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2022年的国庆假期,上海热门景点新增了苏州河。
苏州河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源自太湖,全长125公里,经苏州入上海,流经上海境内53.1公里后注入黄浦江,是上海除黄浦江外最重要的河流。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旅游节中,上海首次聚焦苏州河承载的城市底蕴和文化记忆,以开通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为契机,打造苏州河旅游的可视化攻略,陪伴市民游客共同探访、共同发现、共同阅读苏州河上流淌的城市故事,点亮城市的“水上会客厅”。
历经三十年治理,苏州河从臭水河变成了文旅新地标。
根据近日发布的“最上海”旅游指数(2022年度)特色榜单,苏州河两岸的60余个“热门点位”各有精彩,最终形成苏州河·最上海TOP10,分别是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大厦、外白渡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宝格丽酒店、长风大悦城、苏宁宝丽嘉酒店、河滨大楼、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随着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贯通开放和旅游水上航线开通,苏州河文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此次国庆假期实现“出圈”。
(一)
10月1日下午4点,住在白玉兰广场附近的林先生开始了每周的保留活动——河边跑步,而上海邮政博物馆就是他的起点。
“我生长于苏州河畔,对这条河流充满着真挚深厚的情感。”林先生说,苏州河穿过上海中心城区,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有无数上海居民依河而居。现在,附近的居民们大都喜欢在河边散步、运动、休憩。
据林先生介绍,原来上海邮政博物馆这一片是做小商品和服装批发生意的七浦路市场,到处电线乱飞,这一带曾被他们笑称为“大皮糕”、“盘丝洞”。“现在,乱七八糟的市场和电线都不见了,这里变成了滨水空间,也成了我和跑友们锻炼跑步的开始。”
苏州河自西向东汇入黄浦江,也将上海分隔成南北两岸,苏河两岸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建筑和景观。现在苏州河已经失去了航运功能,沿河原有的工厂、仓库、码头、桥梁便成为了城市的景观。
从外白渡桥向苏州河上游望去,就能看到上海邮政博物馆。它由花岗石砌筑,19根通贯上下三层的罗马科林斯柱支撑,建筑顶部有着高大钟楼和“人民邮电”字样,属于欧式风格,建筑雄伟。
这座建于1924年的优秀历史建筑当年曾被誉为“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如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
二十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是一座经贸繁忙、市面繁华的远东大都市。原来的办公点已经无法承担繁忙的业务,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启用后,解决了邮政通信生产和办公场地拥挤的问题。
过去邮件主要通过水路和火车运输,邮政大楼所在地在与苏州河、黄浦江水路相接的同时,身后两条马路之隔即是当年承担主要陆路运输功能的老北站。这样一个占尽地利的选址,正是为了让邮件方便快捷地抵达当时的邮政大楼进行分拣、分发,从而更快地递送到邮件主人们的手中。
如果说邮政大楼见证了邮政行业的百年兴衰,邮政博物馆则用丰富的史料和多样的展品,具象地展示出邮政行业的发展变化,其中也可窥见一些旧日上海的生活、工作图景:挂号信函和邮件分拣系统、“白帽子”邮筒、地球最南端的中国邮局、浦东开发开放纪念邮票,从飞机、邮艇、火车、汽车到摩托车、自行车的邮件投递交通工具……
除了上海邮政博物馆,四行仓库也是苏州河畔最为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原是四间华资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抱团发展、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故称“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7日,“淞沪会战”时期,这里发生了惨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由副团长谢晋元率领的加强营“八百壮士”与日军激战四个昼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行仓库被陆续改为商业市场和办公区域。2014年,上海确定对四行仓库进行整体保护修缮,改建成“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是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陈列,再现了 “八百壮士”英雄群体形象。
如今,四行仓库烽烟早已消散,故地被赋予纪念的意义,电影《八佰》上映后,不少意犹未尽的游客纷纷前来追寻历史印记,感受银幕外的真实场景。四行仓库斑驳的墙体上真实复原的8个炮弹孔和420多个枪弹孔,让纷飞的战火、悲壮的坚守历历在目。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好了,那么就更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国庆节当天,上海市民王先生手捧着一束鲜花,带着孩子来祭奠,他希望借此缅怀和铭记历史,激发孩子奋进。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说:“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走进来,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和这些舍生抗战的英雄,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么多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二)
历史人文气息浓郁的苏州河畔,在岁月沉淀的同时,也繁育出商业基因。
2021年12月,苏州河畔“空中花园”揭开面纱,山行购物中心“天安千树”正式开门迎客,成为上海新商业地标。这座建筑的顶部由1000根错落有序的长方形柱体组成,承载起1000多棵树木的“悬浮森林”。
今年,内地首家蓝瓶咖啡店进驻上海,便选址在了苏州河畔的历史建筑群,开业当天便创下现象级排队。该门店由原裕通面粉厂宿舍改造而成,变身为摩登与工业感融合的咖啡店。
事实上,“蓝瓶咖啡”、天树千安的开业只是苏州河全线贯通,河畔空间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河两岸除了知名连锁店,很多独立咖啡店也是上海市民休憩的“老地方”。
藏身于一片老房中的Alt COFFEE位于苏州河畔的吴淞路,门头没有任何Logo,店内也没有精致的装修,是一家哪怕带着导航定位也可能会擦身而过的日式松屋手冲咖啡店。
走进咖啡厅,香醇的咖啡研磨味道扑鼻而来,一位话不多、扎着马尾的女士为客人倒水,大家都叫她“陈姐”。
在这个带有跃层的小房子里,一楼仅有一个能容纳4名客人的吧台,二楼的小跃层则散落了几张不大的桌椅,桌旁的橱柜上塞满了“老古董”,既有多种多样的咖啡器具,也有几十年前的摆件装饰。
松屋式手冲咖啡比较考验控水,在店内点单的顾客往往会围坐在一楼的吧台前,安安静静看着陈姐为滤杯中的咖啡粉挖洞,从高往低倾倒细水柱,直到咖啡液开始滴落,她捧着水壶再往外画圈注水把咖啡粉淋湿、焖蒸,一气呵成。
日式手法做出来的咖啡,醇度高,口味浓郁、顺滑。陈姐说,关键在于稳定水流,但在手法的控制上相对来说比较难。“这个手冲法的特别之处是使用粗研磨的咖啡粉,通过长时间的焖蒸,这样冲出来的咖啡,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咖啡风味变化比较少,也不会变浊,还可以保有足够的萃取率。”
咖啡店内的菜单上有中、英、日三种语言。陈姐透露,店老板是一名日本人,卖的又是日式手冲咖啡,所以菜单上专门添加了日文翻译。她说,上海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来店里喝咖啡的外国人非常多,不仅仅是日本人,还有俄罗斯人、瑞典人等。
咖啡馆不同于其他餐饮场所,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由于其环境优雅,营造出放松的氛围,让处于快节奏生活的人放松身心、消除疲惫。
与写字楼的咖啡厅相比,这个咖啡店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里不仅是白领、年轻人喜爱的场所,也是上海爷叔、阿姨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正如电影《爱情神话》中修车匠钟爱“coffee time”一样。
“网上都说,我们店是只有1%的人知道的宝藏店,我觉得这个形容还挺准确的,因为我们从来不宣传,大多数顾客也都是老客人,或者老客人介绍来的新客人。”陈姐笑着说,有的人来喝杯咖啡聊聊天,有的人选择买几包豆子带回家,还有的客人会来店里给电动车充充电,客人们对陈姐很熟悉,对彼此也很相熟。
豆子品质佳、冲咖啡的手法细腻稳定是客人普遍的评价。顾客阿姨甚至说:“如果你热爱咖啡,但没来过这家店,就不要说你来过上海。”
这是一家开了20多年的老咖啡店,陈姐也在这儿工作了十几年。回忆苏州河的变化,她用“天翻地覆”来形容。“记得刚来这边工作的时候,苏州河还是一条带着臭味的河道,那时候这边人非常少,不仅没有游客,本地人也不会靠近苏州河。两三年前,门口还都是停车场,如今这里已经遍布花坛、绿化,很多人来到这里散步、遛狗。”
如今,苏河两岸的风景、商业、人文、艺术,为人们提供了既不属于家庭也属于工作的“第三空间”。
陈姐说,上海的咖啡文化非常浓厚,甚至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河作为海派文化的象征,也与上海人追逐精致的生活方式有所结合。“如果可以在苏州河畔传播咖啡文化,为上海注入新的、摩登的城市基因,也是幸事。”
(三)
“虽说苏州河十八湾,湾湾有精彩,但最美的一段,大概非华政段莫属。”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评价。
2021年9月23日,苏州河健身步道华政段正式开放,这处全长约900米的步道,将华东政法大学的百年历史建筑群与苏州河融合,呈现出“一带十点”的特色景观。
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圣约翰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27栋国宝级“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清水砖墙、飞檐翘角,与苏州河交相呯应。
“身为上海人,以前很少去近距离观察这条河,最近得知苏州河步道不但可以欣赏到苏州河沿岸的景色,还可以一睹华东政法大学的百年建筑,感觉不容错过。”家住浦东的郑先生专程带着老伴儿和小孙子来参观打卡。他说,一边是民国风建筑的华东政法大学,一边是越来越美的苏州河,环球港双子塔近在眼前,苏州河在这里转了180度的弯,还能看到中山公园的长宁龙之梦,可以说是这一段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在步道出入口,保安热情地对郑先生建议:“到了晚上,百年建筑群便要亮起景观灯,点亮整条步道,照亮苏河两岸,到时候,这里就更美了!”
傍晚6点半,百年华政校园的老建筑如约亮起灯,内透灯光把沿河校园老建筑的墙体轮廓点缀得更具有立体感,夜幕下的思孟堂、格致楼、韬奋楼、倚竹苑、獬豸园等建筑群充满独特的海派韵味,为夜幕下的苏州河增添了一道风景,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摄。
“透过苏州河波光粼粼的水面看历史建筑,灯光、倒影让沿路的风景变得格外典雅婉约。”郑先生感慨。
目前呈现的这处亦古亦今的滨水景致,其实是几经改造和提升后的成果。
2019年,长宁苏州河健身步道华政段实现贯通,然而当时步道最窄的地方不足1.5米,视野和空间不足。2020年,步道又进行了局部拓宽,绿化也相应进行了后移,安置在围栏之外,可即便如此,华政段的环境品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起初华政段一边是秀美的苏州河,另一边则被围栏挡住,看不到华政校园内百年建筑的全貌,的确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长宁区建管委四级调研员陈慧透露。
2021年,长宁区通过保留保护空间格局、历史建筑、景观环境的方式,串联起华政校园多元、活力、共享的景观点,让华政校园整体风貌与长宁苏州河沿线景观相融合,如此游客才得以将滨河历史建筑与人文风貌尽收眼底。
今年9月,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围墙也正式打开,以全新姿态融入苏州河公共空间。
围墙拆除以后,从中山公园3号门到2号门的一条长约700米的林荫道,串联起两处广场,也将原本“深藏”在园中的华东地区最大悬铃木、铜顶、音乐台等中山公园著名景观“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开放。相邻的中山公园与华政校园所构成的滨水空间双双呈现在游客面前,消除了物理隔阂。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城市变迁的重要见证,更是上海文旅宝贵的都市资源。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正式开通,这将为世界级滨水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
方世忠说:“我们就是要从上海最有优势、最有资源的地方出发,不断适应旅游业出现的新变化,锻造上海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上海旅游节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中国人看到上海,上海人看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