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男作女诱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
红玫瑰,白玫瑰,无论你采撷哪一支,久而久之,总会变成白月光下恶心人的蚊子血,或是心口朱砂痣上的惹人厌的饭粘子。
新婚的时候,夫妻间就像蜂蜜加上香油,黏黏糊糊还腻得要命,恨不得摘下天上的月亮。日子长了,小小的谎言就慢慢变多,渐渐就像马航的消息不着边际。夫妻间的战争只要拉开了,一地鸡毛之后,恨不得对方立刻消失。
说起婚姻,这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呢!
说简单很简单:两本户口九块钱,民政局里一张照片,两个红本就定了一辈子。至少,并没有理论上的保质期——当然这样的私定终生未免也太理想化了。
说复杂还真能愁死个人:票子车子大房子,岳母岳父小舅子,亲朋好友凑份子,洞房花烛甩脸子。如今的社会,嫁人依然是嫁车嫁房,娶亲也还是娶丈母娘。
中国式的婚姻,不可能只是两只爱情鸟的故事。一个人的钱变成两个人的钱,一个人的家族变成两个人的家族,一个人的朋友变成两个人的朋友,一个人事业变成两个人的事业。
我的世界住进了一个陌生的你,你的世界也迎来了一个新鲜的我。结婚理应是你我之间最浪漫的事,现在仿佛变成了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让人害怕亦让人退却。
都说90后恐婚,我们恐婚吗?恐!但恐的并不是婚姻本身,而是中国式婚姻带来的一切附加伤害。这种伤害影响了婚姻的主体,影响了两个参与的家庭,更影响了两个人之间曾比金坚的爱情。
新时代的中国式婚姻,大把的麻烦与烦心需要各种方式来消解。隐婚与闪婚,便是当代青年人在时代召唤下所研发出的最伟大的两项发明。
何为隐婚?字面意思:隐藏婚姻。
在我看来,隐婚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完美地躲过操办婚礼的费心费力和婚后社交带来的各种压力。
隐婚的发明,给渴望结为夫妻却不想承担婚姻所带来的各种附加伤害的新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选择。在家里,没有人催你要孩子;在单位,没有人笑你怕婆子。因为你根本“未婚”!
只是会有人不停地给你相亲,不停地拉你去应酬。活该你“单身”,你有建立家庭的历史任务,却没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时代需要。
你装“单身”,就得活的像个单身。你不敢和别人分享一丝的个人感情问题,你不敢与另一半随心所欲的招摇过市,因为你不知道突然的曝光会带来什么样不可预估的后果——这是一把双刃剑,受伤的永远是使用者。
相比隐婚,可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闪婚。但我不相信闪婚,因为我根本不信一见钟情。
初相识,可能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而闪婚后,往往是情却了,火灭了,你我渐渐水火不容了。
我信奉的是时间的烈火所锻造出来的爱情的真金;我信奉“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信奉的不是生同一个衾,而是死同一个椁。
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很少再见赵孟頫、管道升那时的你侬我侬。在我们这个一切匆匆的时代,闪婚似乎是将激情凝固的最佳方式。
问题在于如何将我们这种激情保持下去,而这可能也是经历了闪婚甚至是闪离的年轻人所需要面对的最真实的问题吧。
原创话剧《男作女诱》便为我们展现了80后年轻夫妻的婚姻观与婚后所面对的种种危机,很具代表性地描绘了近十年来当下年轻人面对简单又复杂的婚姻事件所提出的两种创造性的解决方式——隐婚和闪婚。
男主角韩刚因为工作关系与女主角隐婚,三年多来一直不敢暴露已婚的事实,这也使得女主角多年来一直活在阴影当中,饱受隐匿的巨大压力。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莉莉则是一个坚定闪婚族。她与粉丝相识49天便结为连理,却又在17天后一怒之下要别离。闪婚的一个最直接的结局就是闪离,一切的冲动都需要付出代价,冲动的婚姻也不例外。
《男作女诱》中所描写的隐婚和闪婚都是喜剧的演绎,并不能代表当下婚姻观的主流,但却真实而犀利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面对婚姻所做出的多种选择。
这些选择可能是无奈之举,也可能是心血来潮,但都是他们向传统婚姻提出的极大挑战。这也是这部舞台剧真实且实验性的一点。
也许你对隐婚、闪婚等多种新式婚姻并不感冒,甚至嗤之以鼻,但不妨来看“笑话”,看看新式婚姻下的年轻人如何处理扑面而来的各种婚后问题,来与剧中角色一同检验婚姻打磨下爱情的新鲜。
当你真正融入到剧中无可奈何的情感世界时,或许你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婚姻的角逐中,谁会如愿以偿?在鸡毛蒜皮之外,谁会占到便宜?在这隐秘之中,谁会发了大财?到最后,谁又会失去什么,谁又会找回自己?谁拿着谁的钻戒,谁又爱上了谁?
其实,巨大的石头森林中,每个人都是一只忙碌的工蚁,日复一日,辛劳耕作。渐渐地,我们忘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亲情?爱情?友情?房子?车子?票子?也许你的心中是一片茫然。
不妨暂且放下一切困惑与烦恼,将自己交给舞台上的作男与诱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