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办理、上门服务……退役军人优待证线下申领启动

9月1日起,杨浦面向本市户籍的退役军人等申领对象正式开放优待证线下申领工作。各个街道都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不论是上门服务,还是现场办理,工作人员都细致耐心地服务好申领对象。

上门服务省时省心

上午十点,控江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沈丹丹来到紫罗兰家苑小区,敲响了老人韩忠民的家门。昨天是退役军人优待证开放线下申领的第一天,这也是她提供上门服务的第一户人家。

“阿姨,请问一下您父亲什么时候入伍的?”“我爸爸是1944年8月参加的解放军……”正与沈丹丹说话的是韩宁宁。其父韩忠民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已97岁高龄,曾于1944年入伍,随后将6年的青春岁月奉献在了战场上。战火中,他的头部和小腿负伤,耳朵听力受损,一片赤胆忠心却从未改变。

最近,听闻优待证陆续发放,他心中的澎湃激情又回来了,第一时间就想办理。然而,由于走路困难,又没有智能手机,没能操作成功。女儿韩宁宁也已七十多岁了,对于线上申领流程,她和丈夫琢磨过一阵儿,但总担心哪部分资料传错。于是,她主动向居委会寻求帮助。“没想到居委会工作人员说,申领也能提供上门服务,而且服务的第一户人家就是我们家。这是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便利,也让我爸爸很感动。”

填写户籍地、常住地等身份信息,上传退役军人相关证件照片,最后签字确认,整套流程完成只花了十分钟。沈丹丹嘱咐韩阿姨,数据已完成入库,接下来有任何消息都会尽快通知他们,待优待证制作完成后,会通过居委会下发。

韩宁宁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军人,家庭拥军氛围浓郁。“优待证不仅能带给我父亲荣誉感、尊崇感,更能为后辈树立榜样。我的孙子孙女,在从小的家庭教育下,他们对军人有着无限敬仰。等办完证件就给孙子孙女看看,让他们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一上午就接了20通咨询电话”

上门申领优待证打破了空间限制,但还有许多退役军人选择到社区网点进行申办。在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内,已经有退役军人前来咨询。工作人员一边答疑解惑,一边顺手就为大家在手机上操作起来,完成了申领流程。

退役军人杨正清表示,他是接到居委会通知前来办理优待证的,心情特别兴奋。“我不擅长操作手机,只能来服务站求助工作人员,没想到几分钟就办完了,很方便。”杨正清说,“希望优待证的发放能给当代年轻人起到一个激励作用。”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待证的知晓率,让更多退役军人能及时申领到,江浦路街道还特意定制了一张宣传折页,放置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信息台上。上面网罗了线上操作流程与常见问题解答,为许多咨询者提供方便。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诸多宣传推广工作。江浦路街道服务办四级主任科员李润介绍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发送短信。我们整理了一些系统里的退役军人联系方式,编辑了一条优待证申领工作已经启动的告示短信,并在其中留了服务站咨询电话。短信发出去后,很多人打电话过来咨询,那天电话就没有断过,一上午就接了20余通。”

目前,申领对象可以在手机“随申办”APP上搜索“优待证申领”模块,进行网上申领,也可以就近前往周边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现场申领。具体详情,还可登录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优待证专栏了解,或咨询所在居委会工作人员。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来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