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是《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的作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作品是被编辑修改过的。采访后,海勒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正是他的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电话那头的戈特利布非常愤怒,让海勒不要再说那样的话。“那个时候,我觉得读者们不应该知道这本书被编辑过,”戈特利布在回忆录《书迷:我的一生》(Avid Reader: A Life)中写道,“读者有权力获得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他们正在看的这本书的内容是直接来自于作家本人的。”
戈特利布的回忆录中充满了各种故事。他的事业在20世纪5、60年代开始于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7、80年代兴盛于诺夫出版社(Knopf),后来他又到《纽约客》杂志(New Yorker)担任一名编辑,虽然时间很短,但对他影响很大。他的一支笔编辑过20世纪美国和英国很多重要作家的手稿。他尽可能在幕后进行这些工作。“我很少接受采访,”他说,因为还要帮出版商售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迷》就是特地为书迷们而写的。毕竟,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戈特利布所做的工作是他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大部分读者也不会去关注出版商在书上所作的说明,而多数作家也很傲慢,不会像海勒一样在采访时谈论他们的编辑对于自己作品所作的贡献。当然,大部分编辑也赞同戈特利布的观点,他们对文学作品所作的编辑没有必要让读者们知道。“这份工作很枯燥,但它是服务性工作,你要去服务。”
戈特利布必须要服务的世界之一就是文字的世界。除了约瑟夫·海勒,他给很多名人当过编辑: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莫迪凯·里奇勒(Mordecai Richler)、埃德娜·奥布莱恩(Edna O’Brien)、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辛西娅·奥兹克(Cynthia Ozick)、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罗伯特·卡罗(Robert Caro)、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和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第三帝国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真实的勇气》(True Grit)和《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如果没有编辑戈特利布的努力,这些书就不会以现在的样子呈现给读者。很多年过后,书中才开始出现他的名字;我们不说太远的,就连20世纪美国的书中都没有出现他的名字。
他仍然坚持他的观点——庆祝自己的成就永远不是重要的事。“一段时间过后我可能会出名,先不论什么原因,”他摇着手说,“那时候我想,我可能会到世界各地去(做演讲等活动),但是,这多浪费时间啊。”
如果见到戈特利布,你就会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受作家的喜爱。他说话很温和,但不是害羞。当他有自己的观点时,他会直接阐明。比如,谈到他编辑过程比较缓慢(通常都要好几个月)时,他坦言,让作家等待的确是一种“真实的犯罪”。“我觉得那很罪恶,”他说,这是他的真实感受。
他认为,作为一名编辑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认同心。“如果你没有认同心,那你就不要做编辑,”在我们谈话的开头他就这样说,“如果你不想把你喜欢认同的书变得更好,或者改变你认为不那么好的书,编辑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编辑过程中加入太多个人元素,企图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对于作家来说,他与你(编辑)之间的关系充满危险,”戈特利布说,“他们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一切修改和编辑都很敏感。”
戈特利布觉得生活赐予他最大的礼物就是让他认识了如此多有趣的人。而他们身上又有那么多八卦轶事,让他能写下这本小书。他在书里写到与诺拉·艾芙伦(Nora Ephron)初次相遇在一次愚蠢的作业中,她是一名自由作家。“她被迫来到了办公室,几分钟过后我就看出来了,她和我一样尴尬,因为我们要进行一次愚蠢的无实物讨论,”他写到,“一个小时不到,我们就都知道了,我们会成为朋友。”
其他熟人也得到了同样“深情”的对待。他写第一次与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见面时的情景:“她根本没有花心思打扮,当然我也不会愚蠢到想要去吸引她。”但是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朋友。宽阔的胸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戈特利布对她的主要评价,在我们此次谈话中他还重复提到。“我和很多被认为极度难相处的人共事过。”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相处的问题。

这并不是说他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作为一名年轻的编辑,他曾编辑过罗伯特·卡罗的《权力掮客》(The Power Broker)。这本书的手稿有上百万字,而普通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只有10万字左右。“他认为我对他的作品起到了比我想象的更重要的作用。”戈特利布说,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裁剪这本书,删掉了手稿中的35万字。
(翻译:汪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