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解葆青 徐相杰
1月6日,从国家电网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送变电公司叶甍作为优秀电缆施工专业人才,成功当选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施工专业首席专家。

本次首席专家评选竞争异常激烈,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评选条件和标准非常严格,在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党委的关怀、指导下,叶甍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自身素质,经业绩筛选、专家评审、面试答辩、综合评定、访谈考察等多轮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跻身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行列。据了解,本次省公司系统共有3人获评首席专家,电缆施工专业仅叶甍一人获此殊荣。
勇当技术创新的弄潮儿
1972年生的叶甍,现任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送变电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兼电缆安装队副队长。1991年8月,叶甍进入公司,从事电力电缆安装工作。为把手艺学好学精,叶甍除了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外,一有空就用废旧电缆进行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叶甍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等电缆安装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不少设备都依靠进口,由国外技师指导安装。叶甍白天在工地里忙活,晚上到夜校学习,翻字典把电缆安装说明书逐字逐句翻译出来,并画出产品分解图,全程把控好安装质量。2013年,叶甍接到了宁波电网第一条220千伏隧道电缆安装任务,由于隧道电缆敷设与管道敷设是两种不同的工况条件,于是叶甍和同事一起从网上及相关学习资料上收集相关信息,结合管道电缆敷设经验,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边施工、边实践,边优化。为解决220千伏电缆蛇形敷设弧度不好打的难题,专门设计了打弯工具。

2015年,叶甍在运行中的电缆隧道内进行110千伏电缆新增作业时,为保护隧道内的原有设施,保障隧道安全运行,设计开发了一套专用工具,不但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电缆敷设质量,还为该公司节约资金20余万,目前该方法已作为隧道施工的一种标准工艺。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定春节期间完成宁海桃源中学段排管施工的计划,该项目的停滞将严重影响220千伏跃龙变按期完成迁建。为确保工程进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叶甍在春节假期组织线上会议,协调各方面资源及防疫物资,协调分包单位筛选施工人员,稳步推进工程复工,为后续工程复工开创了样板。工程开工后,面对分包队伍管理人员缺员严重,现场技术能力严重匮乏的情况,叶甍主动到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以保障工程质量。
2021年,叶甍组织省市技术专家多次研究分析论证,提出了深厚富水流砂层地区顶管进出洞止水方法,顺利解决了在高水位、砂性土壤状态下,顶管初顶过程中止水技术难题。该项技术在220千伏莲花变迁建工程、育才-湾塘线路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目前该项技术成果正在申请技术专利。
叶甍从事高压电力电缆安装工作的31年里,有3项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主编的《高压电缆安装工艺丛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他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劳模、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电力公司最美员工、浙江工匠称号。
创建叶甍劳模创新工作室
2008年,叶甍参加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竞赛,荣获“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能手”称号。受到竞赛启发,叶甍开始从宁波电网发展角度,思考建立一个专业而全面的电缆培训基地。经过不断探索与完善,2012年,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正式授牌成立“叶甍劳模创新工作室”。2014年,工作室完成智能变电站调试大厅建设,成为集电缆安装、电气试验、继电保护三大主力专业全面联合的创新工作室。同年,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首批97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成为省电力公司系统内唯一一个首批“全国示范”。

在叶甍的领军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磨练,工作室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团队不断成长,先后获评“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浙江省电力公司劳模工作室示范点”“宁波市叶甍技能大师工作室”“宁波市江北区智能变电站工程技术中心”。
“我的团队都是兄弟,干活时拧成一股劲。如果我是一粒种子,团队就是一块土壤,能培养出一批劳模,获得好的收成。”叶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叶甍这样描述他与工作室团队的关系。
2019年3月12日,叶甍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新址搬迁工作,“新的劳模工作室在原工作室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室内设施精良,功能齐全,集教学、实训、科研于一体,良好的设施条件将进一步点燃职工创新热情,更大程度发挥劳模裂变效应,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和持续发展输送人才。” 叶甍介绍说。
如今,工作室不仅是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省公司第一批跨地区交流培训技能教学点,承担着省、市两级公司电缆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工作。目前,工作室已承办市级及以上电缆工技能竞赛5次、浙江电网跨区电缆培训10期、外派培训师参与省内专业培训14人次,累计完成培训人数突破1千人次。
2022年3月,在叶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十周年之际,工作室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进出站”培养体系建设,通过骨干成员纳新和工作室内训师纳新、入驻220千伏朗霞输变电工程等,对工作室赋予了新使命。叶甍表示说,工作室将建设成为多专业融合的交流和人才培养赋能平台,形成青年人才队伍新合力,使工作室成为该公司对外展示的窗口与旗帜,助力该公司高质量持续发展。
培养新人不遗余力
“师傅,为什么电缆主绝缘上总有一条条纹路?”在一次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实操演练过程中,已苦练一上午电缆预处理技术的团队成员胡晗忍不住发问。摩挲电缆主绝缘几秒钟后,叶甍脱口而出:“是不是你的砂带有问题?”果然,拿起砂带机仔细一看,胡晗发现其中一段砂带已破损。“每次我们遇到问题,师傅一眼就能找到根源。”茅塞顿开的胡晗忍不住感慨。
在徒弟们眼中,师傅叶甍不苟言笑,却润物于无声。电缆终端塔有10多米高,有一次上塔作业时刮风又下雨,塔上沾满机油和雨水,刚参加工作的徒弟唐超脚底打滑,在塔顶下不来了。“来,把脚踩在我的手套上。”叶甍先他一步下塔,在下方接应,用手垫在脚钉上,增大摩擦力,唐超最终安全回到地面。90后周建文要参加比武,叶甍量身定制高强度培训计划,为他开出营养丰富的食谱,专门买来盐汽水补充体力。周建文说,今年参加全国技能比武时,自己用了师傅做的电缆尾管固定小装置。评委看了都忍不住称赞:“非常精巧,一看就是用心了。”最终,入职仅两年的周建文荣获省电力公司技能比武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技能比武团体二等奖。
近年来,团队人才培养捷报频出,工作室团队及成员获得了宁波市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宁波市首席工人、宁波市技术能手、省电力公司专业竞赛第一等诸多荣誉。
叶甍说:“未来我还会发挥好工作室平台作用,持续开展管理创新、施工工艺创新,高质量完成公司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