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发布”ABS云平台” 资本中介业务促消费金融ABS降低发行门槛

金融改革渐入深水区,资产证券化成为拓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其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9月6日,京东金融集团宣布推出“资产证券化云平台”(下称ABS云平台),包括三大引擎,分别是资产证券化服务商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资产云工厂的资本中介业务和夹层基金投资业务。 

“京东金融是一家以数据和技术驱动的公司,目前已经多次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自我造血。这背后正是金融科技能力,包括大数据风控和智能管理系统能力的支撑。”京东金融结构金融部负责人郝延山表示,“京东金融通过自身的大数据应用能力、系统能力,以及多次实践ABS的方法论,进行资源整合,搭建了一整套ABS云平台体系,通过三大板块的服务,赋能资产证券化中介机构,帮助他们搭建和管理ABS底层系统,实现更加精确的资产洞察、现金流管理和数据分析,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也能够借此实现ABS投后管理。京东金融将持续做开放的生态,通过输出自身能力,连接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共同铸造价值平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机构统计认为,到2020年,包含房贷在内的整个广义消费金融行业,其存量规模将接近40万亿,而第三方消费金融公司的整体体量将达到接近4万亿的水平,因此,未来资产证券化将成为第三方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利器”。

在互联网类金融资产的ABS实践中,京东金融首开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先河,带动了行业创新。2015年9月,京东金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京东白条ABS”;2016年3月,获得了深交所100亿规模的“京东白条ABS”备案制专项计划。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金融服务企业ABS发行门槛普遍较高,因为要支付高昂的中介费用,通常是5亿元以上的发行量才可以摊薄发行成本,并且发行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消费金融服务企业,往往很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得融资。另外,投资者对于消费金融资产难以把控风险,看不准、不敢投就成为他们的无奈选择。所以,这些消费金融服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往往依赖于成本较高的私募融资,甚至是P2P渠道,即便是行业的佼佼者,融资成本也集中在9-11%之间。

郝延山指出,资本中介业务的核心就是透过创造金融产品和充当交易对手,为客户提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服务, 降低消费金融公司ABS的发行门槛和发行成本。在ABS发行门槛上,未来从过去的5亿起跳逐步降低, 同时,消费金融服务公司可以摆脱P2P等高成本融资,从而选择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整体融资成本也将逐渐下降1-3个百分点。我们客户的融资成本降低后,他们自然而然能够降低消费者的贷款成本,促进整个金融资源配置的正循环。”

“另外, 用自有资金来撬动新兴金融行业内的增量资产,对底层资产从生成环节就做了全流程的风险把控,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势,让全流程智能系统对每一笔入池资产均进行风险洞察,并确保资金全部通过SPV(特殊目的机构)运作,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之后我们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投后检查,对存续期的ABS资产进行实时监控,向投资人持续提供实时的信息披露,确保公司运作、资产运作的真实和透明。”郝延山说。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