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核算方法》批准发布,明年1月正式实施

该标准于2017年立项,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为海洋碳汇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套适用方法。

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称,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批准发布,将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9月26日,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 0349-2022)(以下简称“《标准》”)由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标准》于2017年立项,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为海洋碳汇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套适用方法。《标准》认为海洋碳汇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规定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确保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海洋碳汇潜力巨大。

在“双碳”目标下,海洋碳汇是衔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此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陆续对建立海洋碳汇机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提出要求,以指导性意见为主。

在实践层面,由于海洋碳汇交易尚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相关实践目前仍以地方先行先试为主。2016年12月,威海南海新区启动国家海洋碳汇研发基地建设。2021年5月,深圳大鹏区生态环境局编制完成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2021年6月,湛江完成我国首笔红树林碳汇交易项目。2021年7月,厦门设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并完成首笔碳汇交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