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收清盘呈请,投行人士:意在施压企业及时偿债

佳源国际收到清盘呈请并非个案

文 | 财联社 王海春

佳源国际收到了今年第三份清盘呈请。

佳源国际日前披露,一项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被提交至香港特区高等法院,发起人为一位自然人,该人士持有公司1450万美元票据。香港特区司法机构网站信息显示,该案件聆讯将于今年11月举行。

佳源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与该债券持有人取得联系,将就债券相关事宜进行协商,以达成正在进行中的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

“我们将尽最大可能与该债券持有人达成谅解,如协商成功,其将向高等法院申请驳回清盘呈请。目前了解下来,对方撤销呈请的概率较大。”上述人士补充道。

此前于今年4月,一位持有佳源国际发行本金100万美元债券的投资者,向香港特区高等法院提出针对该公司的清盘呈请。佳源国际披露,公司已偿还该债券持有人40万美元,呈请人要求偿还余下已到期约60.2万美元本金及利息。

今年5月,另一位持有佳源国际1000万港元债券的投资者,要求其偿还到期本金、利息,并向法院提出对该公司的清盘呈请。

不过,该公司几个月后便化解了被清盘的危机。佳源国际7月披露,前述两份向香港高等法院就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已被撤回。

佳源国际收到清盘呈请并非个案,新力控股等近期先后收到类似呈请;而在今年更早之前,大发地产、福晟国际、天誉置业等企业也曾收到清盘呈请。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翁冠星表示,通常而言,公司清盘分为主动清盘、被动清盘两种,公司的债权人预期该公司无力偿还一定金额债务时,为避免公司因继续消耗、转移财产,进一步扩大债权人损失,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

在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看来,法院有支持此类呈请的可能性,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目前暂无法院支持此类清盘呈请的案例。

“提出清盘后,房企可向法院抗辩,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时间成本不低。在过往案例中,法院对此类呈请的判定较为审慎,会考虑此举是否将损害其它债权人利益,以及该呈请是否会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等。”黄立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除佳源国际此前化解了清盘呈请危机,另一个于今年成功解决此类危机的案例为大发地产。

因未支付本金1500万美元尚未偿还优先票据,今年2月,大发地产及其子公司垠壹香港收到清盘呈请。但此后在7月份,对大发地产、垠壹香港提出各自清盘呈请的呈请人,分别向高等法院提交撤销该等呈请。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部分涉及金额不高的债权人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未必真的欲令企业清盘,而是希望借此施压,让企业及时履行偿债义务。

一家曾遭遇清盘呈请的房企人士也告诉记者,债权人提出此类呈请的主要目的,是催促房企偿还到期债务。

“如果投资者偿还债务的诉求得以满足,往往会撤销申请。对企业而言,保持稳健运营在当前市场波动期尤其重要,因而与投资人达成谅解,成为企业化解危机的重要因素。”上述人士说。

不过,黄立冲指出,清盘呈请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房企仍可能在公司运营的部分层面受到一定制约。

“需要注意的是,当提交清盘呈请后,则代表公司清盘程序开始。期间,公司产权处置将会失效,公司资产将不得转移,银行通常会在清盘程序开始后冻结该公司相关账户。”翁冠星表示。

“此类呈请或增加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削弱融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进而于无形中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因而企业应对此类呈请给予重视。”黄立冲补充道。

来源:财联社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