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委员建议调整限购、限贷、限售、限价政策 | 上海两会

“为了抓紧市场窗口期,使调控政策先于市场全面下行来临之前,我们有必要基于上海楼市现状作出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上海市政协委员丁祖昱、张琦、叶峻联合提交提案表示。

摄影:范剑磊

记者 方卓然

2022年11月,针对房企融资端的支持政策全面出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获得高度关注。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多位委员针对推动上海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丁祖昱、张琦、叶峻联合提交提案,建议调整上海楼市“四限”政策。

该提案指出,2022年上海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在全国市场全面下行的大周期下,保持亮眼的独立行情。但四季度以来,上海楼市也出现了明显疲软。积压的客户需求,在月均万套的强供给节奏下,已经被大幅消耗。“为了抓紧市场窗口期,使调控政策先于市场全面下行来临之前,我们有必要基于上海楼市现状作出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提案指出。

丁祖昱、张琦、叶峻建议,上海可以调整限购适度,对有条件、分区域的试点放松限购。远郊区域,外地户籍购房要求从5年社保缩短至2年;工作单位在远郊区域的,原则上可于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增加1套购房资格。

同时,委员们建议上海及时调整认贷标准,贷款还清的前提下,认房不认贷。对于首套认定,应从既认套又认贷回归为只认套,只要是唯一住房就应享有首套的信贷权利。

委员们指出,上海可以有条件的放松限售。上海限售政策伴随着积分摇号政策一起出台,旨在抑制楼市过热。随着楼市降温,应在10万㎡以上高端住宅保持限售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其它新房限售,加快二手房流动性,活跃市场。

此外,委员们认为,上海还可以有条件打开限价,通过调整限价接近实际市场价值的方式,逐步降低或取消限价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 10 万㎡以上高端住宅,限价放松的同时,增加额外税费。在土地端,对于已设置房地联动价成交的土地,酌情适度逐步放开限价。未来出让的含宅土地,不设置房地联动价,按市场发展规律浮动价格。

上海市政协委员仇瑜峰在其提交的提案中指出,如今,上海购房者观望情绪较重、新楼盘去库存压力较大、城市竞争加剧。

仇瑜峰建议,上海应适当放宽限购政策,增加对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支持,为人口流入、人才引进创造条件。

在缓解房企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上,仇瑜峰建议上海建立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房地产纾困基金,定向用于出险或困难企业及项目的股权投资;建立包括疫情防控、极端气候条件等情况下的应急金融预案,适度延长还贷周期,协助房地产市场相关活动有序推进;加大对资质优良房企(项目)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对存在短期流动性问题的房企(项目)尽快提供专项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同时,仇瑜峰认为上海还可以适当降低保证金缴纳额度、延长出让金缴纳周期、下调部分地块起拍价以及降低土地溢价率上限,助力房企控制拿地成本,降低民营房企参拍的资金压力,提高参拍积极性与市场活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存量商业用地转为住宅用地。对于五大新城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建议增加每年土地拍卖次数。 

仇瑜峰在提案中指出,在城市群崛起的过程中,上海应推动房地产业角色转换,通过税收、补贴、用地等方式鼓励房地产企业涉足养老、教育和医疗等服务领域,引导房地产业不断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把短期卖房机制变成长期服务机制。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