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正在多国引起不满,或引发与欧洲的贸易战。
周一,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跨越大洋,远赴捷克与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进行会晤,希望解决争端。
争端源于今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为了建立“安全的供应链”,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及吸引民众购买“美国货”,美国政府拿出巨额补贴本国制造业,然而其中有关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政策引发多个盟友不满。
根据法案,要想获得税收抵免,汽车必须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装,同时电池中一定比例的零部件和关键矿产也需要在北美三国开采或回收,这个比例将会逐年增长。
欧盟认为该条款歧视欧盟汽车制造商。因为美国商品在欧盟被一视同仁,但是欧盟产品在美国却无法享受优惠。
上周,德法领导人率先发难。在双方会晤后,这两个欧洲汽车制造大国联合表示,如果美国继续推行这项有争议的法案,将面临欧盟的报复。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给出以牙还牙的具体提议,表示应该建立“购买欧洲产品法案”补贴计划进行报复。
其他欧盟国家同样表达了顾虑。10月30日,瑞典新任贸易部长Johan Forss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胀削减法案》的一些内容令人担忧,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还有高级官员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是一两个欧盟大国,一些小国也感到不安,因为在此规则下,他们将完全没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
在周一的会晤后,目前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的捷克贸易部长Jozef Síkela表示,美国的法案“不可接受”,欧盟希望能够像加拿大和墨西哥一样被豁免,在欧生产组装的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组件等设备将被一视同仁对待。
他还表示,为了缓解紧张局势,双方已经于上周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该工作组将在本周末举行会议,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在周一的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如果达不成协议,是否会对美国进行报复时,Jozef Síkela谨慎回应称,目前的重点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然后再考虑其他选项。
戴琪本人在捷克没有立即发表评论,不过在会晤后发表了一份声明说,双方讨论了贸易和技术委员会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今年12月的部长级会议及以后取得实质成果的重要性,他们还讨论了新成立的美国-欧盟《通胀削减法案》特别工作组。
POLITICO的文章认为,这份声明没有暗示会有突破性进展。
分析认为,尽管双方有谈判意愿,但是一两个月内或难有突破进展。双方的下一次高级会晤将在12月5日举行,预计此项补贴议题将是关键议程。
知情人士对彭博社透露,欧盟方面希望拜登政府在12月之前消除他们的担忧,在12月5日的会议上能够有一些具体交付的成果。美欧企业也希望能够尽快看到具体成果。
然而,考虑到拜登政府目前的国内议程,这个期望恐怕难以达成。11月8日的国会中期选举已经进入一周倒计时,拜登的民主党可能会失去阵地,这将为12月的美欧贸易谈判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欧洲之外,中日韩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尤其是已在美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投入巨资的韩国,反应尤其强烈。韩国早在两个月前就公开表达了不满,并派多名高官前往美国寻求解决途径。
据了解,为了响应美国号召,韩国公司已宣布在美国投资13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设施,同时它也在扩大在欧盟的生产规模。
韩国认为,《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电动汽车条款既违反了贸易规则,也违背了韩美两国不断深化的经济伙伴关系。一些韩国官员甚至称该立法是“背叛”,并暗示这可能会损害两国其他领域的合作。
10月25日,韩国驻美国大使赵太庸最新回应称,两国官员目前正在进行“非常激烈的对话”,就“几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以纠正相关政策影响。
针对该法案,9月底,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相关措施以整车在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提,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成歧视,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