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到2025年全省设计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看“设计河南”如何赋能河南发展?

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其官网发布《设计河南建设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显示,设计产业初具规模,全省设计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特色领域优势明显,文旅创意设计厚积薄发,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郑州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创精品全国出彩;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产业园,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焦作市中原设计城等集聚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等各类设计企业700余家,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荣获“2021年度中国设计产业100强十佳设计园区”;现有发展基础提出一下发展目标:人才支撑持续强化,9所高校拥有21个设计相关硕士学位点,在读研究生约570人,每年毕业约160人;发展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我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设计大赛、论坛、博览会等活动,影响力逐渐提升。我省设计产业在传承中鼎新、在鼎新中传承,已初具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正步入蓄势突破、跨越提升新阶段。 

《规划》提出,到2025年,设计河南建设重点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全省设计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引进培育国内领军设计企业50家,形成10家左右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全国领先头部设计企业,设计河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赋能效应得到新提升。设计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基本实现全渗透,工业设计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更加突出,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作用更加明显,文旅设计对复兴中原文化发挥重大作用,农业农村设计对乡村振兴赋能作用全面跃升。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省级300家,打造一流设计学院10个,引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10名,培养优秀设计师1万名,基本形成中部地区设计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集聚地。

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郑州“设计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设计之城”,洛阳“设计之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全国影响力显著提升。全省建成3—5家全国一流设计创意产业园,基本建成郑汴洛设计创意走廊。

品牌形象达到新高度。成功举办或承办一批国际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设计赛事,获得一批国际、全国性设计大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设计成果,设计河南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设计河南在全国影响力大幅提升。

到2035年,全省设计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元级,涌现出一批全球一流设计大师和头部企业,设计对各领域赋能作用得到全面渗透、充分发挥,郑州建成一流“设计之都”,洛阳建成“设计之都”,设计河南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设计新典范。

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坚持创意设计驱动和创新设计赋能,推动文化旅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域深度融合,大力弘扬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加快将我省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以文旅设计彰显中原文明新形态“《规划》提出以下要求:

(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创意要素汇聚和消费市场集聚优势,围绕考古文博、演艺娱乐、动漫产业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二里头遗址、双槐树遗址、安阳殷墟、龙门石窟、少林寺等重要文物古迹,创作一批精品影视节目,开发一批实景演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围绕唐宋服饰、唐宋美食、唐三彩、钧瓷、汝瓷、绞胎瓷、历史建筑、绘画作品、遗址文物等开发文创产品,支持豫博文创、唐宫文创、豫游记、华冠文创、龙门奇妙物等品牌建设,提升文创豫军影响力,打造河南文创品牌集群。扩大《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黄帝千古情》等实景演艺品牌影响,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一批经典实景演艺作品。依托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银基冰雪世界、建业电影小镇等主题公园,创作一批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主题公园演艺精品。鼓励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创作一批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加强动漫产品设计,发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平台作用,打造具有河南文化的动漫原创IP元素,实施中华神话、中原精神、民间故事等动漫创作扶持工程,推出一批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精品。

(二)积极发展文旅设计。依托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古典建筑、红色基地等,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旅游品质化、个性化为重点,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景点设计等,高标准打造若干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以郑州、洛阳、开封等为依托的文旅设计产业走廊,形成文旅设计产业发展高地。引入国际流行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与工艺,研发世界一流旅游产品。深化“互联网+旅游”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设计应用,推动大遗址、古建筑、石窟寺、革命文物等重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大山岳、大河川、大景观等重大自然遗产资源实现数字化保护展示。建设省文旅文创融合数字创意中心,实现省级层面文化旅游云展览、云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内容生成、定制消费、智慧服务和共治管理,创作生产具有河南特色的网络演艺、网络视听、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产品,实现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和便捷化消费。

(三)传承创新工艺美术设计。以钧瓷、汝瓷、汴绣、玉雕等工艺美术品为重点,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在传统工艺中植入工业设计,融入现代元素,开发富有中原人文气息、古典与现代风格相互交融的工艺美术品。加快艺术衍生品、艺术授权产品研发生产进程。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创新利用途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发兼具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原创产品。组织创意设计机构、专家围绕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品牌、服务等开展对接诊断和培训,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营销能力,打造高档工艺礼品品牌。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