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酸爽”极限定档,《新神榜:杨戬》的“三天半”和“三年半”

“不典型”的故事和画风,撞上疫情下“不典型”的超短宣发期。

《新神榜:杨戬》剧照

8月29日,《新神榜:杨戬》(下称《杨戬》)上映的第11天,影片票房正式突破3亿。

作为追光动画历时三年半打造的新作,《杨戬》依然走在神话新编的路上,也秉承着追光动画顶级制作水准。

不过,《杨戬》依然是一部“不典型”的国风动画电影。从叙事看,这是一个“不典型”二郎神故事。传统神话的战神杨戬不仅瞎了天眼、不认识亲外甥沉香,还成了逍遥自在的赏银捕手。从美术风格看,《杨戬》也是“不典型”的古风国漫。金属、蒸汽朋克等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构建出另一种奇幻世界。

另一方面,《杨戬》也遭遇了“不典型”的宣发周期。2022年暑期影片“空降”次数越来越多,宣发周期缩短到极致。

“不典型”的故事和画风,撞上“不典型”的超短宣发期,动画电影《杨戬》的市场之旅充满波折,也充满争议。

制作三年半,“酸爽”三天半

制片人路晞向界面文娱介绍,制作《杨戬》的想法诞生于2019年初,约在2022年6月最终完成制作。

处在疫情时期,影片制作进程也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3月,《杨戬》在上海送审,正好撞上疫情,相关部门工作速度放缓,等了很长时间才拿到批文。

等待过审的同时,项目在4月和5月进入后期阶段,又赶上了北京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大量后期棚因疫情停业,而这一阶段导演必须在现场工作。路晞回忆,当时团队想尽一切办法,挨个给北京后期棚打电话,“哪个能开,我们就跑过去,恨不得提前跑到这个区住三天做核酸,看能不能进”。

但《杨戬》没有逃过2022年暑期档影片“极限定档”的命运。

8月15日下午16:00,《杨戬》官方微博发布预告,正式宣布定档8月19日。从公布档期到最终上映仅有三天半时间。此前追光动画电影的宣传期基本在两个月左右。

宣发动作被无限压缩,主创的工作量瞬间提升。路晞表示,团队在上映前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制作、审核各类物料。

对于极限定档,导演赵霁的评价是“酸爽”。宣布定档后的一周多的时间内,他马不停蹄地接受采访,跑路演,甚至上了东方甄选的直播,和俞敏洪、董宇辉对谈,“确实受到宣传期过短的影响,感觉很多人不知道影片上映”。

尽管“从精神到身体都非常疲惫”,团队还是在密集宣传期中,收到了不少意料之外的反馈。

首先是观众年龄层的拓展。在赵霁印象中,过往追光的动画电影更吸引青年观众,而这一次,他明显感觉观众席上的小朋友多了,甚至还有家长独自“一刷”电影后,又带着孩子“二刷”。

《新神榜:杨戬》剧照

此外,观众们对影片有多维度、多层次的解读。路演中,有人看到了杨戬的隐忍与坚定,也有人读出了亲情。对于《杨戬》想要表达的主题,观众们众说纷纭。不过在赵霁看来,哪一种解读更接近自己的创作初衷已经不重要,“当一部片子能引发观众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时,这部片子已经成功了。”

故事、特效与风格,是好是坏?

但围绕《杨戬》的声音不只有赞美。

自影片上映以来,叙事节奏不佳、剧情混乱的评论一直存在。有观众向界面文娱谈起观后感,觉得“故事太稀碎了,后面结尾也莫名其妙”。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不少影视博主的评价中,也有高赞豆瓣短评写道:“三星对不起特效,四星对不起剧情”、“编剧给美术们跪下磕头吧”。

聊起观众对《杨戬》剧作的吐槽,赵霁谈到了国漫工业化问题。他到国外交流时曾发现,创作前期,迪士尼有个海量“编剧库”,根据题材匹配,多位编剧共同出谋划策完成一个故事。而国内类似的体系相对薄弱,“没有很多成熟编剧愿意花上好几年做一部动画电影”。

与剧作不同的是,《杨戬》中技术难度高、视觉效果出彩的镜头,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誉。主创们也在特效上倾注大量心力。

“简单来说就是工作量翻倍。”路晞介绍,《新神榜:哪吒重生》(下称《哪吒重生》)的故事集中发生在东海市,《杨戬》的故事横跨人神两界,涉及蓬莱、方壶、瀛洲和人间四个地区,建模工作量巨大。为了打造“天界第一美男”,角色设计师反复雕琢了十多版杨戬形象。

除了工作量增加,赵霁还提到了技术创新。他认为,当下国内动画的制作技术很难直接与欧美对比,因为很多技术国外没有做过。例如第三幕中,杨戬被卷入太极图,三维动画转换为长达10分钟的水墨动画,技术实现既复杂又烧钱。

“简单来讲,三维动画是实景,一根草都要单独做出来;但水墨恨不得一笔挥就整座山。制作时需要从三维实景先还原成三维水墨,再变成二维平面水墨,其中涉及好几层变化,”赵霁描述,“这些东西好莱坞没怎么做过,所以不能说我们的技术比好莱坞的强,但至少我们没有复制好莱坞,在尝试挑战自己新的东西。”

《新神榜:杨戬》剧照

剧情被吐槽,特效被褒奖,而美术风格则因古今元素的杂糅,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

事实上,从“新神榜”首部作品《哪吒重生》开始,就有人对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杂糅的视觉风格有所疑问。前作故事设定在民国时期上海,融合传统国风与朋克元素,里面大量炫目的霓虹灯光和工业风格建筑,和过往理解的“国风”有一定差异。

“每一代创作者讲故事时,都会结合他当时的世界去理解。当代中国现代化、科技化已经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不能把古代传说结合现代的东西去表达?”谈及视觉风格的选择,赵霁这样回应。从他接收到的评论来看,喜欢古今结合美术风格的观众占多数。

路晞坦言,《哪吒重生》上映后,主创团队的确收到了对比极端的反馈,并将评论打印出来逐条讨论,“特别是批评的狠的,看看大家怎么想,我们自己又怎么想”。对于新风格的市场接受度,她表示,“创新风格的形成和探索必然是一个过程,创作者会做一些调整,也会去看受众反馈。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受众能喜爱和接受这个风格,但也需要充分的时间让观众接受。”

相比前作《杨戬》风格有所调整,东方元素比例更大。但路晞不同意这是在“迎合观众”,“只是更适合这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和主题都会有不同的美术风格完善或表现,这也将丰富‘新神榜’系列。”

两位主创一致认为,美术风格应当为叙事服务。《哪吒重生》的主题是哪吒的“反叛”,因此角色非常具有朋克感,搭配了大量朋克元素和机械元素;而杨戬的故事发生在古代,角色关键词是闲适和潇洒,风格也就更偏向古风奇幻。

在东西方元素的平衡上,团队也花了心思。例如,很多人觉得飞船是西方的代表,而主创们想让中国神仙驾驶飞船飞起来。不过,设计落地时,飞船保留了中国古典木船结构,“我们的木船是非常圆、非常饱满的船体,欧洲航海船下面是尖的”。这样的细节,保证了影片在“现代”的同时,也能让观众体会到古风古韵。

片中的“大肚子”飞船。图片来源:《新神榜:杨戬》剧照

四年三部动画,因为“没钱”

《杨戬》是追光动画的第七部作品,也是“新神榜”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从导演的履历上看,这也是导演赵霁四年内上映的第三部动画电影。(另外两部是《白蛇:缘起》和《新神榜:哪吒重生》)

“四年上三部,我敢说,这个速度在全世界动画导演里没有别人。”粗略算下来,赵霁一年之内手中有三部动画电影齐头并进。他表示,多部作品同时推进是追光动画创作的常态,而国内其他动画电影厂牌就没有这样的创作密度。

通常而言,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较长。部分国内头部动画电影项目制作时间达到7年以上,迪士尼部分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也达到5年以上。

赵霁直言,保持高速创作的原因是“没钱”。他解释,时间就是成本,一年的时间平摊到三个项目上分摊成本,才可能让成本降下来。“如果完整一年做一个项目,成本会是现在的三倍,国内没有人会花这么多钱去做(动画电影)。”

路晞介绍,《杨戬》制作成本约是《小黄人2》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做得蛮辛苦的”。

《新神榜:杨戬》剧照

谈及“新神榜”系列未来的规划,路晞表示,当下团队希望“一步步先把当下的东西做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稳扎稳打地做出来。”

一如既往,《杨戬》片尾彩蛋公布了追光动画新作。除了透露哪吒和杨戬将会在“新神榜”系列新片中相遇,还预告了以历史人物为主角“新文化”系列及首部作品《长安三万里》。至此,追光动画已经有“新传说”、“新神榜”和“新文化”三大系列的动画电影同时推进。

路晞透露,“新文化”将由不同于“新传说”和“新神榜”的团队负责,但团队成员是从追光动画内部培养出来的人才,这将是他们以导演和制片人身份来制作的第一部作品。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