听,但谁都离不开。古人离不开,今人也离不开。哪个大国,不是把间谍当宝贝?

《孙子》是兵书,本来是军人的读物,供军人活学活用,用来打仗的。承平时期,不打仗,《孙子》有什么用?日本人,真奇怪,他们在战场上输了,但尚武精神犹存,居然想出用《孙子》做买卖,研究营销,研究管理。

现在,风从日本来,坊间所出解读《孙子》之书夥矣,读者的兴奋点主要是买卖。这是真正的卖点。我给老板讲过课,他们关心什么?我知道,主要是如何用《孙子》管理员工,如何用《孙子》指导商战。

中国传统的阴谋诡计,如《三十六计》,很受欢迎。他们是把《孙子》当《三十六计》读。用《孙子》做买卖,首先有几个问题要搞清:

  • 商场是不是战场?(他们肯定说“是”,因为有竞争对手)
  • 你跟谁打?(他们肯定说是跟竞争对手打)
  • 你们打完了,谁倒霉?(可能是竞争对手,但最倒霉的恐怕还是老百姓,就像战场上一样)

总之一句话,兵家讲“兵以诈立”,你敢不敢说“商以诈立”?“商以诈立”,老百姓还怎么活?所以,我给自己立下规矩,古书就是古书,军事就是军事,思想就是思想,我不教你做买卖。“兵以诈立”,可以。“商以诈立”,不行。《孙子》不是生意经。凡谋商机于兵法者,不必读此书。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一书的“自序”,较原文有删改,标题为编者自拟,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