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是该系列的第13部。影片中太空作战、量子瞬间传输、太空城让影片具有神奇画面效果。作为暑期档的爆米花电影,其中很情节是经不起细敲的。但是从《星际迷航3》对主人公科克船长、史波克的设定来看,这部电影依旧在贩卖好莱坞精英英雄的情怀。从剧情逻辑来说,突出英雄情怀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英雄走不出已有的套路,也会影响影片的品质。
子承父业,是很多好莱坞英雄情怀的标配
科克船长与麦科伊医生一起喝酒时,怀念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太空探索者,曾经为了使命,付出了生命。父亲的荣誉、职责、品质、形象在无形中影响了科克船长。这样对父亲的怀念、职责的继承,是很多好莱坞英雄都会经过的桥段。《X战警:天启》中万磁王的儿子也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加入X战队;《独立日2》中,史蒂夫的儿子成为飞行员;钢铁侠的父亲也为他做出了好的影响……
父亲角色在这些英雄人物命运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父亲的职业、精神、形象会影响儿子的人生选择。在这些电影中,作为儿子,他们都希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按照父亲的脚印,他们成为民族英雄。
其实,这种父子关系与西方文化中传统的父子关系是不同的。影片突出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精英阶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在西方文化中,很多父子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的,其中,儿子只有通过反对、弑杀父亲,才能取得成长的权利,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就是活在父亲阴影的弱小者。然而在现代社会,父亲对儿子的生存权利控制力缩小。作为儿子,已经不再需要通过暴力反抗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此时,父子关系可以成为电影中那样相互影响的师友关系。
因此,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中,作为精英阶层,通过父亲这一形象能够更好地传承美好的情感、普世价值观,这与中国的“子不肖父之过”相似。这种英雄成长之路与那些平民英雄的成长之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看重伦理关系,渲染真实感;后者突出小人物机遇,突出奇幻感。
战争不息,使命不止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在精彩的太空大战基础上,抛出对暴力的谴责,主题落入俗套。不过作为突出美式英雄电影来说,这样的主题表达,一点都不奇怪。影片中的反派剋劳带着蜂群舰队攻击“企业号”,夺取能量宝物。剋劳原本也是联邦政府培养的船长,他渐渐迷失了自己,企图推翻联邦政府,毁灭人类。主人公科克船长肩负起拯救联邦政府和人民的使命,对抗剋劳。不管蜂群舰队、约克城大战、摇滚音乐干扰通讯这些情节有多精彩,都要落脚到英雄拯救世界的情怀上。
《星际迷航3》成为谴责暴力的发声筒,也是创作团队的精心创意。全球时常发生很多暴力、杀戮、战争,像《星际迷航3》这样的影片,可以让观众看到那些发动战争、暴力攫取权利人的立场。好莱坞英雄站在拯救人民生命的立场,反抗邪恶势力,告诉人们所有反人类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也必将是失败的。正是电影将主题定于这样的层面,才让这部太空电影有了普世价值观的传导作用。
像科克船长这样的英雄还会走多远?
想象一下,像科克船长这样的英雄经历过启程—启蒙—考验—归来之后,他还要经历什么?
类似《星际迷航3》这样的英雄故事还会有很多,它们可以把空间放在太空,也可以放在海洋、陆地或者二次元空间,时间设定为过去、现在、未来。总之,故事一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在最后大决战的时刻,英雄最终打败了对手。但是,对于这些英雄来说,战胜对手并不是真正的结局,真正的结局是英雄发现自己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会改变以前的决定,重新找到一个起点。
对于观众来说,有一个审美疲劳问题。如果英雄都走套路化路线,会引起反感,很多影片在重复英雄故事的同时,也会通过其他方法减少套路化的影响。例如在特效、演员上大做文章。《星际迷航3》的视觉效果就可以称得上刺激感官神经。这样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会分散精力,淡忘故事套路。
不过从最近观众的反响来看,很多人还是厌倦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神话故事,认为这些故事太套路化,失去了原来的精彩。像《星际迷航3》这样的电影,除了收获一众粉丝的喝彩,口碑并不突出。这意味着科克船长这样的英雄不会再出现了吗?
科克船长还会再出现,不过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表现。在美国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英雄主义梦想。不过,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英雄梦想,想要拯救、改变的对象也不同。每一代人,都需要面对灾难、战争这些永恒的话题,那么英雄对于他们的意义也是永恒的。对于影片来说,英雄角色的情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