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翟瑞民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实施的都市圈战略将要转向?2022年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都市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要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发展阶段,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2014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出现都市圈概念。2021年,都市圈发展首次进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成为事关区域内城市群发展的一项顶层设计。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显示,目前全国有34个规划中的都市圈,但被国家批复的只有6个,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努力进入“国家队”。
此次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引发各种解读。有观点认为,我国都市圈建设将迎来新变化,一些城市可能“都市圈梦碎”,面临“大洗牌”等。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下称“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多位专家向界面新闻表示,国家发改委最新表态是对此前国家规划的进一步规范,为都市圈的发展划定“红线”,并不意味着都市圈战略已经转向。未来,都市圈有序、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方向,“摊大饼”“搭便车”式的都市圈规划将很难获得国家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曾承担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十四五”时期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与政策选择研究》《我国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与改革举措研究》等课题,致力于城市发展与治理创新的前瞻性理论和政策研究。近日,该研究院多位专家以团队名义接受了界面新闻专访。
为都市圈泛滥划定“红线”
界面新闻:都市圈概念是如何逐步成为顶层设计的?有研究报告称,目前全国有34个规划中的都市圈,如此多的城市在努力加入都市圈“国家队”,背后动机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都市圈作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打造成富有创新力和竞争优势的区域空间单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都市圈的内涵及培育发展都市圈的目标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作出了部署,并先后批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等都市圈规划,即所谓纳入“国家队”的都市圈。
地方政府提出各类都市圈规划的最原始动机是集聚资源,都市圈不仅仅是城市间简单的地理集聚,而是具备一定产业关联的空间组织,推动区域一体化能够形成高效统一的大市场,降低要素流动壁垒、促进人口、产业、资本等各类资源集聚、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促进中心城市经济体量做强做大。
界面新闻:此次国家发改委对都市圈发展的表态意味着什么?未来都市圈发展是不是可能做出调整或者转向?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的观点,我们的理解是“两个关键词”和“两个指标”。从关键词来看,一是不能跨越发展阶段,二是防止盲目扩张规模;从指标来看,一是1小时通勤圈,二是2万多平方公里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都市圈政策的转向,恰恰相反,这是对2022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超大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Ⅰ型大城市,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培育发展都市圈”的进一步规范。在目前已经获批的六个都市圈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细化了新增都市圈的具体要求,避免地方政府混淆城市群和都市圈,盲目规划、无限扩大都市圈的内涵和外延,以更好地支持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界面新闻: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家发改委为什么在这一时间提醒都市圈发展要避免盲目扩张?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我们认为,国家发改委做上述表态主要基于三个背景,一是在过去的5年里,一大批国家级城市群与都市圈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长江中游、关中平原、中原地区、北部湾等城市群规划相继出炉,都市圈也到了泛滥的地步;二是都市圈的规划片面贪大求全,盲目扩大规模,很多城市规划的都市圈范围都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甚至达到7万多平方公里,这种无限扩张和蔓延,违背了都市圈的本质,“摊大饼”式的发展只会重蹈“大城市病”的覆辙;三是中国的人口趋势已经发生逆转,202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4.72%,且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未来人口进一步向都市圈转移面临诸多现实制约。
界面新闻:都市圈规划面积过大,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的区域中心城市开始进入都市圈发展新阶段,多座城市纷纷提出加速培育都市圈。通过都市圈的建设,能够强化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如前文分析,对资源的集聚或者称为争抢是造成地方扩大都市圈范围的原始动机,诸多地方甚至出现都市圈成员互相重叠的问题,如南京都市圈和规划中的合肥都市圈,芜湖、滁州等都是双方都市圈主要城市争抢的对象;再比如东莞、中山等都是广州和深圳都市圈争抢的对象。
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东京都市圈、大伦敦都市区还是纽约都会区,最远距离基本稳定在50公里左右,在现有交通条件下,都市圈内的居民工作、生活的通勤效率最优。同时,很多人混淆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概念,城市群重在群内大中小城市的产业协同和一体化发展,都市圈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具备“同城化”的特质,重在圈内其他城市围绕核心城市进行交通、居住、通勤等方面的承接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都市圈如果面积过大,一方面容易造成圈内核心城市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会对圈内中小城市造成资源虹吸,扼杀中小城市的发展。
已获批的都市圈有何特点?
界面新闻:从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的6个都市圈来看,其重点考量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六大国家级都市圈本身都具有较好的都市圈发展基础和条件,都是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行政等级较高,包括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2个省会城市,都具有天然的辐射带动力。6个城市中,除福州外均是超大、特大城市。其中重庆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重庆是超大城市;成都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成都、南京、西安均是特大城市。而长株潭都市圈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市基本融为一体,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融合机制等已经具备都市圈的条件。福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福州虽然只符合大城市的标准,但地处海西(台湾海峡西岸)的独特位置,一方面是基于两岸合作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北链长三角、南邻粤港澳,是打造沿海经济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界面新闻:但我们注意到,在已获批复的都市圈中,有些面积也比较庞大(比如成都都市圈达3.3万平方公里)。国家发改委的最新表态,未来是否会影响到已批复都市圈的发展?此外,近年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又如何与两个都市圈协调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范围在3万平方公里左右,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新的政策趋向并不会改变既成的现实。一方面从空间距离来看,成都都市圈除核心城市成都外,主要包括德阳、资阳和眉山,距离成都市主城区距离在70-80公里左右,虽然离国际公认的50公里最优区间有差距,但三地在发展空间和方向上朝成都靠拢,且多年来推进同城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产业融合、人文交流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具备同城化发展的主客观条件。重庆都市圈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政策会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1小时通勤圈和2万平方公里左右覆盖范围对新增都市圈会是约束,对已经获批的影响不大。
经济圈和都市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经济圈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侧重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承担着特殊的战略意义,而都市圈的限定就要严格得多。成渝双城经济圈属于城市群的范畴,是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延续和升华,核心是依托重庆和成都两个超大特大城市,带动成渝地区甚至西南区域的发展。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通过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双核引领和区域联动,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到,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双城经济圈的外延明显要大得多,而这两个都市圈在经济圈中是处于核心地位,是重要的战略支点。通过推进成都、重庆周边中小城市向成都、重庆集聚和靠拢的政策引导,在做大做强成都和重庆核心城市更好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带动周边区域城市的发展。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而言,需要对经济圈内其他中小城市和县城予以更多支持,避免将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战略窄化为两大都市圈的扩张。
“摊大饼”“搭便车”将难获批复
界面新闻:未来国家对都市圈规划的批复将进一步规范,你们认为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国家发改委近日已经明确,“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需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这就表明,未来其他城市圈所在区域必须首先满足“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和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强的大城市”两个条件。其中,“经济发展有优势区域”有多重理解,并不代表都市圈一定是经济发达区域,这一条相对属于软约束;而“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强的大城市”的表述中,“超大特大城市”是有着明确的标准的,根据“七普”统计数据,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数量为21个。可以预计,未来批准其他都市圈,大概率将优先从超大、特大城市中考虑。
界面新闻:我们注意到,已有一些城市规划的都市圈开始主动“瘦身”,比如广东省7月20日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文件中,深圳、广州都市圈面积都已经缩小,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最近两个月,各类拟上报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都进行了“瘦身”操作,比如武汉、深圳、广州等都市圈的范围都进行了再定义,主要变化是面积缩小,朝“1小时通勤圈”和“2万多平方公里范围”的指标靠近。
从武汉到深圳、广州的变化来看,都市圈范围的划定将越来越规范,盲目扩大将很难通过审批。我们认为,上述提及的34个正在规划的都市圈中,一半左右将失去都市圈的资格,一些不符合“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条件的,在“十四五”时期基本上很难获批。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其实已经对新增都市圈划定了红线,只有满足基本的红线才有“入圈”的可能。
界面新闻:此次国家发改委表态后,湖北省迅速召开“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武汉都市圈从原来规划的“1+8”,收缩到只剩下“武鄂黄黄”( 武汉、鄂州、黄冈、黄石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国家发改委表态对一些希望“搭便车”的中小城市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城发院:武汉都市圈规划混淆了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别,在原有的“1+8”规划中,很多城市距离中心城市超出100公里,不符合都市圈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拟批复的都市圈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进行适度调整。《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对各类城市的发展提出过明确的指导意见:“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优化边境地区城镇布局”等,这些原则为我国各类城市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未来新增都市圈而言,城市规模的增量扩张空间已经不大了,只能在存量优化方面多做文章。结合此次国家发改委的表态,可以预见,有序发展将成为都市圈规划工作的重点,不符合刚性条件的、“搭便车”的都将会不予批复。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加入都市圈是“双刃剑”,根本上还是需要自身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留住人才和人口,培育特色产业,提高资源集聚能力,加快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