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随着新能源投资的火热,有不少来自科研所、高校的物理、化学背景的科学家出来创业,但市场看法众说纷纭。
投资人普遍担心科学家痴迷技术,而忽略技术转化、商业化的问题;也有的担心科学家特质明显,过于自信,对困难没有足够的预估。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就曾表示,“成功科学家创业者身上有很强的包容性,但科研强的人一般都比较自信。如果自信变成自负,对创业反而有干扰。”
事实上,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案例并不少,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就成功培育出了多家硬科技上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家喻户晓的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毕业的博士,参与的专利发明就有十二项。
作为投资机构,绿动资本很早就开始布局新能源,同时涉足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硬技术以及互联网、loT、人工智能等领域,自然少不了和科学家创业者打交道。近日,界面创投和绿动资本执行董事余乐聊了聊投资科学家的核心要点,以及新能源领域科学家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余乐大学读的是环境专业,毕业后从事咨询工作,后转行做投资,投资的领域恰好与自己的专业有关。
以下是他的自述。
投资科学家看三点:技术、市场空间和人
新能源创业背后是技术在驱动,它不像TMT时代,只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点子或者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去创业。为什么这几年开新能源车火起来了,而不是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呢?那是因为电池技术在这五年内变得更成熟,成本更低,在技术的变革下,新能源市场慢慢发展起来了。
技术的源头是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科学家、大学教授等等,今天我们看到的新能源创业者普遍是这些背景的人,要么是搞物理的、要么搞化学的,还有一些是生物专业的。
很多人一听说科学家创业就以为创业者年纪很大,其实他们的年龄分布和一级市场上其他创业者差不多,有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业的,像我去年看过一个项目,创业者是96年中科院毕业的博士;大部分创业者都集中在三四十岁,有过工作经验,后出来创业;还有一些是四五十岁开始的,科学家到了这个年纪,通常是桃李满天下,能够调配的科研力量也相对较多。
年龄不是我们考察的核心。科学家创业背后是他手上掌握了非常核心的技术,我们认为这个技术在未来具有商业价值。技术怎么去认定?是一个个专利。科学家把技术注册成专利,别人如果要做相同的事就不可能绕过他,也凸显了他的独特性和价值,这就是专利的意义。专利是护城河,也是壁垒,我们非常重视专利,会在投前做非常详细的尽调。在我们行业里曾有过教训:投资人投了一位科学家,但一年后科学家的学生把科学家提告了,专利侵权。一旦专利侵权或者专利无效,对投资人是很大的风险。
去和技术思维很强的创业者聊,我们会问一个关键的问题:你的科研成果转化后,商业化的市场空间有多大?今年在电池行业,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等材料都很火,已经有一批在科研院所做这些电池的老师出来创业了,也拿到了第一轮融资。为什么他们能这这么吸引投资人呢?因为投资人很清楚,一旦钠离子技术上跑通了,能够取代一部分锂电池的市场份额。锂电池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就算只取代1/10,那也是千亿级,市场足够大。
当然也有反例。我去年看过一个科学家创业的项目,是做手机隔膜材料的,手机上镀了这种膜能防水、防油、防指纹等等,国内很少有人做,基本上是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做。创始人告诉我们产品做出来不输美国、日本,且价格更低。我很心动,回去后仔细算了一下市场空间,用在一块手机屏上的材料价格就几分钱或者几毛钱,按每年手机的出货量几亿台计算,市场一个亿都不到。科学家再厉害,团队再厉害,产品就这么一个,天花板非常低,最后我们没投。
科学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固执的,这和他们的思维有关,他们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喜欢直来直去,大多数人都不太江湖,不太圆滑。如果遇到一个和投资人话语体系完全一样的创业者,我也不会一棍子打死,认为这个创业者很有演技,故意表演给投资人,需要进一步识别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他身经百战,投资人看到的问题他都看到了。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是这样,去谈客户也是优势。
科学家创业要面对的五个重要议题
科学家创业失败,大多数都折在了商业化上。如果要进一步去拆解,里面的因素就太多了。
有一种是技术迭代导致的。有个研究电池的科学家好不容易做了几年,但是下一代技术比他的技术更好,肯定就没机会了。这要求技术转化要快,执行能力要快。其他大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家的从业经历、过往经验里没有太多涉猎管理,对他们而言普遍是挑战。
管理分两块,一块是对外管理,涉及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包括上游、采购,账期等等。你还要知道怎么去获得客户,怎么和客户去谈生意;面对同行用各种手段和你竞争,你怎么去应对。此外,还需要管理股东、投资人,每一轮的融资用什么样的策略,跟投资人谈判的时候,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内的管理也是一个功课,一开始团队可能就几个人,逐渐达到上百人。如果科学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预估就很麻烦。我们见到过有的公司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钱进了员工自己的口袋,还有员工在外设立公司。
商业世界很残酷,创始人的学习、成长速度要快。科学家创业最理想的情况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和商业化的经验,比如他原来在陶氏、杜邦或某个大化工集团已经是高管了,又恰是有科研背景或学术背景的人,这样的人出来创业是非常有优势的。
二是,如果创始人想要专注在技术上,找一个具备管理经验的合伙人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这里面也有坑。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科学家去创业,技术非常厉害,不擅长商业化,他找到了一个合伙人,第一轮融资很顺利,到了后面公司什么时候需要融资要融多少钱,什么时候需要花钱要花多少钱,需不需要开源节流,这位合伙人做的不尽如人意。这个公司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黄了,非常可惜。科学家的技术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了没找对人,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合伙人,希望方方面面负责好,结果搞砸了。
找到一位适合的合伙人非常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方法。一个完全学术背景的人,你让他马上认识500强里的一个大佬是很难的,就算找到了,短期也很难建立信任。
我知道一家做固态电池的企业,是中科院物理所的一个老师的项目。在做商业化时,这位老师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之前在北汽做高管,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他们一起合伙非常默契,做的很成功,现在已经估值150亿了。这种方式成功的概率相对高,比通过猎头找靠谱得多,同学知根知底很容易建立信任。如果很幸运找到了适合的合伙人,也不能完全不闻不问,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科学家,只负责技术,时不时地要去关注进程。
第三,股权设置的问题很敏感,但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普遍有两类。第一类科学家占大头,比如占80%,团队占20%,这种结构问题会少一点。第二类科学家他只有技术,没有资源,没有钱,有产业里的人找他一起合伙,科学家占30%,攒局的人占70%。很难说哪种一定就是好的,我还没看到一个经过时间验证的答案。
第四,投资人投一家科学家创业的公司一定是充分相信创业者的能力和技术,尊重他,理解他,投完后多帮忙、少添乱,不要觉得自己是投资人,懂得多,要以谦虚的姿态和他们相处。有的投资人会在董事会上给创业者指手画脚,这是你的预期,不一定是这家公司当下最需要的。
第五,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大致目标是一致的,也有分歧,创始人希望把公司做好,投资人希望自己投资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碰撞在所难免。遇到分歧,很考验创始人和投资人的情商。有的投资人很强硬,会要求创业者一定要如何,遇到这样的投资人,情商高的创业者会做充分的沟通说服投资人。硬刚可能不是唯一解决事情的办法。
要把一个公司做好、做到上市,对创始人方方面面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创业公司,能跑出来的也就那么几家。科学家创业也一样,只有一小部分科学家能带着自己的公司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