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共同主办的“壹至无限 守正共赢”——第五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峰会上,由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以及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共同编制的《2022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报告——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重磅发布!

报告分为四大版块,一是紧抓国家战略重点,对金融科技行业热点事件进行详实分析,从金融科技角度为政府落实最新战略规划、企业抢占行业先机提供相关建议。二是通过具体数据衡量国内各省(直辖市)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行业市场三个方面,并最终得到国内各省(地区)金融科技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和排名。三是通过行业分析和数据求证提炼总结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的特点以及近一年的发展变化。四是从城市视角出发,对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排名,并总结梳理优势城市的发展特色和重要举措。
科技解锁乡村振兴“金融密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均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农村金融创新具有高度契合性。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紧跟政策动向,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及其现状,并针对农村金融的痛点难点,探索融入金融科技技术的农村金融创新模式,以期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省份(直辖市)排名出炉,四川稳坐西部第一
指数连续发布五年,在此次发布的指数中四川排名全国第七,虽较去年下降一名,但依旧稳坐西部省份第一,在西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从细分领域来看,四川在金融科技市场、行业基础环境都有小幅提升,分别提升一名至第七、第五。在科学技术资源方面虽维持优势,跻身前十,但小幅滑落一名至第八。

亮点一:金融科技行业人才薪酬领先但供需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
今年由于疫情反复,国内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但金融科技行业就业前景依旧明朗。企业招聘信息显示2020至2022年间,金融科技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薪资水平依旧持续走高,在全行业内稳居前列。高薪背后是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虽然今年毕业生人数规模及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但大量毕业生中能够符合业界需求的“技术+金融”复合型人才依旧稀缺。说明未来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高校需加强与业界联动,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真正与行业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亮点二:融资市场表现活跃,场景投资或成机会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科技技术领域的融资项目数量及金额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表明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从不同阶段融资项目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人工智能项目走向成熟并最终上市的可能性更高,这也吸引了大部分资金涌向该领域。同时从投资方向来看,我们将投资项目分为纯技术类研发项目及聚焦具体场景的应用类项目,其中纯技术类项目占据了绝对份额。但当前客户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强,金融机构立足场景发展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技术+场景”融合的金融科技项目或成投资热点。
亮点三:研发质量明显上升,技术标准不断完善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的发展愿景,奠定了金融科技行业越发重视技术创新的整体基调。政策加持和行业需求带动金融机构技术投入持续加大,行业整体研发实力上升明显,具体表现在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技术标准也在不断完善,规范与创新共存,目前我国已形成针对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标准体系,保障技术在有序迭代中生长。
亮点四:数据要素成各方焦点,业界需求带动理论研究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将数据要素作为新增内容,强调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以技术作为驱动的前提下,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兴起,金融业数据量近年来呈现爆炸式增长,金融机构加强数据管理能力迫在眉睫。业界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界对大数据相关理论的研究热情。维普数据显示2022年大数据相关核心论文数量远超其他技术领域,增长速度又创新高,为业界技术和应用开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
亮点五:乡村振兴成为金融科技应用“蓝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且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也将增强。同时二十大报告中不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农村信贷规模将持续扩大。这片蓝海中,风控和征信仍是难以撬动的两道壁垒,谁能利用金融科技解决农村地区征信问题,谁就能把握这一机遇。可以预见农村地区将成为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力重点,而金融科技则是其中的制胜关键。

城市排名首公布,成都位列第五
本报告选取了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 ,依旧延续省份分析的指标框架,从行业基础环境、科学技术资源和金融科技市场三个方面分别对其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排名。
其中北京在各个维度保持绝对优势,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金融科技中心。西部重要中心城市成都,凭借在行业基础环境的领先优势,总指数位列第五。
同时报告分别从产业、人才、监管三个角度,总结梳理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优势城市的特色举措,为城市优化金融科技生态提供了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金融科技道路的经验参考。
与其他金融科技类指数相比,《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的指标体系设计在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首先指数更加注重考察农村金融和消费金融两个典型的普惠金融应用场景;其次,鉴于当前金融科技领域存在泥沙俱下的乱象,指数不仅关注行业创新,也加入了政府支持与政府监管两个指标维度;最后,考虑到学术理论支撑是产业发展的源泉,指数在评价体系中专门设置了相关指标维度进行考量。
根据上述原则,指数编撰组获取了天眼查的数据支持,并采集了数十个数据来源的公开数据,以及通过线下企业调研走访等形式形成特色数据库,搜集了近140个具体指标维度的原始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数据清洗与建模,分别从行业基础环境、科学技术资源、金融科技市场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当前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情况,最终得到国内各省(地区)金融科技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和排名。
《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的发布对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帮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科学客观地衡量本地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和支持措施;二是为金融科技行业的资本方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得资金流向社会真正需要的领域,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通过回溯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深度挖掘金融科技及相关技术、场景的含义内涵,帮助公众厘清当前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误解。
历经五年,《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已成长为国内目前指标覆盖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金融科技指数。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数察变,洞悉数据背后金融科技的成长脉络和逻辑体系,助力行业有序生长,迭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