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研究:本世纪中叶每年极端酷热或会出现20到50次

研究关注的是酷热指数,不仅高温,湿度过高也会损害人类健康。

6月29日,印度阿姆利则,炎热夏日里,志愿者沿街道向通勤者分发免费饮料。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根据一项新研究,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气候进一步恶化,全球大部分地区遭遇“危险”级别酷热袭击的频率,可能会增加三倍以上。

这项研究8月25日发表在《通信地球与环境》杂志上,由哈佛大学气候科学家Lucas Zeppetello及其团队所做。研究称,目前每年在中纬度大部分地区,酷热指数达到“危险”级别的情况只是偶尔出现,然而到本世纪中叶,此类高温或会发生20到50次。而在低纬度地区,情况将更糟。到本世纪末,“极度危险”级别的酷热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可能每年出现一到四周。

酷热指数是一种量化人类在高温中暴露程度的指标。它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考虑在内,最终浓缩成以温度表示的单个数字,用以衡量热压力对人类的影响。

美国国家气象局将酷热指数达到103华氏度(39.4摄氏度)以上归为“危险”,在此温度下,人类可能会出现中暑痉挛和中暑衰竭。指数达到124华氏度(51摄氏度)以上被归类为“极度危险”,这种情况下的中暑可在数小时内导致人类死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急诊室医生Renee Salas对该指数给予肯定,她指出,这项研究的聚焦很明智,因为不仅仅是炎热,湿度过高同样也会损害人类健康。

该研究的另一个亮点在于,研究人员使用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浓度的概率预测和新的标度方法,将全球预估与局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联系起来,对发生的概率进行量化。研究发现,在未来几十年,由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驱动的热指数变化,将增加全球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风险。

a图表示在历史记录(1979-1998)中,每年超过“危险”酷热指数阈值的平均天数。b-g图显示在各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地区的“危险”高温预测天数。

研究人员利用1000多个计算机模型来观察“危险”和“极度危险”这两个指数出现的可能性。他们测算出了2050年和2100年的数据,并将其与1979年至1998年全球每年高温发生的频率进行比较。

图中的红色等高线标出了预测的“极度危险”酷热平均每年超过一次以上的区域。

研究发现,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即使《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得以实现,中纬度地区的酷热指数达到“危险”级别的概率也比工业化前时代高3-10倍,而热带地区出现的概率则增加50%-100%。以美国芝加哥为例,在1979年到1998年间,芝加哥只有4次出现“危险”级别的高温,到本世纪末,这样的高温在芝加哥每年可能都会出现11次。

研究作者Lucas Zeppetello说,以前几乎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将变成每年都发生,数十亿人可能会经常暴露在极度危险的高温下,这很“可怕”。

伍德维尔气候研究中心气候科学家Jennifer Francis认为,该研究的预测是“可信的”。她指出,过去的两个夏天,欧洲、中国、北美西北部、印度、美国中南部、英国、西伯利亚中部都出现了致命热浪,这为我们了解未来提供了一扇窗。当酷热指数超过危险阈值时,一些地区将变得不适合居住,将影响人类和生态系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