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峰投资夏志进:硬科技带动新周期,人民币与美元基金正走向趋同

祥峰投资即将完成第五期美元基金首次关账,规模近5亿美元,90%以上的资金将投放在中国科技企业。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李彪

经历过上半年的募投锐减与热门赛道骤冷后,被动拉长周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正在适应一级市场的新节奏。

近期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加坡祥峰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Vertex Ventures,以下简称祥峰投资)即将完成第五期美元基金首次关账,规模已达5亿美元。

据悉,本期美元基金原定计划规模在4亿美元左右,主要LP包括淡马锡、东南亚主权基金、欧洲保险公司、欧洲财富公司和东南亚大学养老金。相比于传统重点分布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资金来源外,欧洲财富管理公司是新增LP。更值得关注是,本期90%以上的资金将投放在中国科技企业。

祥峰投资成立于1988年,以新加坡为基地,也是淡马锡控股的成员机构之一。祥峰投资中国基金于2008年在华独立开展早期风险投资业务,旗下有多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过150亿人民币,重点布局创新科技、医疗健康、新数字经济三大领域。

10月21日,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产业趋势的变迁转向,半导体、医药、新能源代表的硬科技产业链投资成为新趋势,VC/PE 传统的“募投管退”正在变化当中形成新的行业周期。

首先是募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机构经历了结构性的“募资难”,整体募资规模同比下降10%,以美元为首的外币基金持续放缓,同比大幅下降65%。

夏志进称,从找钱的角度,能明显感受到海外LP对大环境波动与出资的谨慎,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同时,地缘上越靠近的国家地区越展现出长期布局中国的兴趣,如东南亚、欧洲地区的一些基金。

这给行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募资周期被拉长。过去市场上半年、甚至三个月就能收关,且时常刷新最大募资纪录的新基金需要更长时间去完成,且成功募资的机构数量与规模金额都会相应降低。今年至后半程,红杉中国、启明创投、祥峰投资陆续宣布完成旗下基金的新一轮募资,各自实现了不同幅度的超额募资。

在他看来,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越来越像。过去十年,投资中国的美元基金大多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投出很好的项目在美国上市,像阿里巴巴、百度。而人民币基金更多投向一些传统企业,如制造业,更倾向国内上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国企将大量资金注入创投领域,政府引导型国资与城市母基金已经成为私募市场最大的出资方。除资金来源的区别之外,聚焦于科技投资的导向,结合A股、港股针对科技公司出台的上市新规,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殊途同归。

其次是投资与管理。相比于前几年的消费互联网投资,科技投资周期更长,好项目需要更多时间来孵化成长,使得机构入局的时间节点必须更早。像红杉、高瓴设立种子基金,许多主投中后期的大PE纷纷进军风险投资,将周期前置到早期的A轮,甚至更早的种子轮、天使轮,“投早、投小、投科技”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夏志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更大的机构、更多的钱涌入早期投资是短期内非常显著的现象,竞争升级也把部分项目估值炒高而产生泡沫。但他相信,科技投资自有特点,无论是资金需求还是迭代周期,从技术研发到产品投入市场,再到IPO上市,都与传统互联网投资不同。一个具有技术门槛的科技项目,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无法以销量、市场占有率、营收等数据为其估值,这也使得资本追逐风口、广撒网做大规模的思路不会成为长期逻辑。传统早期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预判新技术,尽量避开资本扎堆的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细分领域去做跟踪研究。

最后是退出。鉴于科技投资前期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IPO并不是唯一选项。机构退出往往着眼于组合方案,主要有四种途径:IPO、股权转让及回购、并购、近年流行的S基金交易(Secondary Fund,二手份额转让基金,即从私募机构手中直接收购基金份额或股权)。

夏志进认为,虽然目前半导体等科技领域一级市场的并购案不多,市场并不活跃,S基金也尚在发展,但诸如今年正在发生的大批A股上市公司加入并购,以及政府引导国资基金成为市场中坚力量,未来退出机制的多元化组合会进一步缔造新的行业周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