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球君
说起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圣地“硅谷”,就一定要谈到惠普公司。正是因为有了惠普公司在“车库”里创业成功的示范效应,才有了后来蓬勃发展的“硅谷”。惠普公司也一直被认为是“硅谷”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企业效仿的典范。
“硅谷之父”资助创立惠普公司
1930年,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1912年-1996年)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1913年-2001年,也称“Bill Hewlett比尔·休利特”)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两人后来在校园里成为好朋友。
出于对业余无线电广播共同的兴趣,休利特和帕卡德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同时选修了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Terman,1900年-1982年)开设的电气工程课程。
1934年两人大学毕业,帕卡德受雇于通用电气公司,而休利特则选择继续深造。休利特的硕士论文是《可变频率振荡器的研究》,特曼鼓励休利特和帕卡德把它变成产品。
当年创业的“车库”
1938年夏天,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特曼借给的538美元,在一间仅能存放一辆汽车的车库开始了创业历程。当时他们只有一个工作台、一套老虎钳、一台钻床、一把螺丝刀、一把锉刀、一只烙铁、一把钢锯以及一些在外面买来的元件。帕卡德精通生产工艺,休利特则长于电路技术,两人互补,正适于生产和设计电子产品。
音频振荡器原型机
惠普公司第一个产品是音频振荡器,命名为200A。帕卡德在参加一次音频震荡器展览会上,结识了在迪斯尼电影公司担任音响工程师的哈金斯,哈金斯在为电影《幻想曲》(Fantasia)准备一个声道,正好需要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一只蜜蜂飞出荧屏,然后在剧场环绕,再重新回到荧屏的声响,这正是200A的用武之地。帕卡德敏锐地觉察到与迪斯尼的合作不仅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会带来长期可观的收益。他立即向哈金斯介绍了惠普的音频震荡器,结果迪斯尼公司一下子就买了8台200A改进的200B型振荡器。就这样,惠普公司创业第一年就站住了脚跟。
在1939年1月1日,休利特和帕卡德正式签署合伙企业协议,用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将谁的名字放在前。休利特的运气不错,合伙企业被注册为“Hewllet-Packard”公司,这就是著名的“惠普公司”的来历。
“二战”期间借助军用品起飞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惠普公司已经拥有了17名雇员,并且成为年销售额10万美元的公司。1942年6月,休利特应征入伍,担任美军通讯官,在军界有了广泛的接触和影响,也为战后惠普公司在军用品生产方面的骄人业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惠普公司进入了微波技术领域
而此时,帕卡德意识到,战争对无线电、雷达、声纳以及航海、航空仪表等产品的需求量会激增,而惠普公司作为电子产品的生产者会占据有利地位。于是他对许多产品做了细致的改进,使之更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这些产品很快就被用于军事部门。1943年,惠普因向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出信号发生仪及雷达干扰仪,从而进入微波技术领域。
1945年,休利特复员回来,发现惠普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拥有200万美元资产和200多名员工的大公司了。1947年8月18日,惠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帕卡德任总裁,休利特任副总裁。
两位创始人
面对惠普公司的奇迹崛起,曾经给他们许多无私帮助的特曼教授非常高兴,他对每一个创业者说:“有惠普在前面带路,你们将会是第二个、第三个惠普。”
特曼出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后,决心在学校的土地中划出579英亩,以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以帕洛阿托为中心创建一个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区,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硅谷”,特曼因此被称为“硅谷之父”。
在惠普成功的号召之下,1955年,有7家公司来硅谷办厂,1960年增加到32家,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园区正式建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术企业,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斯坦福大学;其中,惠普公司租用的土地就超过100万平方英尺。1970年代后期,休利特和帕卡德还联名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920万美元,建造了最现代化的弗雷德·特曼工程学中心,永远纪念他们的恩师。他们创业的那间车库,1987年被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正式命名为“硅谷诞生地”,成为美国珍贵的历史文物。特曼作为惠普公司董事会成员达40年之久,也成为硅谷历史上最感人的插曲之一。
高速扩张
此后,惠普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在休利特和帕卡德的运筹下,它不仅坚持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而且用一系列收购行动,把公司的触角迅速伸进电子仪器设备的诸多领域。
1951年,惠普发明高速频率计数器(HP 524A),广播电台使用该仪器可精确设定频率。1958年,惠普公司进行了首次收购,买入高质图形记录仪生产厂商F. L. Moseley公司,进入绘图仪行业,也确立了后来打印业务的基础。1959年,惠普在欧洲建立第一家国外产品制造厂。
1960年代,惠普在测试、测量产品市场中持续稳定增长,并开始涉足于电子医疗仪器和分析仪器等领域。
惠普已被视为一家进步迅速、管理有方和令人称羡的公司。1962年,惠普首次荣登《财富》杂志美国500强公司排名榜,此后排名逐年上升。
1964年,惠普公司成立25周年,戴维·帕卡德当选为董事长和CEO,威廉·休利特出任总裁。
1966年,公司的中心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成立。它是世界领先的电子研究中心之一。惠普还设计出第一台计算机产品(HP 2116A),它用作测试及测量仪上的控制器。
1967年,惠普公司还首次提出弹性工作制的概念。
9100A
1968年,世界第一台台式科学计算器HP 9100A问世,这也是惠普公司在个人计算工具领域最大的贡献。它也是惠普高性能工作站产品线的前身。
1972年,惠普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台个人计算工具:HP-35掌上科学计算器,并将工程计算尺淘汰。并以 HP 3000微电脑进军计算机领域。
在1980年代,惠普凭其系列的计算机产品而成为业界一家重要的厂商,其产品从桌面机到功能强劲的微电脑可谓门类齐全。惠普还成功步入打印机市场中,推出了可与个人电脑连接的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1985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5亿美元。1988年,惠普跃升至《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企业排名榜前50位,列第49位。1990年,惠普营业收入为132亿美元,1994年达到250亿美元,1997年为429亿美元。惠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惠普之道
在硅谷,由于高科技公司特有的高利润和风险性,很多公司奉行“金钱驱动”理念。但惠普公司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包括对员工提供尽可能周全的福利计划,以及对员工的充分信任。这种方式被人称之为“惠普之道”。
1957年11月,惠普公司的股票公开上市,市值达到4800万美元,帕卡德在纽约乘地铁去证券交易所参加了股票上市仪式。当惠普公司日益发展时,帕卡德敏锐地注意到公司员工热情似乎不是很高。仔细调查之后,帕卡德发现,只有让职员持有公司股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产生了后来风靡美国的股票期权计划。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后,立即使得公司面貌一新。
帕卡德意识到,对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才,雇员的工作质量对公司信誉有直接影响。所以,惠普公司给员工几乎完美的工作保障,进入1950年代后再也没有解雇过任何员工。1974年美国经济危机达到高潮时,硅谷里人人自危,大量的科技人员成了失业者,而在惠普公司一切如旧,和其他的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当时在惠普公司流传着一个笑话:要想被公司解雇,惟一的办法就是杀死自己的老板。
惠普公司还创下先例,采用隔间式的办公室,体现一律平等的精神。公司结构也体现创新精神,每个部门都有销售、研发和生产,各自完成利润指标。
“惠普之道”有五个核心价值观:1.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2.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3.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4.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完成;5.相信不断的创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惠普成为硅谷第一家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公司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丑闻,没有大规模裁员,没有经历过令人痛苦的不景气。惠普就象一个静谧的家庭,嬴得了"乡村俱乐部"的美誉。不过,休利特和帕卡德对职业妇女一直有偏见,1981年他们退休时,公司经理人员没有一位是女性。
一位美国专栏作家曾写道:“如果你在惠普公司工作,那么你昂着骄傲的头到处走动的心情是可以被大家理解的。这家公司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它可以将‘美国最好的公司’这一桂冠据为己有了。”
1995年,帕卡德出版了伟大著作《惠普之道》,给全世界的企业家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休利特和帕卡德近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被视为创业的经典,"惠普之道"也被列为美国最佳企业管理方式。
走向迷途
不过,在创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相继去世后,这家硅谷巨人却开始逐渐走上迷途。
很多人认为,2001年,时任CEO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错误地收购了康柏电脑公司(Compaq computer),酝酿了惠普走下坡路的起点。从那之后,这家公司一次次地品尝着自己种下的苦果。
1999年7月,菲奥莉娜接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也开启了明星CEO时代。此前,她因主导朗讯公司1996年成功上市以及后来从AT&T拆分而名声大噪,有“超级女推销员”的美誉。
上任之后,她就做出了一个决策,将惠普测试与测量业务拆分,成立安捷伦公司(Agilent)。
2000财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双双增长了15%。然而,菲奥莉娜铸成了大错。尽管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她还是再次提高了赌注,确定2001年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目标是15%-17%。从2001年起,菲奥莉娜开始一步步背离预期的目标。随着网络繁荣的终结,惠普公司的利润一落千丈。
2001年9月4日,惠普以250亿美元收购对手康柏电脑公司。2002年5月,两公司合并完成。
然而,合并后的惠普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利润率未见提升。为提高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占有率,惠普与戴尔等大打价格战,从而严重蚕食了公司利润,并痛失个人电脑市场头把交椅宝座。此外,与康柏的合并没有推动惠普其他业务的发展。IBM和戴尔在网络服务器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提高,而惠普的占有率则下降。
惠普一位前主管称,菲奥莉娜擅长市场营销,是优秀的公司发言人,但惠普并不需要这样的发言人,而是需要真正懂得经营的人。同样,惠普与康柏合并后主要是通过裁员等手段削减成本,收购完成后约有2.6万名惠普和康柏员工失去了工作,这也不符合惠普一直以来的企业文化。
不过,菲奥莉娜坚持认为,对康柏的并购很成功,并购增强了惠普在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企业领域的实力。而对惠普的批评一直集中在该公司应该加强在企业领域的地位,而不是耗费250亿美元巨资收购康柏这样一家低利润的PC公司。
这次收购也成为后来许多科技行业并购的操作范本。
惠普公司的困境也损害了菲奥莉娜的形象。她接手的大部分业务不是落伍于时代,就是增长缓慢。打印机与墨盒部门是惠普公司最大的部门,但它仍依赖于1984年所开发的产品。个人计算机业务干脆就停止了增长,甚至连保持收支平衡都很困难。软件和服务业务虽然在增长,但是它们在惠普公司的营业收入中仅占17%。
2005年初,菲奥莉娜被惠普董事会解除CEO职务,随后任命曾担任NCR公司CEO的马克·赫德(Mark Hurd)为公司CEO及董事会成员。
CEO的走马灯
惠普像走马灯一样的频繁换将,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
2008年,马克·赫德非常痴迷于击败IBM(从营业额的角度看,他达到了目的)。为了能更好地在高端IT服务领域立足,惠普以1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EDS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2010年4月,惠普以27亿美元收购3Com公司,还以12亿美元收购Palm公司。此外还花费数十亿美元收购其他较小的公司。
2010年,赫德因涉嫌性骚扰而被迫离职。不过,赫德在日常工作中专横跋扈,并取消了惠普多年实行的员工利润共享制度,他的管理方式让大量的普通员工感到不满。
赫德离任后,被SAP免职后的李艾科(Leo Apotheker)成了惠普的董事和CEO。李艾科继续斥巨资收购大型公司,包括以23.5亿美元收购3Par公司,以及110亿美元收购Autonomy公司。
Autonomy是一家设在伦敦的企业软件公司,最出名的是搜索和增强现实技术。惠普打算斥资111亿美元收购Autonomy的消息一出,人们都觉得报价实在是太高了。这笔交易最终演变为惠普和前Autonomy高管之间就欺诈问题展开的诉讼与反诉大战。2011年9月,李艾科被解雇,任职时间不到一年。
这些年,惠普为收购EDS减记了80亿美元的损失,为Autonomy的交易减记88亿美元,对Palm减记的金额甚至超出收购价。
在10年间,惠普公司先后解雇了3位首席执行官。数任首席执行官试图通过以虚高的价格收购高增长企业,来补充已经成熟的业务,从而恢复高速增长。由于每一任管理者都试图推动如死水般停滞不前的业务重焕生机,却又徒劳无功,惠普陷入了收购、重组、裁员的无休止循环之中。其市值从2010年初的超过1000亿美元跌至2012年11月底的235亿美元。
拆分惠普
2011年,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接掌这家陷入困境的科技巨头,担任首席执行官。此前,惠特曼曾担任eBay首席执行官,并在宝洁公司担任高管。惠特曼上任后立即表示,惠普要用“好几年时间”来扭转局势。
梅格·惠特曼
惠普一直在“后个人电脑(PC)时代”中艰难地自我改造。惠普的一连串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平板电脑逐渐流行,惠普庞大的PC部门长期下滑。IT服务部门自收购EDS公司以后就举步维艰。面向企业IT部门的服务器和硬件业务长期以来为缓慢的商品化趋势所累,利润率受损。
惠普喷墨打印机业务部门利润相对丰厚,长期以来支撑了整个企业的其他业务。然而,这个部门也在面临衰退。顾客转向使用云端服务,在家里用电脑打印照片的少了,墨盒销量面临压力。而十余年来墨盒业务一直是支撑惠普发展的财源。
惠特曼称,“这是一家面临大量挑战的庞大企业。”惠特曼试图进一步扩大软件业务,进军一些新兴领域,例如大数据、网络安全以及出售用于云计算的服务器。她还停止了公司的收购,因为收购使惠普负债累累;回归能使公司重获科技优势的基础研发工作。
早在李艾科任职期间,就有传闻称惠普有意出售PC业务。惠特曼上台伊始就宣布,出售PC业务是错误的。在她看来,保留PC和服务器业务,有助于惠普从芯片与存储供应商那里获得成本优势。
在惠特曼的领导下,惠普几年时间里裁减了5.5万名员工。对于由休利特和帕卡德在70多年前创立并成为硅谷先驱的惠普来说,接二连三的裁员措施带来了令人丧失斗志的打击。不过,尽管屡遭巨变,惠普仍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2011年,惠特曼接掌惠普时,为了帮助这家陷入困境的科技公司扭转局面,她提出“一个惠普”的口号。但是在2014年,她又推翻了自己的这种观点。
2014年10月6日,惠普公司宣布分拆为两家独立的“《财富》美国50强公司”。两家新公司分别名为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该公司中文名现为“慧与公司”)和惠普公司(HP Inc.),前者从事面向企业的服务器和数据储存设备、软件及服务业务,后者从事个人计算机和打印机业务。惠特曼认为,分拆惠普将可给分拆后的两家公司都带来新生,这些公司将可更好地在各自领域中开展产品创新活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慧与在华尔街上市
2015年11月2日,惠普公司正式完成了拆分。拆分后的两家企业“惠普公司”和“慧与公司”开始独立运营。惠特曼出任拆分后的“慧与公司”首席执行官和“惠普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戴恩·韦斯勒出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
在新惠普公司最新发布的2016财年第三财季财报可以看出,惠普的净营收和净利润都比去年同期下滑,不过业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对第四财季的盈利展望未能达到预期。当季台式机出货量同比下滑6%,笔记本出货量同比增长12%,总出货量同比增长4%。惠普打印集团第三季度营收比去年同期下滑14%。
而分拆后的慧与(HPE)并不宁静。2016年5月,慧与宣布分拆旗下处于困境中的IT服务部门,该业务将与计算机科学公司(Computer Sciences,CSC)合并,从而让公司能把精力集中到发展更快的业务上。
慧与(HPE)发布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净营收为1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1亿美元下滑6%:净利润为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亿美元增长914%。慧与还宣布分拆旗下非核心软件资产,并将其与英国软件公司Micro Focus进行合并,这项交易的价值约为88亿美元。
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世界五百强名单上,惠普公司以1034亿美元的营收名列第48位。不过,这也是分拆前的惠普公司在这个著名榜单上最后一次亮相。在明年的榜单上,“惠普”和“慧与”将作为两家年营收500亿美元左右的独立公司出现,与中国联想集团的排名将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