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玉米市场一季度或面临供应短缺,国内玉米价格高位下行空间有限

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可能呈现窄幅偏弱的走势,但下行的空间比较有限。

近期,有分析机构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玉米市场或面临供应短缺。2022年,玉米价格一度大起大落在全球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国内一季度玉米价格走势如何,备受行业关注。 

金融衍生品信息平台博易大师显示,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当前市场年度玉米出口量为4450万吨,鉴于已经出口的数量,巴西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可能仅剩1080万吨的玉米可供出口。阿根廷本市场年度以来已经累计出口玉米3050万吨,按美国农业部预估的3650万吨出口计算,到今年2月,可出口玉米库存要在600万吨。而乌克兰目前仅收获2022-23年度玉米2140万吨,较上年度约低1400万吨。

美国农业部(USDA)12月公布的全球农作物供需报告也预测了2022/23年度玉米产量下滑。报告称,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调653万吨至11.62亿吨,同比下降4.5%;全球玉米库消比预期降低至25.5%,整体来看,预计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需缺口再度扩大,达869万吨。

《粮油市场报》分析,预计玉米价格维持高位震荡运行,但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制约了玉米市场的上涨空间,美国农业部预计2022/2023年度美国农场玉米收购价为670美分/蒲式耳,比上年度上涨11.7%。 

不过,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对界面新闻表示,玉米对进口依赖相对较低,一季度国内供应端问题不大。 

卓创资讯玉米分析师许亚婷表示,本年度玉米产量小幅增加,整体来看全年的供应压力比较小。卓创资讯监测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在24650万吨左右,较2021年增加140万吨,增幅达0.57%。

进口方面,布瑞克农业大数据也曾预测,前期政府进口玉米在4季度陆续到港,预计2022/23年度玉米进口量能达到2000万吨左右水平。 

许亚婷分析,我国主产区整体基层售粮进度同比去年略有偏慢表现,玉米卖压移至年后,而随着温度逐步回升,基层售粮积极性提升,一季度供应增加,此外,年后巴西玉米可能会大量到港,并且价格优势较国内玉米偏低,替代品市场的冲击也会压缩玉米市场的饲料消费。 

从国内玉米消费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比近60%,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比例占30%以上。

许亚婷表示,需求方面,一季度养殖需求恢复预期有限,深加工企业也在修复利润,所以无论是饲料需求还是深加工需求,下游的提振作用比较有限。 

因此,许亚婷预测,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可能呈现窄幅偏弱的走势,“本年度种植成本的提升以及对玉米预期价格偏高的影响下,基层对于低价比较抵触,贸易商收粮建库的压力存在下,也对玉米价格带来一定底部支撑,所以玉米下行的空间比较有限。”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