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座大城市名单首次公布,东莞城区人口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东莞以1046.66万的常住人口、92.1%的城镇化率,跻身特大城市,名列全国第九、全国地级市第一。

东莞南城中心广场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戈振伟

我国百座大城市名单首次公布。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共有683个城市,大城市105个,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其中,东莞以1046.66万的常住人口、92.1%的城镇化率,跻身特大城市,名列全国第九、全国地级市第一。

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等不同类别。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

在我国14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武汉(995.3万人)、东莞(955.76万人)和西安(928.37万人),东莞是这三座城市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有望成为下一个超大城市。

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莞常住人口为1046.66万人。东莞常住人口在2020年首次突破一千万大关,进入千万人口城市级别行列,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

2021年,东莞正式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同时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

自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东莞常住人口总量呈持续上升的态势,2000年、2010年、2020年近三次普查人口增量分别为491万人、129万人、225万人,增量保持在一百万人以上,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2020年东莞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增长27.33%,年平均增长率为2.45%,增速比上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速(1.72%)提高了0.73个百分点。东莞市占全省人口总量从2010年的7.88%提高到8.31%,提高0.43个百分点。

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是全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外来流入人口成为制造业的主力军。东莞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为795.2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46.08万人,增长22.50%。其中,外省流入人口619.35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75.87万人。

东莞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直筒子市”,辖区共有28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超过60万人的镇有3个,分别是虎门镇(83.81万人)、长安镇(80.74万)人、塘厦镇(62.90万人),区域性集聚特征突显。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3个镇街(园区)中,有32个人口增加。其中有7个镇街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分别是大朗镇、虎门镇、塘厦镇、长安镇、南城街道、厚街镇、东城街道。大朗镇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增幅最大,从3.78%上升到5.32%,松山湖产业园从0.49%上升到1.15%。人口进一步向制造业大镇、经济重镇聚集。

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8.59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3.1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103人上升为1324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301人上升为22279人。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上升,意味着人口素质有所提升。

东莞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为852.11万人,占81.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57.26万人,占5.47%,在全省排名第二低,仅次于深圳(5.36%),比全省(12.35%)低6.88个百分点,比全国(18.70%)低13.23个百分点,反映出东莞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大,有利于经济发展保持活力。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集聚和迁移,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东莞的吸引力还在不断增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显示,2022年东莞人才吸引力指数在100个城市中排第16名,比去年上升7位,是进步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去年,东莞启动人才强市战略,部署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全面打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口号。

城市规模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决定其是否有资格建设都市圈、建地铁、建超高层建筑等。与此同时,不同层级的城市,在抢人大战中的政策门槛也存在明显差别。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均有“零门槛落户”的资格;而超大特大城市,可以在学历落户、郊区落户等方面进行探索。

而在宏观调控方面,国家也会根据城市规模实施分类调控,因城施策。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