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信集团“互联网+转型”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中信宣布将建设提供平台服务和数据服务的中信产业云网,培育共创共建、共生共赢的多样产业生态圈,助力中国产业化能力的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中信产业云网“第一朵云”,基础设施云平台于当日正式上线,标志着中信集团“互联网+转型”战略的首个成果落地。该平台采用云中介运营服务模式构建,通过吸引各类优质云服务提供商入驻,为集团内外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当日,阿里云、腾讯、用友、知道创宇、中企通信、中信网络科技等成为首批入驻的服务提供商。
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中信集团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创新以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互联网为中信集团在新时期推进供应侧结构改革,转型新的增长方式,做大集团整体价值,提供了重要抉择和机遇。
他指出,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中信集团横跨多个产业领域,拥有聚合各类产业资源和技术的独特优势,并有机会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融合一体,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做出积极探索。未来的中信不仅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和家喻户晓的品牌,也将搭建一个触及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商业生态圈。
据悉,为夯实战略转型的基础,中信集团将重点建设作为赋能平台的中信产业云网。一是通过平台服务赋能,将从集团内向集团外把线下实体企业互连互通,加快实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在线化和数字化,让产业能力供给与用户需求零距离互动,加快专业服务能力的跨行业流动和在产业链中的配置,助推更多新业态的涌现。二是通过数据服务赋能。中信拥有丰富的跨行业数据,通过中信产业云网的建设,不仅能把这些离散的数据资产挖掘出来、聚拢起来,而且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的营运数据,从而极大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
中信集团总经理王炯表示,中信集团将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一司一策”的原则,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转型工作,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奠定中信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第一阶段重点加大IT供给,帮助子公司做好资源和能力的在线化和数字化。第二阶段重点推动产业互联网项目落地实施,择机上线“双创”平台,力争明年年中推出一批创新型项目,逐步在集团系统内外扩展产业互联网的应用。
王炯指出,在实施过程中,中信将始终坚持开放原则,这里既包括中信资源和能力的对外开放,也包括与第三方的合作。中信产业云网将积极助力国家产业化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中信产业云网上线的同时,中信云网有限公司也于当日宣告成立。作为一家服务型公司,公司将专注于平台开发、运营以及双创孵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集团和子公司转型发展提供科技营运支撑。
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朱皋鸣表示,中信云网很大一块工作是做运营服务,未来的做法是走轻资产路线,更多利用外部资源来开展工作,接下来的投入也将用互联网公司的视角来操作。
朱皋鸣认为,中信集团在线下的实业基础非常强,通过云平台,可以云化、互联网化,就会产生价值。这和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方式进入线下不一样。对中信来说,需要的是理念改变,改变传统线下能力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开放路线,让生产、销售各环节网络化。
发布会上,中信集团还与亚信科技、高伟达等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就云平台建设和运营、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营、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以及前沿科技研究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